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富兰克林自传》感触颇多。富兰克林的一位朋友名叫拉尔夫。两人在伦敦闯荡时,他找了很多份工作,但都没有成功,他想做演员就想去剧场想做文字工。相当作家就去应聘作家的助手,他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得了,但事实是什么都做不好,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会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82473/a2b99c18f562f22f.jpg)
而富兰克林一直都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他以前有做印刷的经验,无论是在老家还是在费城,还是在伦敦,他都选择去做印刷工作,在工作的同时维护自己的爱好,写写诗,写写短文,而且不贪多不求快,慢慢的进步。
短期内两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两年、三年、十年以后差距就会被拉开,富兰克林后来那么成功跟他心性稳定有关系。
拉尔夫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诗写的很棒,但是他迟迟找不到工作,可能是他眼高手低。他为了生活最后隐姓埋名去乡村当教师,但是他又自视清高认为将来有一天他能够飞黄腾达,所以他瞧不起教师这个职业,甚至不愿意别人提及这件事情。
一个对于自己的工作并不喜欢甚至是厌恶的人,他能做好这份工作吗?心气这么高,他将来会成功吗?
他怎样我不清楚,但是从他的事件中我告诉自己,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真心的热爱,努力的做好,不要瞧不起,也不要感觉自己有多聪明、多牛逼,要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份工作,如果你有梦想,那么就利用闲散时间去学习,去精进自己。
当有一天你所做的工作是真正自己热爱的,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但是在找到这份工作之前,你需要做的只有努力。
富兰克林只是一个穷小子,没有什么伟大的身世、强有力的背景,但是他通过文字结交了很多有权有势、有能力、爱好写作的人。当今那个社会有这样的机遇,那么在现在的社会,也同样有着这样的机遇。
如果我认真的钻研写作,写出一些优秀的文章,自然而然的就会结识到志同道合之人,也会有赏识我的人,给我提供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