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岭南——本土经典文本导读”系2020年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馆与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全新活动,致力于挖掘地方文献中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学作品,或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的著作,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著名作家、书评家等在广州人文馆进行座谈分享,带领读者走近本土书写、品读本土经典。
第一场分享会于8月15日在“触电新闻”平台以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中山大学董上德教授和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梁凤莲主任两位嘉宾用粤语分享,给大家勾勒了岭南文学艺术的宏观图谱,并深入解读本土经典文本《广东新语》。
▲图1.嘉宾在录制现场交流畅谈
《岭南文学艺术》聚英华
书海浩瀚,如何择其优而读?人生有限,如何高效选择读本?如何从无尽的书海中搭建岭南文学艺术的框架?梁老师认为《岭南文学艺术》展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搭建框架的宏观图谱。书中设有岭南诗歌(分“唐宋元明时期”和“清朝及近代时期”两个部分)、岭南散文、岭南小说、岭南戏曲、岭南音乐舞蹈、岭南书画等七个章节,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书既具有知识性、系统性又具有可读性。
▲图2.要了解岭南文学艺术,梁凤莲老师推荐大家先读《岭南文学艺术》
董教授表示在研究以及写作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岭南文学艺术不只属于岭南。岭南人口结构复杂,历朝都出现大量移民,董教授认为岭南文学艺术实际上是由中原文化和岭南原生文化灵活地结合,慢慢生成,逐步成熟至蔚为大观。所以岭南文学艺术的文化基因是具有复合性的,既有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也有岭南本土文化特色。
▲图3.董教授指出岭南文学艺术的文化基因具有复合性
董教授谈到,在这本书里写了很多广东人。在写的时候自己有一个准则:注重知人论世,即把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他们个人的遭遇里,去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写这样的作品,从时代背景中去了解他们的情操、追求与人生感悟。
南粤文坛艺苑话风流
历数岭南文学艺术史,董教授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岭南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谈到岭南散文,董教授认为岭南散文是很有全国影响的。如郑观应先生的《盛世危言》,毛泽东主席1936年在延安和斯诺谈话时曾说:“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盛世危言》激起了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又如梁启超,他的很多文章都被选入了各种选本,《少年中国说》还被选入教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此外还有康有为,他当年流亡海外,写了一本眼光独到的《欧洲十一国游记》,记录了英国参观“生物史院”的化石,记录了意大利的大学,记录了土耳其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政治军事等等。这在当时是独树一帜、引领风骚的。
岭南诗歌方面,唐代有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粤诗之祖”张九龄,宋代有“粤词之祖”崔与之及余靖等,明代有名载《明史·文苑传》的欧大任。清朝则有更多诗人,代表人物如岭南三大家的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还有以“我手写我口”著称的诗界革命倡导者黄遵宪。
在岭南艺术上,董教授以岭南画派为重点进行讲解,他认为岭南画派具有很强大的包容性。岭南画派既有岭南本土画家在技法上的探索创新(如撞水撞粉法等),同时又充分理解吸收欧洲、日本的美术精神及画法。董教授表示绘画技法属于技术层,其背后需要人文情怀的支撑,需要对事物、社会和人生有深入的思考,并能敏锐地转化为绘画语言。如岭南画派的画家,他们对自己的乡土、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见解。
再说岭南小说,如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讲到近代小说都绕不开这本书。这部小说没有一以贯之的中心事件,只是以“我”记录吴姓同乡的讲述就串连起了历时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且其章回末尾的套语不再是“且听下回分解”,而是“且待下回再记”。这一变化虽细微却不可小觑,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小说由说书艺术衍生的讲故事形式。此外还有展现清朝粤海关内幕的《蜃楼志》等小说。这些小说都很写实且深具问题意识。很多岭南小说都敢于揭露社会黑暗,针砭时弊,有一种文化人的风骨和良知在其中。
一书尽展岭南风物情
每一个研究岭南文化的人都绕不开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广东新语》全书28卷,涉及广东的天文地理、动植物、岭南特产、民间工艺、饮食习惯、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文物古迹、文学艺术、奇事逸闻等,包罗万象。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自序》中曾介绍此书的写作缘起,由于他经常在各地行走,各地的友人往往对广东的事情和风物充满好奇,每每问及,屈大均一一作答,久而久之,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干脆将这些材料分门别类,编辑成书。
董教授表示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无数,眼界开阔,《广东新语》的着眼点都在广东之内,却又与广东之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书中记载了南雄珠玑巷名称的一个来由:南宋战乱,中原人纷纷南下。南宋根源于北宋,而北宋的根基在开封,而开封原本有一条名为“珠玑巷”的巷子,南下的宋人为表不忘故土的情志,“亦号其地为珠玑巷”,从这点就可以看到屈大均的视野。“广东之外”为“广东之内”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经过“在地化”发展,“广东之内”种种新的收获又可以为“广东之外”添补“岭南经验”和创新动能。梁老师认为《广东新语》展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情怀或是开阔的胸襟,更是一种通透的视野,也可以看出屈大均叙述和表达本土文化的热忱和愿望,这正是此书成为不朽的经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图4.两位嘉宾进行观点交流
活动的最后,董教授总结了岭南文学艺术的几个特点:
其一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一代又一代的岭南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关心民生、报效国家、坚守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
其二是具有敏锐的先锋意识,岭南背靠五岭面向海洋,向北可以越过大庾岭通往广阔的内地,向南可以借助香港、澳门的“地利”不断接触到来自大洋之外的最新资讯;
其三是具有平民化的情感表达,艺术化呈现平民的立场、日常生活的画面以及紧接“地气”的社会感受等;其四是具有融汇包容的艺术趣味,岭南的人口构成“杂多”,其生活文化也形成“杂多”的风格,而岭南人的精神里灵活、求新求变的基因,善于利用外来事物,灵活搭配,化为己用,其文学艺术自然也随之形成融汇包容的艺术趣味。
两位嘉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分享充分表明岭南文学艺术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从未缺席,这些作品至今仍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大家用心去关注、用心去阅读。只有阅读这些经典之作,了解这些文学艺术大家,才能更好地传承岭南文化,继往开来,推动广州乃至岭南的文学艺术发展。
撰稿:何映雯、黄妙贤
审校:陈智颖
排版:胡霄
来源: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馆
发布:何媒矩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