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导流说起

从导流说起

作者: 猫腻儿 | 来源:发表于2015-11-24 20:49 被阅读214次

    前言

    对于新产品来说,种子用户、基础流量似乎是必须越过的一道坎,也是大规模验证产品思路及完善产品设计的重要前提。

    基础用户渠道从端属性分:移动端、PC端、电视端、线下活动及平面广告等,无论在哪个渠道做导流推广,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高转化率,也就是让用户装!

    我负责的”有球APP“开始利用公司的PC端产品导流,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导流方案呢?


    入口


    1、考虑产品的入口放在哪里?

    PC端产品非常成熟,是比赛直播产品,那么寻找的导流入口,必须先明确PC端产品为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没别的,就是观赛!明确了这一点,进而很容易得出一系列比较核心的产品功能点,进而成为我们的候补导流入口list

    接着我们需要明确 ”有球APP“ 的产品定位和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作为一款懂球妹陪你看比赛 的产品,为用户营造出一种 比较新颖的观赛模式,消除用户在观赛过程中的孤独寂寞,发泄用户对比赛内容的交流欲望” 。


    结合“有球APP”的产品价值和定位,很容易从刚才得出的PC导流入口list中,找出一些 能够让用户比较顺畅接受、符合用户使用“有球APP”场景的 优质导流入口。

    2、怎样原有产品进行无缝衔接?

    与原有产品无缝衔接的目的有两点:1)提高入口导流量 2)减少对原有产品设计的破坏

    入口形式尽量与产品周边元素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为什么说“一定程度上”呢?过分的一致,只能导致这个入口的低量,太过显眼很容易对原有产品造成破坏性,进而影响兄弟部门的既得利益,所以要掌握好度,多多与兄弟部门沟通,让大家充分理解到你是也在同时为他们的产品考虑,会从兄弟部门的角度出发。

    那做到什么程度是合格的入口衔接呢? 将“有球APP”最最核心的价值传递通过给用户,同时兄弟部门同意你的产品方案 即可。 当然,这里视团队不同,沟通成本高低不一。

    导流着陆页

    入口位置和方案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落地页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刚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切个PC页面 做个产品宣传静态页,放个二维码 齐活~” ,其实酱紫下来基本属于无用功,导流效率很低,为何? 分析原因是因为,导流入口只能用最短小精炼的话去传递产品最核心价值,但并不能给用户一个完整的产品印象。

    所以这个页面的作用是 给予用户一个完整的产品印象,让用户体验到产品价值,使得用户能够舒舒服服的软着陆。

    所以页面的核心是体现价值,引导用户自然而然的下载。就“有球APP”来说,入口部署在每周比赛赛程列表中的按钮“懂球妹陪你看”,用户点击后,心智模型是 “来看看什么样的妹子陪我看?能得到什么样的观赛体验?”

    所以页面本身需要的元素是:本场比赛对阵双方相关信息、本场比赛的主播妹子,那,最核心的就是将本场比赛的主播妹子的最最漂亮的一面展现给 着陆用户,使其对当晚的比赛充满好奇与欲望。 就此总结出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挑选最好的照片。

    其次是使用一些小计策引导用户在页面形成下载。回归直播本身来说,使用美女直播作为切入点躲不开人性的色欲,so,给用户设计一个场景“选个懂球萌妹,陪你看比赛”,让用户仔细斟酌几张高质量的照片,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懂球妹”,当用户鼠标悬停到感兴趣的萌妹子照片处,遮罩展现“懂球妹”的最爱球星、球队、球龄、简介、是否单身(都是单身)等,注意,目的不是让用户去真正了解这个“懂球妹”,而是让用户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懂球妹”,并且是“单身”懂球妹;

    与此同时,如果用户对当前主播已经有一定认可,在场景“选个懂球萌妹,陪你看比赛”下,通过引导很容易点击“选我 陪你看比赛!”这时,其实用户的心理认知已经接受这种主播看球形态,并理解了产品应用场景,这个时候出现的 下载二维码,我认为是恰到好处的。

    衡量效率

    通过筛选优质流量入口、设计场景化的着陆页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衡量入口、落地页的导流质量。

    衡量入口效率分为两部分,流量和转化率。

    为了衡量流量,我需要知道

    1)部署的入口点击UV占页面正题UV比例是多少? 与没部署入口之前,周围控件点击UV比例相比较是否有差异?

    2)入口点击UV,也就是进入导流页面的UV,分时统计,代表着流量的多少并且进一步验证各时间段的导流效率。

    3)在3场比赛对应的3个着陆页面中,扫描二维码的次数。属于第一步由PC到移动端的转化率,很明显用户扫描了二维码后,说明已经对着陆页的内容认可对APP内容有一定认识,并有下载欲望。

    4)H5落地页下载次数。第二步用户下载行为的统计。

    5)注册用户量。

    以上 2~5步由于一个漏斗,流量转化理论上会存在一步步的衰减,在同一时间维度内(eg:11月29)计算每一步的衰减比例,

    2~3的衰减 一般由于着陆页的诸多因素导致,当然也有可能是本身导入的用户需求命中率太低;

    3~4的衰减 一般由于H5落地页下载按钮处的功能有问题or没有对微信、微博等扫码工具做适配(微信只允许应用宝的链接可以内部打开,其他下载链接只能引导用户在浏览器中打开)

    4~5的衰减基本就是注册流程的情况了,可以通过买点和跑日志来梳理注册流程中的种种你觉得不是“门槛”的“门槛”,这个以后另写文章交流。

    以上,是不是觉得将流量导入到app转化为注册用户的方案就是万事大吉的方案了?

    按照剧情,肯定要自问自答的说:“当然不是!”

    后面对于产品or渠道童鞋要做的就是,

    1)根据每一步收集的数据,仔细分析出数据衰减的原因,调整和改进现有方案,提高转化率

    2)挖掘新的导流入口,根据特定入口出具合适的导流方案,并且重复上文提到的种种工作已提高转化率,获取更多的注册用户。

    3)产品在每个阶段的方向和切入点都是不同的,根据产品不同阶段的切入点,调整导流入口、着陆页的设计方式,以便获取更加精准的注册用户和更高的转化率。

    综上,对于一个小app的初期来说,导入的流量相比“大量”更需要的是“精准”,毕竟团队精力有限,导入大量非精准流量,是对团队精力和成本的极大浪费,作为一个pm来说,心疼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导流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wr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