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阅读有很多的好处。在阅读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这几个问题。
1、不知道自己想读什么书。经常漫无目的的逛书店或者图书馆。花了许多时间但还是没看到自己想读的书。
2、书读完后感觉像没有读过一样。
3、不会做读书笔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篇文章结合了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我个人的一些经验。
它分为三大部分。选书——做读书笔记——重读读书笔记

选书
学会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单。
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你感兴趣的书籍。比如在阅读他人文章的时候,看到别人推荐的书籍,如果你对这本书也刚好感兴趣,你就可以把它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得备注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备注下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当别人向你推荐一本书时,也可以记录在笔记本里。
可以参考以下格式,或者也可以直接记录。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省时省力。节省了在买书或者借书上面花费的时间。同时同时排除了干扰,避免买到一些根本不读的书。
第二,发现并按照自己的需求选书,读书目的变的明确。
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需要做到三个步骤。
1、明确阅读目的
2、记读书笔记
3、复习读书笔记(应用)
明确阅读目的。亚瑟·叔本华说过,读书最重要的是“不读死书”。有的阅读是为了消遣,而有的阅读是为了消化书中内容,使之对自己有益。阅读动机决定阅读速度。
举个例子。对于一些书籍,类似《非暴力沟通》、《自控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样教别人方法工具书。阅读的时候就要带着问题。比如读《自控力》,就可以思考“如何提高自控力”?同时在书中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关于读书笔记。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如何做读书笔记?
摘抄法: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然后再写上主观评论。
摘抄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并且可以加深对书的理解。可以只做一个摘抄本或者根据书的分类分别做不同摘抄本。
读书的原文用o表示,当时的感受以及评论用星号表示,并且附上日期。例如:

不能够边做读书笔记边阅读。我曾经试过这种方法,但结果都是书本没看完,认真做的读书笔记最后也废了。
因此可以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在整理读书笔记。
那么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值得摘抄的。
你所摘抄的东西必须颠覆你至少的想法,使你的认识发生动摇。在抄写和重读过程中仍然让人信服或是感觉震撼,这样的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
这里提到一个重读。那么如何重读。
作者提出了三段法。
1、通读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不舍得折书的朋友可以运用标签贴
2、重读
读完一遍以后,重读折角的那一页。在把另一角折起来。或者在标签贴上做上标记。
3、摘抄
阅读第三次,如果觉得还是值得一读。就可以收录在读书笔记中了。
对于我来说,不管看什么类型的书籍,我都会准备一张纸。记下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日后在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一并整理。
其他方法
根据作品的重视程度改变读书笔记的写法。
比如对于一些纯实用技巧书,可以不去摘抄,二是只标记星号并总结要点。如果是小说等休闲读物。可以直接分条书写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
重读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一定要复习的。读读书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
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可以选择时间比较碎片的阶段。在重读笔记的过程中,我们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笔记也有更多的理解。
把个人的笔记进行整理,就可以变成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例如把你对一本书的评论进行组合。
我突然想到,如果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在看完电影后,可以利用这个过程的记录,写成一篇影评。
让我们一起培养阅读习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