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打电话问我,明天教师节你们都不放假吗?我说,想得美,其实自己心里特别想。想了能得到美,为什么又不想呢?
我百度查了查,有这样一个规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不放假的部分节日和纪念日中的第五条,教师节在其中。所以,真的只能想得美了。好在学校每年都有庆祝活动,今年只知道各学科组要出节目,但到底出什么节目,不去了解就可以有更多的惊喜。就像今天的礼品伞,开盲盒一样的,我们办公室三人的花样都不一样。我个人也很喜欢自己那把伞的花样。
今天跟班老师自己上了一节早读与一节课,下午很是郑重地问我:“今天早读课他们背3.14的积值时,大家很闹。她自己也制止了,可大家不听。为什么当我一走进教室,他们就安静了呢?难道就是因为怕我吗?第三节课,自己积累了一点经验,请大家站起来,终于大家安静了。然后,继续学习。可是没有管多久,他们又开始说话了。为什么,这个班的孩子这么不同呢?”
是呀,这个班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同呢?为什么孩子们不能都一个样呢?当我们多去问几次后,就可以知道不同的管理就会有不同的样态。而作为学科老师,特别是接班的学科老师,我们怎么办呢?
对于这位老师说的“怕”,我也不禁想追问:孩子们只有“怕”我就可以做到就安静吗?学生又为什么会怕我呢?-----“信”与“服”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信服?我梳理一下自己的做法,似乎也并不高明,人人都可用。
言出必行,约定,而不是规定。记得以数学老师的身份,到这个班的第一次见面,我请同学们写下你觉得当你们表现好时,希望老师如何奖励?当你犯了错时,你希望老师如何处罚?现在的加分,提醒站起来,站两分钟回位等等,都来自孩子们当时的想法。当然,他们的想法,是与我相吻合的。但,从我的口中说,与从他们自己当中来,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孩子们习惯不佳,我与班主任商量,开学的第二天就开始请家长,而且是父母都来;我们一周后就召开家长会,孩子们知道,这是一位可以让家长都“怕”的老师;班主任很支持我,其他老师也很配合我,孩子们知道,这是一位连老师都“怕”的老师;午餐有孩子不吃饭,挑食严重,倒食也不少,我站在打餐处,站在进门处,一个个查,一个个补;我站在垃圾筒处,站在出门口,一个个查是否吃干净;我也班主任、副班主任联手,一人站出口,一人站进口,不挑食、吃干净的记录下表扬,表现不好的,就得找家长了……
孩子们怕的不是我,怕是是我“较真”,更怕我带着所有人较真。
有一次,因孩子们表现不好,气得我占用了体育课,一位男同学写了一首诗骂我。我与他约定不看他写的东西,他表现好带着大家更好。他努力在做,我就像忘记了这件事一样。
一位孩子状况百出,心理老师介入了,希望召集班科配合会,班主任不在,我立即帮扶着做;一位孩子说自己的数学差,前两次考试,我都先将错题做了再做卷子,孩子有了信心,他们就服。……
现在想来,还有好多的故事在我们之间发生。我并不是想说我做得多好,而是想表达我想得很美。
我想着他们总有好的一面,他们总有变好的一天,现在的他们,就是他们最真的样子。做为老师,需要做的是如何改进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一遍遍探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与别班不同。因为不同,他们才更有个性,他们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想得美,才能做得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