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张幼仪的故事,思考人生的断舍离

听张幼仪的故事,思考人生的断舍离

作者: 和小雨 | 来源:发表于2021-11-30 23:02 被阅读0次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居住在以“康桥”命名的小区,每当夕阳西下,倚靠在河边的栏杆,远望天边金色的云霞,脑海里常会浮现出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这些浪漫的诗句让我迷上了徐志摩,恨不能把他的诗都读个遍。等到《人间四月天》开播(因为是感情剧,不屑于陷入其中,所以并没有追剧),但还是多多少少知道原来民国诗人徐志摩的一生与三个女人有感情纠葛。

    从那之后渐渐淡漠了对徐志摩的好感,反而因为同情,更多地关注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这次因为听读《小脚与西服》对张幼仪的认识又更进了一层。

    《小脚与西服》的作者张邦梅是张幼仪的侄孙女。张幼仪一生的遭遇让她深受触动,于是把张幼仪的生平故事整理成了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传奇的张幼仪。

    真实的张幼仪并不是小脚女。尽管张幼仪生于清末的旧式家庭,从小接受传统教育,而另一方面,她也从小受到二哥的影响,不但解放了双脚,而且受到新思想的耳濡目染,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追求。特别是她对读书受教育的孜孜以求,为她传奇的一生打下了基石。

    在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张幼仪是无足轻重的。成婚时年仅15岁的张幼仪相信四哥为她挑选的丈夫会是个好男人,欣然接受了“父母之命”的旧式婚姻,但是徐志摩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徐志摩不敢公然违抗父母之命,就暗地里对张幼仪冷暴力,各种鄙视不待见,特别是张幼仪奔赴海外到德国陪读时,徐志摩为了能以自由之身追求林徽因,不惜逼迫怀有身孕的张幼仪离婚,上演了一场曾轰动一时的“中国第一桩现代离婚案”。

    失去爱能让人毁灭,也能让人重生。面对打击,张幼仪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是她谨遵传统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诲,决心拿出勇气,为自己而活。

    听完张幼仪的故事,想到时下流行的断舍离。之前只是一些字面的理解,好像断舍离就是“扔扔扔”,让自己不陷入杂物的纷扰中。但是每天纠结这些鸡毛蒜皮,反而有些身心疲惫。而当你专注于某件事时,自然而然就能做到断舍离。

    张幼仪的故事让我思考断舍离的真正意义,那就是在人生中学会取舍,学会放下,学会专注。

    我们的人生中常常会身不由己地受到各种束缚,比如来自原生家庭的阴影,来自老家的观念绑架,面对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我们常常显得势单力薄,无所适从。

    就像张幼仪生为女儿身,不但不能像哥哥们一样去接受中西方教育,还要被动地接受封建传统的灌输。她谨遵孝道,恪守规矩,换来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离婚后的张幼仪对那些束缚自己的守旧观念来了一场彻彻底底的清理,只认可积极的一面,以光耀门楣、自食其力为人生追求。

    她的“断”也是决绝的。被离婚的张幼仪当时只有22岁,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在德国孤立无援。换做任何一个人,一定会对徐志摩充满怨恨,而张幼仪自从签下离婚协议,就彻底告别了和徐志摩的那段过去,没有爱也没有恨,不去理会世人对她的各种议论,也从来不去关注徐志摩那些闹得沸沸扬扬的私生活,甚至也不像平常女孩那样马上开始一段新的感情生活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可以说,她彻底断绝了对婚姻的幻想,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因为她深知女人一定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只有各方面独立了,才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离婚后的张幼仪很清醒,她需要独自活下去,需要抚养自己的孩子,给他们最好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幼仪在德国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求学生活,她接受了徐志摩父母每月给她的生活费,精打细算,巧妙地解决了学费问题,先学了德语,后又学完了幼儿园老师的课程,实现了年少时当老师的梦想。

    我们看到,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离场的张幼仪不是一名怨妇,而是一名挣脱了旧社会的束缚,活得风生水起的大学老师、银行家、企业家,事业有成,年过半百之时终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

    最让我感动的是张幼仪的断舍离中,是有担当,重情义的。她虽然放下了对徐志摩的念想,却没有舍弃孝道,一直照顾徐志摩的父母,甚至在徐志摩去世后,还帮儿子赡养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

    张幼仪的故事是一场心灵的断舍离,告诉我们放下过去,是为了让生命重新焕发活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张幼仪的故事,思考人生的断舍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pe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