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阵子,听闻一网友抱怨,“看到别人会很多才艺,觉得很羡慕。而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
这人目前是国外某大学的研究生,工薪阶级。自述小时候因为幸运地考上了知名初中,但是处于班级的中下游水平,学业繁重,忙着补课,压根儿没时间学习其他的东西。现在每次学校搞活动,看到周围的同学能歌善舞,会乐器,写对联,相互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或者说可以聊的话题,觉得十分羡慕。而反观自己,好像没有其余的特长,觉得有些失落。但是,叫TA现在去学习才艺吧,TA说自己课业繁忙,又没有时间。
其实每个人想要学习什么干什么,是自己的选择。但是,确实其中带有一丢丢“不得已”的因素。这个“不得已”虽然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选择改变的,但是在选择上确实有无奈成分。
就比如这人考上了知名初中,之后或许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知名的高中,接着是大学,甚至是之后到了社会……一路向前,却总觉得少了什么。
2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或者说这位网友的小小感慨。但我初闻时,其实觉得这人真心挺无奈的。
尽管顶着研究生的光环,但书读得一般般,只是勉力为之。而且还缺少了许多生活的乐趣。
尽管从小到大,很多人都说要向着更高的方向努力,要努力读好书,才会有出息。
其实从本意上来说,无可非议。
但是就现实来说,或者是从可操作性来说,却并非如此。
不好意思,今天是碗毒鸡汤。但是,我还是想老实地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研究层面的普通人。如果发现做一件事,需要费很大很大的力气,而收获却平平。不好意思,那就是没有天赋,那就是应该低头或者干脆就放弃。
可能斗志力强的人,没有办法接受这种伏低,觉得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和看清。那么,我觉得,这种高心气、高意志就是用错了地方。
小时候老听到一句话,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长大以后才明白,大多数的东西,努力是没有用的,因为少了最后的那百分之一的灵感。
这是现实,只是认清,不是伏低。
就好比说,很多金融系的学生,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巴菲特……很多钢琴系的学生再努力地练琴,最后也成为不了肖斯塔科维奇,肖邦,莫扎特……
很多人不是书读得不够多,很多人不是学校念得不够好,很多人不是不努力,很多人也不是努力的程度不够,很多人只是差了那百分之一的天赋。
就拿上面这位网友来说,其实都已经读到研究生了,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应该也清楚了,自己到底是不是研究自己专业的料。如果觉得不是,觉得自己努力了却在这个专业上收获平平,就索性不要执着为几张考卷的分数加几分来付出自己更多宝贵的时间了。
不如拿这些时间去学一门感兴趣的艺术,乐器也好,舞蹈也好,书法也好,绘画也好,诗词也好,插花也好……高雅的艺术会给人美的享受,而这种享受其实是在为人增添生活的乐趣。
3
我觉得,"爱一门艺术的人,也会发自内心的去热爱生活。"
罗素说的最广而告之的一句话,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的力量,就是带人去寻找到生活之美。艺术,就是带人去发现美的一双眼睛。
所以,如果不是一块行业的料,那么硬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去争一席之地,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大量精力,甚至连学习一门艺术课的时间也没有,那我极其质疑这份努力的价值。
如果孩子书读不好,让TA学几门艺术。即使成为不了顶级大家,那么多几分乐趣过生活,也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精彩的人。
一部分靠天赋活着,一部分靠乐趣活着。
另一部分人,什么都获得了。另一部分人,挣扎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