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叮!叮叮叮叮!”在魏晋时期的一片竹林里,七个身穿宽松大袍的年轻人醉卧在竹林里。他们弹着琴,喝着酒,高声弹唱着。躺着的,卧着的,悲伤的,喝酒的,逍遥自在的。他们这七个人就是千古闻名的竹林七贤。
虽说他们并称竹林七贤,但是每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却大有不同。竹林七贤中的七个人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当时这些魏晋人其实都是在做一个选择,这七个人都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路。我认为这七个人分成了三派。
1. 逍遥派
阮籍、嵇康、刘伶、阮咸这四人选择的路基本都是面对官场尽量不合作,钟爱美酒。他们有些隐居在山林里,有些隐居在音乐里,有些隐居在美酒里。逍遥于天地之间,自由的无拘无束。
四个人里,我认为嵇康是最坚韧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嵇康从来就不向那些官场的人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即使有人贿赂他,给他一条活路,他也面不改色,倔强至极。他真正忌惮的不是死亡,而是自己的尊严,自己的风骨。在话剧《广陵散》中嵇康就说过:“司马昭想要的东西,是比要命还要命的东西”我认为,嵇康这就是一种风骨。面对死亡,面不改色,毫不畏惧。想想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把锋利的刀架在你脖子上,你是会向他低头认命,还是昂首挺胸,面不改色?你肯定会向那个人请求活命的。所以现在社会最缺少的就是风骨。
而刘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酒鬼,阮咸是一个酷爱音乐的音乐天才。这两个人都是毫无拘束,不在乎面子的人。他们能做出很对让我们不可思议的事,比如把裤衩挂在大街上,还比如在听到母亲丧命时不去吊丧,还去追老婆。
2.懦弱派
还记得在嵇康打铁时拉风箱的人吗?那人就是向秀。我认为王戎和向秀是两个胆小的人。在嵇康逝世之后,就没有了方向而向官场低下了头,做了官。在话剧《广陵散》中向秀就这样说道:“嵇康就像一个岸上的灯塔,而我就是一个一条海上的小船。现在灯塔灭了,我该怎么办呀?”所以,我把他们纳入了懦弱派。
3.上善若水派
山涛是着七个人中最特别的人物。我之所以把他列入上善若水派,是因为他能适应各种环境。他虽然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位,但是他却也是在皇宫中位居三公,当着大官。这令我们不禁猜想,竹林七贤不是歧视当官的吗?山涛又怎么加入进竹林七贤的呢?山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根据《世说新语》中的记载,他是一个极有政治远见的的人。在很早之前,他就预见到司马家族会篡位,于是早早的就归隐了。等事态稳定之后,他又回到了司马昭宫廷里的请求做官,于是又做到了三宫。不过山涛为此做官都是稳扎稳打,从小官一步一步做到了大官。
虽说山涛是一个官员,但是他却时时帮着其他六个人,当嵇康被判死刑之时,他极力劝说司马昭。可见他具有上善若水的品格。
山涛并没有像其他支持曹家一些人一样在司马懿篡权之后还坚持维护曹家。他也没有公然和司马昭对着干。当他发现时代改变了,于是就又开始为司马昭效劳,还得到了司马昭的宠信。但你别说他是一个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当了宠信就像钟会一样的小人。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作风,他虽然得到了司马昭的宠信,但是为官清廉清贫,低调谨慎,淡泊寡欲。另外,他的官是选取人才。他当官从来没有出过错,每个推举的人都做出了贡献,可见他有识人的本事。而山涛就在官场和朋友之间灵敏活动,灵活弯曲。我认为当遇到压力时,应该做出适当的弯曲,不然要是傲然挺立,就容易折断。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山谷里,南坡树种很多,而北坡只有雪松。后来发现,因为风向原因,让北坡雪大,南坡雪小,雪大时,只有雪松可以弯曲的枝干不易折断,所以得以幸免,而其他枝干较硬,所以就折断死亡了。在竹林七贤中,嵇康就是那种无法弯曲的树种。而山涛就是那种可以弯曲的雪松。
现在,魏晋时期已经过去了,那些风骨也就已经消失了。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正缺少的就是风骨。我们需要风骨,但是我们也需要向山涛一样上善若水,随机而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