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作者: 蒋滢善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08:28 被阅读0次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本篇主要论述东、西、南、北、中央五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气候条件有差别,这些外在条件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不同,因此在疾病的治疗上也就有“一病而治各不同”

东方民病,砭石治外

由于东方气候温和,盛产鱼类和盐,所以当地居民以食鱼类和盐为主。鱼类性热,多食则酿热滞留肠胃;过咸的食品,多食而伤血。由于受温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加之饮食习惯,所以当地居民的皮肤色黑,腠理粗疏。加之肠胃之内热久酿,就多发生痈肿一类疾病。适合用砭石刺治。

西方民病,药物内治

西方地处内陆,水土性质刚强,多风沙。所以当地居民衣被温厚,加之在饮食上又进鲜美之品,腠理致密肥胖,外邪不易侵犯,但由于饮食情志等因素的影响,病多发生于内脏。所以在治疗上采取药物攻其内。

北方民病,九针刺治

北方之地高寒,加之人们又过着游牧生活,内脏容易受寒,寒则气滞,所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最易生胀满病症。“寒者温之”所以民病多先用艾焫之法以散其寒。

南方民病,九针刺治

南方阳盛,气温较高,地势低凹,湿度较大,为雾露所聚之地。加之当地居民喜食酸类和发酵的食品。因而人们的身体多是皮肤致密而带赤色。自然界的气温高、湿度大,机体内部又因腠理致密而易积热,食酸腐易生内湿,内外湿热交阻,故易病“挛痹”。治疗时,就用九针之类进行深刺,以疏通气血,祛除湿热之邪。

中央民病,导引按跻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地居民的食物种类繁多,而不需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不为生活而烦恼,正如张志聪说:“中土之民,不劳其四体,而气血不能灌溉于四旁,是多痿厥寒热之疾矣。”所以就要采用导引按摩,活动手足,以通利精气、疏通气血的方法治疗。

“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无论是砭石疗法、药物内治、灸焫灼烧,还是导引按硚,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有一定的应用范围。高明的医生,在全面了解病情之后,必须要汇集各种方法,针对具体病情,选用恰当的治法,才能做到治得所宜,其效才能如桴鼓之应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相关文章

  •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本篇主要论述东、西、南、北、中央五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居...

  •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2022.07.30周六晴 D211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710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01【...

  • 异法方宜论笔记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

  • 素问·异法方宜论

    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一遍全部学习完,今天起对异法方宜论进行解析。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 异法方宜论(十二)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

  • 第十二篇 异法方宜论 原文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

  • 第十二篇 异法方宜论 译文

    黄帝问道:医生医疗疾病,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痊愈,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

  • 异法方宜论(之七)

    站桩是为了蓄气,为导引做准备。修身,站桩,静静,体会自己,恢复知觉,纠正自己,恢复自己的天赋之后,再学医。...

  • 异法方宜论(之八)

    当瘟疫发生,不必惊慌,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疫情,提前预防,增强体质,得了病,用中药来调理。西方是对因治疗,...

  • 异法方宜论(之四)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ee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