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付出换来的是别人的理所当然——和廉价感。觉得自己委屈是对的,觉得别人无情也是对的,但是委屈过后,我们多少得看到背后的逻辑链条。
的确无情,面对一个有求必应、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同学、朋友,开始时觉得这样的人很好,然而一遍一遍往复如此都是这般,继而身边的人生出理所应当的情绪。咦,那个人的付出有了廉价感。我觉得,完全正常,因为过于频繁,也就一点儿都不稀有了,正常人都是猎奇的。把自己的人设搞成了老好人,是的的确确的廉价,这都是自己造成的。帮别人100次,那叫啥,别人说这是个好人,有啥鸡毛蒜皮都找他,第101次拒绝了不帮,那叫啥,说你不识好歹,只一下脸色就拉长了。整天吊儿郎当懒懒散散,突然帮人1次,那叫啥,别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同时心里还美滋滋的呢。
毕竟人并非生来就懂得感恩,同样,人并非生来就知道别人生来是不懂得感恩的,所以我们会悲戚难过。在漫漫人生各种喜怒哀乐中,我们要看到渲染它的底色到底是什么样。
老好人,往往自卑者才能把自己搞成老好人。而往往自卑是从儿时开始,在家庭、学校等各种复杂环境下建立而起,以经年累月为基石,盘踞在血肉里,如附骨之疽。这些东西成了儿时的缺失,在长大后成为缺陷,倍加令人苦恼,也倍加难以根除了。就像扯开嘴皮看到里面惨白的溃疡,却没有任何止痛的方法。但是能怎么办呢?事情已经这样发生了,后果已经这样存在了,嘴里疼痛的溃疡可以怪自己熬夜,让你心生自卑的人格缺陷又怪谁呢,当初的家庭?学校?父母?同学?还是怪那个社会的畸形?我们谁也怪不了,转来转去我们理应明白,自己不过是个凡人罢了,我们没站在风口浪尖不能乘风而起,我们没巨大的背景家庭,我们没优异的成绩学历,我们只是个凡人。凡人不想当社畜,只能改变自己,一点点地,用双手把那块经年累月压在身上的石头磨成粉末,用指甲把附着在骨头里的疽毒一点点地刮离。怕痛?当然我们大可妄想穿越回娘胎里也做回小说一样的主角。
古人有说,天降大任,先苦心志,再劳筋骨,我想反过来也别有番风味——苦心志,劳筋骨,则天降大任。
有人说,顺境修德,逆境修心,我很赞同。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治愈自己吧,修禊自己的心灵,夯实自己的灵魂。阅读是个不错的方法,运动、写日记、听纯音乐都是值得坚持的。淡泊以明志,宁静方致远,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剖析自己,升华自己,那些曾令人苦恼的东南西北,都会反化为养料灌溉己身。
最后达到德心兼备,此生方能有始有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