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在大江哥持之以恒的邀请下,时隔一年,终于正式走进6Q的课堂,俗话说:好事情总来慢一点,要耐得住等待。去年年中初识6Q,后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正式去上课,这次终于可以完成这个年初拟定的计划。收获满满,只是很多知识需要花时间去内化、精进,学以致用才会产生价值,学习修才会价值最大化。
【收获】
自认为我是一个IQ不高,但EQ还算过得去的人,心理学和育儿方面的书也没少看,理论知识不缺,但清官难断家务事,两个孩子相续出生后,家庭矛盾日渐增多,两娃的争吵打斗,随之而来的哭声经常彼此起伏,紧随老人对孩子的责备,老公的指责,心烦气躁的我经常气不打一处来,批评完孩子,埋怨完爸妈,然后再跟老公吵一架,偶尔鸡飞狗跳也属正常。
这次听完课,觉察到孩子不懂事,老人方法不对,老公脾气不好,都只是表相,关键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因为EQ不够高hold不住导致的。没有难带的孩子,只要搞不定孩子的家长。常常一番好心,说出的话却是火上浇油,越调越乱。负面情绪多的时候,就会把问题放在别人身上,凡事都是对方的错,问题都是对方造成的,对家人尤为如此,对朋友同事似乎都可以接纳,在家挣赢,最终都输,共赢才是宗旨。
以下分享我的几点小收获:
1、四方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8424/68002ae63a6ab582.jpg)
这是6Q的核心,这个基础打好,后面的就好延展与活用。
父母不开心用“我+状况+感受”;
子女不开心用“你+状况+情绪”,听是关键;
亲子冲突用共情、尊重、民主、平等、双赢;
亲子和谐区用肯定/表白/预防+我状态。
一个听在蕴含着巨大的智慧!
十目一心耳为王,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8424/081dc30b1a58a239.jpg)
2、比较的伤害
家里两个孩子,各有优长,老人家总喜欢进行比较式教育,看:“妹妹那么小都会做,你都这么大了还要别人帮你做。”伤害了谁?两个娃都伤害了!这样的说法容易导致一个自负、一个自卑。成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又何必难为孩子,伤害孩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言语的伤害是深层的,不易显现的内伤,出发点是好,希望孩子能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但方法不对,两败俱伤。
3、尊重个体成长的差异性,不代劳,不要皇帝不急太监急。
老大上幼儿园,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被大人轮番催促,“快点、快点,快穿好衣服,快去刷牙,快去洗脸!还不快吃,再不快点要迟到了!。。。。“一个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急性子的家长。”一点没错,你急这事似乎就是你的事,不急,当事人才会紧张起来。一定要职责分明,让孩子自己承担起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承担起自己做的事情的后果。
另外少唠叨,多欣赏,不要说:“真乖,真听话。”这类不疼不痒,以成人的喜好为原则的赞美,应该问:“今天主动弹钢琴,你自己感觉怎么样?”这是她的事,她自己感觉好才真得好,而不是因为“你”感觉好,她才去做!不然容易培养出讨好型的孩子。
4、先喂饱自己再滋养他人,绽放生命的力量。
很喜欢下面这幅图《孩子与树》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8424/d61ac23f5996ccb8.jpg)
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所有的人。“树为了追逐阳光而一直努力向上,那是它的本能。”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只需要给出我们的爱心和关心,不必过多地为他担心,她的生命会自动延伸,因为生命的本质是向上向善的!”
有个说法是“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虽然很绝对,但很现实,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你如何引导,她就如何成长,像树一样,是歪,是直,是弱,是强,都是家长的养育方式决定的,比如:强势的家长容易培养出懦弱或者逆反的孩子,懦弱的家长容易培养出狂妄或者胆小的孩子。如果你觉得孩子难带,一定是养育方法有问题,其根源是自己内在的力量不足,或是内在的智慧不够。要想改变别人,首先改变自己,「先喂饱自己,才有能量滋养他人」。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闭上眼睛想想看,谁排在第一?是孩子,老公/老婆,还是父母,都不是,而是你自己!如果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永远都是为别人活,情绪会随着别人的心情晴雨表变化,会活得非常辛苦。爱他人,先爱自己吧!先滋养自己,再去滋养他人,不然就是你累、他累、大家累,痛苦不断。
「6Q金句」
“我爱我自己,
我欣赏我自己,
我接纳我自己,
我相信我自己回越来越好。”
关心他人的同时先关心自己,才有能量持续爱他人。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默念一遍,加持自我内在能量。
「6Q银句」
“我有犯错的权力,我有改正的能力;
我父母允许我犯错,我师长允许我犯错;
我享受成功中的喜悦,我享受失败中的成长!”
非常喜欢这段话,做大人的要放弃完美主义,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要大胆放手,鼓励孩子敢于尝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并且尊重成长的时间差异,切勿拔苗助长,修养自己,提升智慧,让孩子能在肥沃的、有爱的土壤孕育,给足阳光雨露,让孩子充满内在力量,努力向上向善,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她自己的能量与生命力。
最怕家长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培养出一堆在自己看来有“问题”的孩子,这样很可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周日结束6Q课程,晚上回到家,就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家庭冲突,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额......不会吧,刚学完6Q还没来得及消化,这是要检验我的学习效果如何吗?”
@起因 (冲突)
当晚先是大小宝互掐、互咬,听见老二撕心裂肺的哭喊,就知道老二又败下阵来,正在浴室冲凉的我还没来得及处理,紧接着就听见祖孙两人相互间的“咆哮”......还听到外公说:“怎么了啊?怎么还动手了?”事情来得太突然,我马上调整心情,想到刘老师说的:“要把每一次冲突当成一次成长的机会。”
@我与小宝 (前戏)
赶紧深呼吸,洗完,还没出洗手间,老二就哭哭啼啼来找我,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淌,我马上蹲下来说:“妈妈看到你在哭,你是不是好伤心啊?”见她点头哭得更厉害更伤心,我赶紧拥抱她:“妈妈爱你。”直到她的声音逐渐变小,过了一会,我握着她的双肩,看着她,并给她擦眼泪,见她心情逐步平复,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三岁的小宝,哽咽的说:“姐姐咬我,呜呜,看,呜呜,看,咬的这里。”她指着右手的胳膊说。“哦,姐姐咬你,你很伤心是不是,很痛是不是。”“恩”。然后我问那现在还痛吗?“先,先好痛,嗯,现在不痛了。。。”(我心想:很诚实啊。)然后我问:“那是谁先动手,是你先咬姐姐,还是姐姐先咬你的啊?”她看着我,不太确定略带逃避的眼神,说:“姐姐,姐姐先咬我的。”(我心里大概明白了)“哦,好的,我看她心情已经平复,也不再流泪,就让她先去床上玩一会。
@我与外婆 (高潮)
等我打开卧室房门,看见怒发冲冠,愤怒异常的孩子外婆站在走道另一端,激动万分地对我喊:“我今天代你们教育了这个小东西,太猖狂,太没礼貌啦,居然打我,啊,你们舍不得打,你们护犊子,我替你们教育她,简直无法无天啦!”我再次深呼吸(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还严重),思考如何应对这紧张的局面(内心一个念头闪过:孩子现在这样,不也是你带得最多吗?!.....,但马上意识到我思考的角度有问题)换在以前,我肯定会说:“妈,孩子再怎么不对,你都不能动手打孩子啊,这样不是更不对啦......”我停顿思考了两秒说:“妈,我看见你现在的样子,感受到你非常的生气。孩子居然打你,这样的事的确让人很气愤,我也感到很突然,您先坐会,消消气,好不好?”等她气息起伏稍微缓和一点,我请她告诉我事情经过......
@我与外婆 (转折)
让外婆心情平复三句话:
一、第一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生气,除非你自己同意。”
(等外婆说完经过,还是忿忿不平,一肚子气,我说了以上这句对当晚突发事件起到决定性转折作用的话,让我妈妈的情绪从99%迅速降至到75%,看她听完深吸了一口气,表情也有了顿悟的变化。)
二、第二句:“妈,身体是自己的,要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你想想,您活了大半辈子,您把身边的人排个序,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她想了想,把头转了45度,顺着老爸坐的方向,用下巴轻抬一下,意思是:你爸。我说:“不对,妈,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你自己才是每天24小时陪伴你的人呢,所以你要对自己好一点,爱护自己,照顾好自己,尤其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生气,生气伤身!容易生病。”
(说完这段话,老妈的情绪继续下降,目测降至65%)
三、第三句:“妈,能让你生气的人都是你在乎的人,你越在乎,你越爱的人,越容易让你生气,你想想是不是?如果是路边的陌生人,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你都不会生气,因为你不爱,我理解,你是因为大宝打了老二,你心疼老二,觉得老大不懂事,接着,她自己能做的事不做,缠着要你帮她做,即使你告诉她衣服的位置,她还是一定要你代劳,而且对你说话不礼貌,还用脚踢你,你期待她能自己照顾自己,你期待她能好好说话、懂事、有礼貌,你期待她比你期待的还好,所以你才生气。对不对?”
(说完第三段话,老妈的情绪从65%降至60%,还有10%,我想解铃还须系铃人,得大宝来解决。)
@我与大宝 (进展)
之后我来到大宝的房间,看见坐在床边的老大,居然没有哭,但是表情非常愤怒,生气埋怨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蹲下身,让我的心脏低于她的心脏,然后说:“宝宝,妈妈在洗澡的时候听到你和外婆吵架,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你是不是特别的生气,特别难过啊?”(我家老大是个内在力量很强的孩子),她不搭理我,也不正视我的眼睛,而是用余光,防御式的敌对的扫射了一下我,我立刻明白,她担心我会指责她,责备她。这时我说:“宝宝,妈妈能感觉到你现在依然很生气,妈妈保证不批评你。你愿意跟妈妈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大宝依然不说话,我继续说:“你如果现在不想说也没关系,等你想说了再说也可以。妈妈爱你,妈妈想抱抱你。”看她没有反对,就拥抱她,再次说:“妈妈爱你。”过了一会,松开她,感受到她没有了敌意,也放松了警惕,“宝宝,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如果你愿意,可以跟妈妈说一下事情的经过。”(再次发出请求)她气愤的说:“外婆打我!”“哦,外婆打你让你感到很生气对不对?”“对”。“那外婆为什么要打你呢,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我吗。”然后她又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她说:“我让她给我拿粉色园服,她不给我拿。”“哦,你跟她说要拿粉色园服,但是外婆没用给你拿,你很失望,你很生气对吗?”她回答:“是!我很生气,我跟他说了好几遍,她都不搭理我。”我说:“那你在要外婆拿粉色园服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呢?是之前的什么事情,让外婆不高兴吗?”她停顿了一会,说:“因为我打了妹妹。”额....然后又让她大概说了一下与妹妹的冲突……,之后我说:“那是不是因为外婆看到你打妹妹,你又对她说话很凶,她没有及时帮你找衣服,你又很着急,用脚去踢外婆,外婆才生气的?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心情不好就容易犯错,大人也会犯错,也需要在错中成长……”等她平复一些,我说:“那我陪你去找外婆,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事情,好吗?”
@三方对峙 (挑战)
后面就是把外婆、姐姐、妹妹三方请到客厅,围坐在沙发上,开始了三方会谈。
当事人A:3岁小宝
当事人B:6岁半大宝
当事人C:外婆
调解员:我
旁听者:外公
路人甲:老公
一、「姐妹俩对峙」
此处采用刘老师说的兄弟姐妹化冲突为成长的方法,话说我真是边想边说话啊,好几次小卡壳,很想回房间去翻书……哈哈,但实在来不及,只能绞尽脑汁回忆。
用到了:约定(说话的规则:比如一方说完前另一方不得打断说话,要聆听)——表达陈述——整理并确认——欣赏——相互道歉——学到了什么(以后要怎么做)——拥抱。
小结:虽然没有记住完整的过程,比如忘记了感谢,以及再次感谢和再次欣赏,但整体效果还是蛮好的。
二、「外婆和大宝对峙」
用到了:表达陈述——整理并确认——表达陈述挖宝山(洞察内心深层次的需要)——表达爱(我自己加的)——拥抱。
小结:忘记道歉和欣赏,但是突出了爱,效果也是蛮好的。自己给自己点个赞:)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8424/d60149823df8588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8424/05a74102fc7f5142.jpg)
@笑场 (小插曲)
小插曲一:因中途老爸想离开回房间,被我果断叫回,并强调:他才是老妈除了老妈自己以外,对于老妈最重要的人,所以他不能走,他的老婆在生气,气还没消了,事情很严重,怎么能走?我只是错位串场帮他代为处理,然后他们俩老人笑场,气氛回暖。
小插曲二:近尾声的时候,外婆和大宝,正在和解,娃他爸回来了,我赶紧让他带着兴奋喊爸爸的二宝回卧室,他一看一家人围坐客厅,表情严肃,赶紧领会,带着老二离开客厅,但是不一会就出来,偷偷溜进厨房拿了一个当晚老妈刚煮好的粽子(满屋子的粽叶飘香),蹑手蹑脚的回卧室,正好被我和老妈看见,我跟老妈对视了一下眼神,默契的一笑。
两个插曲为事情的和解起到了催化剂的效果,来得及刚刚好,也处理的刚刚好。
@圆满收场 (结局 )
最终外婆和大宝相拥说:“我爱你。”当天晚上大宝提出要跟外婆睡,我说只要外婆同意就可以,然后祖孙两人带着满满的爱一起睡觉啦,第二天一早起床,大宝告诉我说:“妈妈,我昨晚睡的可好了,我最喜欢跟外婆一起睡觉啦!”
@后记
周一晚上:
姐妹俩要求一起睡儿童房(以前老二都是跟我们睡,即使白天答应跟姐姐睡,在入睡前或半夜也会反悔,然后爬进主人房找我),当晚两个宝宝都睡得非常踏实,不吵不闹睡了完整的一夜,第二天起来推开儿童房的门,看到两个宝宝还睡得香喷喷,感觉特别幸福与欣慰。
周二晚上:
姐妹俩一起洗澡,姐姐还帮妹妹洗头、洗后背、冲水,洗澡过程大人没有参与,大人只是最后帮忙擦身。洗完,姐妹俩还相互吹头发,还说今晚也要一起睡。
也因为她们的互助,解放了我的一部分时间,所以此时此刻我可以安坐下来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光。
刘老师说:好的家长可以把危机转换为成长的机会,果真如此,简直立竿见影。反思,除了方法对路,还有什么值得肯定了?我想是情感的“存款”余额还不错,平时点滴的陪伴聚集成小河,有“取款”的本金,今后需要运用更多高EQ,把小河聚集成大河,让爱流动起来,多灌溉孩子成长的土壤,让爱滋养着她们的家园,让她们自然向上向善的成长,营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她们的潜能与创造力,让她们的生命以她们自己独有的方式绽放!
以此纪念我的第一次6Q实战运用:)
2019年6月15日晚21:30 于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