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林,东瓯深山第一村山深人不觉,自在闲适中。
黄林古村落,深藏于瓯越大山之中,需辗转泥石小道方可抵达,更添静美。
东瓯第一山,金鸡山脚,居于周边海拔至高山峰之下,村落清时建立以来,便有了俯视他乡之感,更善于怡然自乐。
依山势,层叠而建,深山里的上百间清时古屋,青瓦石墙不曾为数百年时光所改,依昔往日模样。
山越高越深,村落越淡泊越宁静。
或许曾经的村民,依仗高山秀色,内心也把自己视作东瓯第一村,自豪而不曾改过本色。
无论岁月如何漫长穿梭,回归故乡,就回到了自己最骄傲的内心中。
2
黄林,东瓯深山第一村村落里高低古屋错落之间,大多是古朴的鹅卵石路,串连着。
路面上卵石温润,有时光沉淀,有青苔映衬。
每一条路,都连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记忆。
而山间小路,路的曲折蔓延形态,更是完全因旧时居住者的沟通深浅而铸就。
本没有路,居住者相互之间来往多了,也便有了路。
村间小道,连起了山里人家相互间持续恒久的情感。
人与人一旦相互连接,持续、绵延地善意交流,则路路畅通;
而内心隔阂一起,时间长了,路也就逐渐掩盖于荒草之下。
石头,经足迹的打磨,色泽光润;数百年村民行走变迁,不只见证,更是最真切的承载。
凡事凡物,能承载的越多越广,温润的气息,也便更加深入骨髓。
年少,容易尖锐和棱角,成长的岁月中,不知多少次划伤他人和被划伤,从而收获了温润。
温是内心的成长,提炼自我;润是向外的延伸,美好他人。
历经了岁月,懂得了承载,也便清澈了自我与他人。
3
黄林,东瓯深山第一村村落一侧,水的上游,有碧潭、清涧。
七星潭,连珠般串起高低不同色彩斑斓的潭水。
这处于深山的水,尤其灵动通透,在阳光映衬下,绚美胜如彩玉,甚至可媲美九寨的水。
山涧清流,穿流于洁白的石子滩侧,笑语涌动;洁白水花与洁白溪石,交映成辉。
如若在纯与素的世界中,千百年来,溪石与清流,不计时光的交集,只留下洁净之白。
大凡美好的事物,首先是洁净。人人都向往美好、追逐美好,于是洁白干净是大多人内心所求。
但拘于尘世间,又常觉难以时刻保持,将此归结于外在诸多因素,以达内心安定。
事实上,真正的洁净,只需内心通透,与外在尘埃无关。
通透到极致,则一切成空。本无一物,何处尘埃。
如若有幸到大乘者,更能化一阵雨水,
将临时扭曲于异常形态中的细小颗粒,洗涤修复,以美好回归大地。
4
黄林,东瓯深山第一村沿山,水往下行,村民围坝成湖,
一秀美廊桥,跨水而过,便平添了居住者的温和美好。
黄昏,徐徐散步湖畔,抬头山间炊烟袅袅,正是晚餐家常话语时。
转眼间,心灵更趋平和宁静。
这是建筑与风景的力量,如同凝固的音律,抚摩心境。
村中本无景,唯有单纯溪水流淌,仅见野趣而已。
而有心人的抵达和居住,以细微巧妙的营造,便增加了山间景致的温度,用时光成就了美丽村落,
以一种古老别样的艺术形态,留存至今,供旅者欣赏。
凡称得上艺术,大多以一种美好连接形态,力求与交流者身心的每一处细胞韵律共振。
赏景、听乐、品茗、闻香、沐风、读书,都是在与最好的艺术共鸣。
眼耳舌鼻身意,六识各有各的愉悦感知。
真艺术,必须是真愉悦。
5
黄林,东瓯深山第一村湖水穿坝,两米左右落差,不经意间变成了微微的瀑布。
此处水逐渐离村,已在村尾,又恢复了溪流的天然姿态,
鹅卵石滩畔,树荫下,溪水之间,大小岩石错落,正是孩子们嬉戏的天堂。
童真欢畅的笑,在戏水成花时大声绽放,响彻到成人们的儿时心间。
童心,最需要伴随温柔的呵护。
而水恰恰最为温柔,且灵动、变幻,每一次触碰间都随意无阻。
孩童爱水,是天性,这也同样深藏成人们的内心中。
陪行的大人,坐靠在溪畔岩石上,以清水濯足,与身畔的孩子们一起童真欢笑着。
但愿更多的你我,
千帆过尽、世事洞察,
童真依然长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