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16634c42789b9cd8.png)
对于喜欢看心理学著作的朋友,这本书肯定是不能错过的,因为这本书它非常专业系统地表述了心理学这一学科它的基本规范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楚货真价实的心理学和伪心理学二者的根本区别,所以说希望在读心理学著作的道路上避免被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大师忽悠,那么读一读这本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就是当你在听某些人的演讲,要去引用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或者说一些知识的时候,那么,也可以透过这本书给出的方法,对他的理论或者说知识进行检验。再次,这本书看起来是在教你分辨伪心理学和正宗的心理学,实际上他还在传达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是怎么样子的,也就是说透过读这本书,可以掌握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这也是一个人去读这本书的一大理由。
那么,个人认为这本书可以将之分为11部分的内容,其中那些推荐序的作者以及翻译这本书的翻译写的前言可以作为一部分的内容,那么这一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对这本书一种宏观鸟瞰式的概论,可以透过他们的推荐,先粗略的掌握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内容脉络。
那么我采用的方法,也是之前惯用的方法,就是将每一部分内容当中我认为很精彩的思想要点给提炼出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实际上作者给到了很多就是心理学这一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也就是只要是属于科学这一块的一些基本思维方式和具体的方法,而且对于这些思维和方法,也给到了相当多的例证,帮助我们去对这些思维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那么在写这个导读的时候,我就只是把这些思维方法给提炼出来,至于这些例子,就留给大家自己去读这本书的时候,再去细细的品悟吧。
第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第一个思想要点,心理学是一门正儿八经的科学,那这也就意味着这门学科,他要得出的结论是来自于客观的数据以及具有概率的性质,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范围和边界条件,并不能完全解释一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a9c4e87aeb2bedfe.jpg)
第二个思想要点,提起心理学,大家可能更多的知道的是这个弗洛伊德,他确实为心理学的一些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但是就是说这个弗洛伊德他的一些思想理论很难经得起实证。第三个思想要点,心理学实际上在这个实证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也就是说,他得出的结论,能够去经得起重复的验证,而且还能够去接受到就是心理学科各个同行的评议。那么在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儿叫做实证,这个概念后面还会再提及。
第二部分的思想内容,第一个思想要点,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以行为,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二个思想要点,标志科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是系统的实证主义,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我们先来看第1个重要的特征系统的实证主义,这个词儿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如果简单的来理解的话,那就是科学家是透过收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事实证据,来对我们所作出的假设理论进行检验,而且注意这是系统性的,个人理解,这个系统性,一方面是指的是对这个事物本身内部的复多变量进行检验,另外一方面指的是,一旦检验成功,就能够对这方面的事情进行普适的一个概率预测。
第2个重要的特征,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这也就是说我提出的这个思想理论,我自己经过我这一套检验方法检验成功了,那么我发表出来,我的同行,也能够透过一套检验方法,去对这个理论进行检验,好比我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老师教给我们怎么做能做成功,我们按照他那的方法不出差错,也能够做成功。
第3个重要的特征,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也就是说科学家解决的是明确具体的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是跟我们活在的真实世界,可观测的事件有密切的关联,而不是像比方说这个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种问题,这不是科学要来解决的,而像我们在群体当中群体怎么去改变我们个体的思想行为,这些是属于心理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696c2ee3226523b2.jpg)
第3个思想要点,心理学和专业的结论和我们所谓的世俗智慧差异很大,而且往往我们所谓的世俗智慧是经不起科学验证的谬误。比方说我们做选择题的时候,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就坚持自己最初选的那个,但是这个心理学科的验证发现,当我们发现不确定的时候,那最好改变。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或者说这种差异,那是因为我们这种常识经验所做出的这种前提假设,更多的是自己的个体经验,而没有经过像科学,这么系统严密的理论的检验和相关数据的调查验证。
第三部分的思想内容,第1个思想要点,可证伪性。这个可真伪性就意味着你科学家提出来的一个理论,他是可以由于新的信息量或者说新的证据被人们观察到,或者被人们发现,那么就可以对你这个此前提出的那个理论进行修正,而不是说你这个理论一提出来就是一个绝对不变的真理。
第二个思想要点,科学家提的理论和我们通常所谓的理论不大一样,我们通常所谓的理念,认为是一个未经暂时的猜想,或者假设,但是科学家提的理论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未经证实的猜想,而是经过一定程度的信息量和证据证实的条件之下,所得出来的一个思想理论,与现有的信息量或者说证据不矛盾。
第三个思想要点,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提出理论,然后推导出假设,推导出假设,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进行实验,它符合一定的实验就具有这种确证性,如果做出的实验反倒证伪了这个理论,那么就意味着新的理论出现。
第四个思想要点,科学家对于那些已经反复检验过的公理就不会再怎么感兴趣了,比方说这个血液循环,比方说地球在环绕轨道上运行,他们更关注的是未知的那些问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它并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彻底颠覆,而是能够包容或者说兼容此前的旧理论,也就是此前就理论能够解释的东西他也能够解释,但是他优于旧理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解释就理论还不能解释的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0b4d01b3d9a8dcf6.jpg)
第五个思想要点,有些人很容易忽略,对不同确定程度知识的区分,从而认为知识是不存在的。何为不确定程度知识的区分呢,就是说比方说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球状,那么它到底是椭圆还是扁平的?这些我们可以经过科学的检验去进一步收集信息和证据去证明,这也就是说地球是一个球状,它是一个大体正确的这样的一个思想,只不过需要去进一步细化和确定。
第6个思想要点,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这两个主意一看起来就比较高大上,我们只是简单的去理解一下这两个主义,所谓本质主义,可以理解为我们追问这个地心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是一些很终极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等。
而操作主义,就是说这个概念术语,它是跟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能够观测到的真实的事件,它是紧密相关的,而且我们这个可观测的事件是可以进行测量的,那么将这个概念术语和这个可观测的可测量的真实具体事件关联到一起,就是这个操作性定义。也就是,我提出一个这样的一个概念术语,是这种操作性定义的,那么这就意味着,其他的人可以根据这个操作性定义,对这个概念术语进行检验和测量。
比如非操作性定义,把饥饿定义为胃的感觉不好受,而操作性定义的例子,比如:番茄汁中“不可接受”的污染水平是每100克中超过10个苍蝇卵,你看这个操作性定义,那么你只要去看这个番茄汁到底有没有受污染,那么你可以根据这个定义里面给出的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
第七个思想要点,操作性的定义要想有用,必须具备信度和效度。所谓信度指的就是说测量工具的一致性。更具体的来说,就是我们多次测量一个概念,得出的结果是相似的,那么这个测量工具,它就具有较高的信度。
比方说我们测一个人的IQ,用同IQ的不同版本经过测量,发现周一测是110,周二测试112,周三测试109,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测验是具有信度的。所谓的效度,指的是测量工具是否测量出它本来要测量的内容,比方说这个卷尺,测量你的身高,但是你用它来测量你的智力水准,那这个就不具备效度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91b39e3cb9fb6a65.jpg)
第8个思想要点,操作性定义往往不能直接地对这个事物进行定义,而是很可能跟很多其他的操作性定义关联到一起。比方说文中提到有文章对抑郁症的操作性定义,就花费了12个篇幅。
第9个思想要点,还是重新回顾一下这个操作性的定义,所谓操作性的定义,是指可以用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来表述概念定义,那么对这个可观察可测量当中的某一个关键的概念,可以进行这种重复性的检验与实验,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概念术语可以被证伪。
第四部分的思想内容,第1个思想要点,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可以视为心理学科在早期获得灵感的一种方式,但是他却不能够得出心理学科最终获得的那个理论结论,因为它不是经过这种科学系统的检验和验证,而是依靠个体的经验对孤立事件作出的评估与分析。比方说他没有设置对照组,获得比较的信息。
还有,比方说所谓的安慰及效应,就是说这个无论这个治疗疗程有没有用,反正就告诉你很有疗效,然后病人就康复了,这个时期,实际上也宣告了这种见证叙述所获得的证据的无效性。还有就是这个鲜活性效应,也就是说,当人们这个在某个情景当中遇到问题没办法解决的时候,他在脑海当中去调用他的记忆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么他自己个体亲自看到的,或者说所经历的那种信息最鲜活,也最容易被调动出来。
书中提到的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坐飞机的这个风险概率和这个坐汽车的这个风险概率的对比,那么实际上坐汽车你出事的概率是坐飞机这个风险概率的三倍,但是我们往往担心的是这个坐飞机发生灾难了,那是因为这个坐飞机发生灾难,经常会被媒体宣扬或者报道出来,也会被人们所议论,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这种信息当成一种很鲜活的信息,储存在自己脑海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e43f9ad102c337eb.jpg)
那么怎么去面对这个事情呢?那么书中也提出了一种方法,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就是你透过这个个体个案研究,以及这种见证叙述得出来的这种结论,你同样以这种个案研究以及见证叙述所能获得的反例进行证伪。比方说我认为好人有好报,那是因为我附近某个人经常做好事,然后就活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你可以给他举一个很知名的人,某某同志,做好事,但是没活多久。
第二个思想要点,一项主张的提出与交流有4种情况。第1种情况,就是一项主张,它是基于鲜活的见证提出来的,也是基于鲜活的见证在进行交流。第2种情况,它是基于鲜活的见证提出来的,但是它不依赖于鲜活的见证进行交流。第3种情况,它是基于证据而非鲜活的见证提出来的,但是是用鲜活的见证来进行交流。第4种情况它是基于证据所提出来的,但是并不用鲜活的见证来进行交流。
那么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谓的就是个体的那种鲜活的见证,可以用来简单的阐述,我们所获得的那种客观检验过的理论,但是并不能够用来证明我们那个所客观检验过的理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