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曾国藩高中科举之后心存一股傲然之气,如今见到北京的学者风范,大儒本色,内心悚然一惊,和这些人物的见识比起来,自己境界低劣,视野狭窄,让曾国藩心生焦虑。射手座的曾国藩,像“风一样的自由”,活跃外向,喜欢看刑场杀人,为人傲慢,虚伪,还极为好色,曾“闻色而心羡慕”。人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特别是对于三十岁的年轻人曾国藩,他决定要脱胎换骨,达到“圣人”的境界。
三十岁这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没有中间道路可选。曾国藩向唐鉴倭仁请教如何自我管理,写反省日记,用来督责规范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详细的过一遍,然后“痛自警醒”深刻反省。曾国藩会把日记给朋友看,让朋友、老师监督自己,也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一生,他一生中行事,一旦下定决心,无论多么痛苦难熬也不退缩一步,他把“学做圣人”当成终身事业,在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无数次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最关键的是不放弃。
他这一生就是在不断自我磨砺,没有一天停止,每天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体会时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真心实意的进行自我完善,可以成为超人。立一个终身目标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人的能力发挥多少,与对自己的要求密切相关,思维直接决定着潜能的发挥,立志就像打地基一样,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承载一生的殿堂重量,立志高远驱动一生,再大的困难面前不苟且、不退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