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Bruce Fisher的这本《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读书名就知道是关于失恋书,虽然我不是位未婚者,不需要谈恋爱,但是我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感情失败,几乎都殊途同归,所以信手拈来读读,相信从中也可以有所借鉴的东西的。
作者说:分手最大的恐惧是害怕未知的未来。
那书中关于处理问题是,第一步发现问题。那么怕分手,是因为恐惧,把所有的恐惧都列出来。(这个方法,让我尝试把自己对于生活中恐惧的事列出来)。然后思考为什么有这些恐惧,从而让我们把恐惧从潜意识唤醒,当恐惧的事在意识表层面上,我们会随时调整,勇敢面对它,克服它,让它变的不再是恐惧的感觉。
作者说:当你认识到自己心中出现了恐惧,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感受它们,征服它们,而不是去做更危险的事情来逼自己暂时忘掉。
感情受伤后,不能接纳伤害,而经历独处;忙;和不喜欢的人事在一起,期待忘记伤;又独处这样过程。那么不如就直接独处,其实孤独可以疗伤,一段时间的孤独可以让我们放慢脚步,反过来思考人生,反省自己,有利于我们的个人成长。这个阶段学会了自在独处,充实内在,那我们离独立就近了一步。(此时,如果是失恋,千万不要开启新恋情,会重启失恋的魔咒。)。最佳的方法是,找可靠的善于倾听的朋友倾诉,认识新朋友倾诉。比较靠谱的认识新朋友的地方是,学习班或者一些团体,靠谱的团体比如读书会(呵呵,我的香蜜写作组),心里咨询会(呵呵,我认识的心理咨询师的蜜友拉我进的社群),兴趣爱好相关的社群。甚至可以自己组建这类社团。
看来失恋和原生家庭也有关系,书的最后章节教我们分析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干扰。书中用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女士做例子分析。张爱玲小的时候比较缺少父爱,遭遇父母离异,曾在17岁被父亲毒打,囚禁半年,于是在她的婚姻中,前后两任丈夫的年龄都分别相差10到20岁之多,这就是原生家庭父爱的严重缺失在自己婚姻生活中的潜在力量。这些说明分手和失败,就是因为原生家庭让我们形成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这些行为会让对方压力或不自由,于是选择离开(分手)。如果你想要丢掉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垃圾,带着全新的自己出发,那你就要学着叛逆,尝试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书中说,分手后(失败后)表达(适当发泄)愤怒的最佳方法第一种方式是给朋友打电话。你需要一个好的倾听者,一个信任的伙伴,然后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吐槽前任、发泄情绪。
第二种方式是运动。愤怒是一种能量,所以我们需要消耗能量,运动不一定是体育锻炼,哪怕打扫房间也可以算是运动。
第三种方式是说脏话,如果顾忌形象,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尽情地骂前任吧!有研究说:咒骂是人类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止痛药”。
第四种方式是尖叫,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哭泣可以释放情绪。
最后作者还是提醒成长的我们(刚刚成年,开始谈恋爱的男女朋友们),无论分手带来多么痛的愤怒,不能使用偏激的方式,要在适度的“发泄”中从愤怒中走出来。
所以让我们好好学习,保有颗阳光健康的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