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机关干部的核心能力,在这三年里,我的进步有多少未可而知,但至少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更没有达到让领导满意的标准。
有人说,努力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今天也看到了一句话,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我确实应该从现在起努力了,那怕只有十天时间也应该日有所长。
应该怎么办?应该做到三有: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才能不甘身居下流,自甘堕落
有识,才能看到自身不足,虚心学习
有恒,才能做到久久为功,日拱一卒
目前来说,有志做到了,有识做到了,有恒远未做到。
但如何有恒,选择比勤奋更重要,路径错了,可能会南辕北辙,至少会多走很多弯路。
感到至少做到以下几点:常阅读、常分析、常积累、常写作、常总结。
常阅读,这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没有阅读再强的笔杆子迟早也会江郎才尽,只有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时常进货,才可能保持源源不绝的资源和灵感。读书要读什么呢?首要的要读材料,服务领导的材料,像处长说的那样只有把领导研究透了,写的材料才能容易过,其次是关于各类公文的佳作,再次是关于思维,逻辑,心理等方面引发思考的书,最后是其他各种推荐佳作,像毛主席说的,读书先博后渊,要广泛涉猎,勇于跨界,才能更快得引发思考和灵感。
常分析,无论是学习读书,还是看材料,平时都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无论什么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读书和看材料尤其这样,分析材料的背景,思路,框架,如何入题,如何转进,如何收尾。只有把佳作反复深入分析,才能进去作者的大脑,才能了解文章的精髓,才能读有所获。对其他工作事物的思考,要有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人的观点,不可人云亦云随大流,才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常积累,积累的工作着实做了不少,但很多事无用功,因为资料管理基本没有效果,也没有形成长期坚持的好习惯,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目前需要的,一是好好把近期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认真整理,既要方便查找,还要入心入脑。二要形成好习惯,暗示,行为和反馈缺一不可,搞好第一时间的资料梳理。记住你找资料流的汗,都是你存资料时候偷的懒。
常写作,写作是最直接锻炼逻辑能力的基本方式,每一段文字的出现都需要梳理整理,这就是个逻辑的过程。写自己的感受也是和文字交朋友的最佳手段。可以通过写朋友圈,公众号和杂志投稿等形式落实,能见稿也是一种正向反馈,也可以保持语感,方便迅速进入写作状态。写的时候一定要列出提纲,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常总结,这绝对是个非常好的习惯,每完成一项工作,或者一段时间,要总结得失。我党我军从弱小走向强大,靠的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个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又一次的总结。毛主席也说,我们是靠总结经验起家的。一直以来没有多大进步,不能及时总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确实要向同事学习。
以上五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成功与否,关乎人生,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 1000 字的小作文开始,能否持之以恒,21 天到 10 月 7 日,假期结束,请作以见证。(•̀ᴗ•́)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