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宝刚出生那会,你可能觉得TA是个天才,做哪行业的领袖都是有可能的...
慢慢的你就缩小了希望的范围,嗯,做个普通的科学家也是可以的,等上了幼儿园,就退而求其次,那考个清华北大就足够了。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发现娃能上个重点高中都不错了,中考要淘汰50%的人去职高,竞争那么激烈
是什么让我们这样逐步的降低自己的期望呢?是孩子的表现,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TA呢?
[]从语言学习讲起
昨天晚上大宝跟小宝说Happy,即将一岁半的小宝居然能清晰说Happy,接着大宝又鼓励他一番,说多了一两次Happy!接着小宝用客家话称呼姐姐,已经快2个月没听到客家话的他,怎么还记得呢?真让我叹为观止!!
一岁后的孩子语言差距已经不小了,有的连小动物的发音都能模拟,有的连妈妈都不会叫。九月初我去学了婴幼儿专业测评,一岁前每个月都要测,1-3岁是每三个月测评一次,三岁后是半年测评一次。越小的孩子可能性越多。我有些后悔小宝刚出生那半年,没有用心的好好带他,被其他琐碎事耽搁了。
参考标准:8个月孩子能模仿发声,9个月会欢迎会再见,12个月知道爸爸妈妈分别是哪一位,18个月能说十个字或者词以上,24个月能说2句以上的儿歌,能简单回答别人提问,能表达常见物品的用途……
豆豆妈妈会说,孩子刚出生,什么都听不懂,何必要讲学习语言呢?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孩子还什么都不会说,有些家长一点都不急,她们是这样想的,没关系,到了时间自然就会的。
孩子不是到了2岁就能自然讲话。根据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孩子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积累到足够的词汇,然后经过转化才能输出。而输入效果最好的是真人互动,特别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游戏来习得语言。
早期不积累,一些非母语的语音细微差别就难以觉察,但是语言只是多元智能的一部分。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交、社会适应性,甚至音乐、艺术,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也都是要通过学习才能习得的。
[]情感链接
最近大宝总在问:为什么我不能吃雪糕?为什么小玉一周吃一次,我却一直不能吃。娃在11点还想看连续剧,这时候要怎么办?直接大吼制止也就管个十分钟,如果这时候能否先认同孩子的情绪,讲出她的感受,但是温和的坚持原则,孩子的情绪得到接纳,也就不再叛逆,可能就接受了现状。
[]安全感及归属感
有的家长会说,我小时候啥都没学,家长也从来不管,就是整天玩,还不是一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过来。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一开始必须要获得安全感跟归属感,而这两样,几乎一定需要家长的参与才能获得。很多心理学流派表示:如果在生命早期不能获得足够的关注与照料,长大后可能会一直在寻找。
[]自我的成长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从孩子身上急躁的个性可以看出,我自己可能也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孩子在公众场合暴跳如雷时,我能够克制自己的脾气,不出言伤害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开启自己的英雄之旅,孩子就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
祝大伙中秋佳节阖家欢乐!
为何要陪伴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