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到10分钟读完一本书,今天我们读《论爱欲》,汪民安老师梳理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思想史中关于“爱欲”这一概念的论述,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有关爱的主题,并非是对现实生活实践的指南。
回忆到中国八九十年代的爱情的样子,当时的男女学生可以相互去对方的宿舍,甚至一个宿舍好几对,他们谈天说笑。他们不会去谈论将来,不会去审视对方的家庭背景。当下,面对恋爱,年轻人更为理智,考虑对方的物质条件,“纯粹”和“物质”没有绝对的对错,这是在社会的框架中而形成的,以前对于物质方面,是平均,是差不多,而在今天,人在经济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年轻人对于爱情多了一份思考,想要更得到更多的安全。
爱是什么,爱是同一,爱是求异?黑格尔认为爱是合二为一,它是将爱放在“否定哲学”的体系中,不断地否定从而进行肯定。从概率上来说,很难达到黑格尔所说的完全统一,作为个体,你并不清楚否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完全的肯定。巴迪欧所持的观点是爱可以一分为二,爱是两个人的相遇,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爱是共产主义最小的单元”的想象。
无论在恋爱还是在婚姻中,两个灵魂的碰撞,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我更喜欢这种感觉。一段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它不是占有,不是唯一。在当下的现实恋爱关系中,完美的关系一定是基于阶层的对等,学历要求、物质要求、家庭背景等客观物质的限制,个体主观上是为了给未来的生活加一层保护锁,如果往深了点看,这是在追求两个人的阶层平等,也就是常常说的三观相符,在物质等外在条件的满足下,很大概率上是可以达到双方的阶层平等。十七八岁时候的爱情,是想要完全占有。可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会否定之前所持的爱情观。我也不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被动,爱是基于独立完整的人格而进行的两个人的创造,所以高等婚姻是在挑选战友再创造,中等婚姻只是求合力,下等婚姻是用来续香火。
爱和欲可以分离吗?这让我想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笔下的主人公托马斯,精神和肉体分离的爱,像羽毛一样轻,没有重量,飘到天上。爱情的责任所承载的压力,却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苏格拉底是将爱分成不同等级的阶梯,男女之爱是最低级的,进而是男男的爱,最高级的爱是真理和知识。
汪民安老师有关爱欲的论述中,虽说是哲学理论,并非是有关的技巧或者经验之类,读了之后,对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好似进行了一场大脑风暴,有一张极度舒畅的感觉。
以下摘录笔记供参考
爱欲的发展历程:一、真理之爱——爱真理(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们只要因为爱真理、为了真理而赴死,就会一直活着。通往知识和智慧的爱欲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哲学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2)身体之爱是灵魂之爱的根基。(3)真理之爱追求的不朽是延绵式的不朽
二、神圣之爱——爱上帝(1)奥古斯丁、德尔图良:神圣之爱追求的不朽是重复式的不朽,绝对的重复和回归的不朽。(2)尘世之爱与上帝之爱是相对立的,(3)上帝之爱与邻人之爱:人们爱邻人是要以爱上帝为中介的。因此爱的直观性、肉身性和在场性被消解了。 阿伦特认为邻人之爱让爱者陷入绝对孤立。邻人之爱成了一个无缘之本的爱,一个没有共同体的爱,一个抽象、间接和模糊的爱,一个空洞的爱。 和墨子的兼爱思想类似,每个人都是无差别的个体,爱越普遍,越空洞和抽象。但邻人又因为原罪这一共同性质被链接在一起。(4)爱上帝与爱自己的关系:奥古斯丁将自己完全交给上帝,通过爱来消除原罪;德尔图良认为我们只能努力辛苦地悔改,才能“争取”上帝的宽恕,更具压抑性。爱上帝和性之间的关系:奥古斯丁将生育和情欲分开,有限制有节制地情爱;而德尔图良主张禁欲。
三、尘世之爱——文艺复兴后,爱人 爱真理和爱上帝都是人类为了追求不朽,从这里开始爱欲不再成为追求永生和不朽的手段,而爱本身成为了不朽,爱成了活的目标。 人们不再用爱的手段来抵消对死亡的恐惧,而是用先贤的榜样来抚慰死亡的焦虑。 “如果不是死后找一个延异之物或者一个延异空间每日一杠一承认自己终将死亡,那么唯一一次活着的最高意义就是去爱。” 但丁:男女之爱通过上帝之爱得以相互强化《神曲》,开始突破上帝之爱的框架释放出尘世之爱。 彼得拉克:男女之爱和荣誉之爱,可以看作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身体之爱和真理之爱的延续,揭开了爱的现代性。 “书写的荣耀,意味着要热爱生活和现世,书写不是智慧的炫耀,而是一种迫切的呐喊,对于满目疮痍、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土地的呐喊。” 薄伽丘:关注了爱的技术性和实用性,释放出了更物质化的肉体之爱。
什么是爱? 从这里开始,爱不在和死对立,认为爱让生命永恒。而是认为爱是人性的完美的实现,是让有限的生命得以完善的手段。
四、爱是相互承认(1)黑格尔:爱是最高级别的承认。一个主体通过“扬弃”放弃并否定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存在,两个主体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新的主体。通过爱达成平等,爱的利他主义色彩。(2)拉康:爱别人其实是承认自己,一个人所爱的对象不过是自我满足的道具。爱就是爱对方的缺点,因为对方有缺陷,我才得以修正他,从而成为他的主人。爱的利己主义色彩。(3)列维纳斯:通过爱承认他人,极端的利他主义。 爱情是对被动性的感同身受,是对受苦的感同身受。,是对温柔的那种消隐的感同身受。(5)叔本华:爱是同情,是为了减轻他人痛苦而产生的同情。
五、爱是事件(1)弗洛姆:爱是一种结合,是一种克服孤独的方式。并不是像黑格尔那样达成一个稳态,而是一直盘旋上升。(2)阿里斯托芬:人本来就是不完整的,爱是通过结合弥补残缺。(3)巴迪欧:爱是事件,是一变为二,意味着新的可能。爱是维护差异和体验差异。 对黑格尔和巴迪欧来说,爱都是历史的终结。在这个终结中,人和人要么是完全一致的,要么是各自保持着自己的特异性的。巴迪欧的爱与真理观:真理不意味着永恒,爱刺激了思考,使人愿意去追求独一无二的他者。 思考和写作是为了赢得爱(尼采、福柯、罗兰巴特:写作是为了赢得一个陌生人的爱) 爱与思想的关系:爱会激发一个人的思想和写作的创造性,当一个人渴望爱时,会试图通过写作和思考去赢得爱。 弗洛伊德:文化产品是人类性升华的结果,艺术作品是性能量改头换面的曲折表达,力比多。
六、爱是奇遇 奇遇是冒险的相遇、非法的相遇: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注意:因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越来越多关于爱的规则与潜规则展现出来,个体的爱的激情被社会关系想想象的理想标准所取代,纯粹的自主之爱和被集体系统所编码的爱之间出现了矛盾。奇遇的意义在于打破这些规则。 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爱的塑造、对爱的体制的建立而确定的。(马尔库塞口中压抑和文明的关系)随着资本的发展,恋爱自由,自由是计算的自由,选择是市场的选择。今天的恋爱和婚姻自由只不过是将婚恋自由推向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炳哲所谓“他者的消失”,是否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了,只不过绩效、指标的社会加速了这一进程。 关于爱欲与婚姻的关系: 蒙田:爱欲和婚姻是两码事,婚姻会消磨爱情,婚姻是一场明智的交易。 康德:婚姻是通过法律来确保合法占有对方的性器官、性爱在法律允许下才能发生,这才能体现出人和动物的区别:控制理性。 黑格尔:婚姻是两个人通过各自的自我否定而达成的彼此承认的法的结合形式。
什么是友谊?(1)亚里士多德:朋友可以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朋友是作为一个人的思考和感觉镜像而存在的。人为何需要朋友?:因为朋友可以给予我们各种各样的帮助,因为朋友可以实现我们内在和外在的人性要求,因为朋友可以实现一个理想的政治形式。(2)西塞罗:友谊只能存在好人之间。人不是通过友谊实现人性,人的天性自然地包含友谊。朋友死了,我要代替他活着。(3)蒙田:友谊是1V1,并且瞬间产生的。朋友死了,我也死了。(4)培根:不谈及德行的友谊。没有德性的,不平等之人之间也可能存在友谊。前三位强调我们要帮助我们的朋友,培根强调朋友是以“我”为中心的朋友观。强调朋友间的差异。朋友是自身的时空延伸。”朋友与其说是另一个自我,不如说是一个各方面都放大和增补的自我。“(5)布朗肖:朋友是自己的陌生人,强调保持距离的友谊。沉默也是一种话语。这和后现代化分离的个体有关系。“知识的友谊”,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知识友谊,一种不见面的沉默交流,一种存在沟壑但又跨越了沟壑的交流。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阅读,在爱来临之前还是先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