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六朝古都,起先我一直弄不清楚是哪六个,就像很难记住西安的十三朝古都一样。
直到去了南京博物院,这才记住。
我们首先很容易记住三国的东吴
接下来是东晋
最后是南朝的一组:宋、齐、梁、陈
好吧,六个齐了!
冬日的南京寒风凛冽,不干燥不潮湿,小风吹的嗖嗖嗖,和我想象中南方的气候不太一样。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穿梭,看到很多条街道都有这样一排一排年龄不小的梧桐树,每棵都要三四个人才能抱得住。
梧桐树被修剪的好像一只竭尽全力张开的大手,想用一己之力为来往行人车辆遮阴避凉。前几天坐在高高的大巴车上向远处望去,车窗外梧桐树的队列阵型更令人赞叹!
有朋友说这些梧桐树三十年前就已经站在这里了骑着自行车可以不快不慢的读这座城市的故事,有些地方可以粗略速读,有些地方可以停下车定定神瞧两眼,还有些地方是要走进去仔仔细细的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属于第二种。
北航、南航、西工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航空航天院校南航和南博几乎是一条街上面对面的两家邻居,从南航大门口启动自行车继续蹬几下,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南京博物院。
南京有一个博物院,也有一个博物馆,两个都简称为“南博”,有时候会混淆尴尬,但是谁也不愿意改自己的名字。博物院说:我是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比肩的三大博物院之一,岁数太大了,不能改。
我猜南京博物馆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词,总之谁也不肯改名字,最后算是小辈稍微让了一步,加了“市立”两个字,成为“南京市立博物馆”。
进入南京博物院不用买票,但是要提前预约。上午9:00开门,下午16:00以后停止进入,17:00结束参观。如果想仔细看完所有的展厅,大概需要两天时间,因为里面共有六个展览馆,实在是太太太—大了。
历史馆:共6个展厅,全部开放。从恐龙化石起步截止明清,和常规的博物馆风格一致,我只看了四个展厅,截止唐三彩。
特展馆:共9个展厅,部分开放,我的体力不足,只匆匆看了宫廷钟表、陈设、陶瓷、佛像、镇院之宝这5个展厅。
另外还有艺术馆、民国馆、非遗馆、数字馆……听说展览形式新颖,无奈我实在走不动,甚至没有力气走进去瞄一眼瞧个大概。
历史馆在主馆的一楼和二楼 特展馆里的物件在清宫戏里出现频率很高,看的眼熟 艺术馆,真要看下来,恐怕要足足一天时间 我猜想非遗馆里主要是互动表演类的节目吧 民国馆,据说是一条返古一条街,全是真家伙的老物件 数字馆,不晓得是什么样子滴 南京博物院地面上的浮雕是镇院之宝我妈祖籍浙江,原本要跟着爹妈从浙江去新疆石河子援疆,结果得了麻疹半路西安下车治病,种种机缘巧合最后就在这里落了脚。年轻时候我妈考到南京粮食学校读了三年书,据她说当年运气好得很,最后分配工作时竟然又稳回大西安。她老人家当年肯定没预料到南京现在的房价均为4W。
我家曾经有一玻璃瓶雨花石,是我妈去南京出差带回来的,没有好好珍惜,扔的扔丢的丢,如今想起来十分后悔。如果有机会能再来些这样的高档石头那就太好了,如果一定要有个数量,我希望是——一麻袋!
南京博物院的讲解器分为成人版和少儿版,有些展品两个版本都有配语音讲解,有些只有一个版本。雨花石,就只有少儿版南京博物院的历史展厅有很多小摆件在角落里任人把玩,都是一些重点文物的复制品,妙趣横生,让人不禁遐想连篇,穿越时空,爱了爱了。
我们平时用到的一个词“觥筹交错”就来自酒器【青铜牺觥】和陕博相比,南博的历史文物算不上特别厉害,比如他们的一盏灯,也是镇院之宝(下图左),陕博就有同款。
当时古人使用的照明灯都以动物油脂作为原料燃烧,烟雾大,这样室内空气就很糟糕,还辣眼睛。
能工巧匠们将灯设计成三部分,最下面通常一个动物,南博这个好像是羊(吉祥谐音),陕博是水鸟,动物内部掏空用来盛清水。
中间部分是灯笼,防风,光线调整。
最上面部分是利用虹吸效应,将油脂燃烧后的浓烟吸入管道,溶入下面动物肚子里的清水中。
美观、实用、高科技!
每一款仿真复制品都很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古时候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就是祭祀和打仗,无论是哪家博物馆,展览的最多的就是这两方面的物件。
南博有一些兵器,剑、戈、戟、手杖、弩,也有几件微小的铜车马……但是我们老陕看这些,都是浮云了。
但是,怎么说呢,南方人很有幽默感。
一排酒器小萌猪,不知道是否属于礼器?会不会不够严肃?仔仔细细逛完两个历史展厅,就已经累到不行,于是抱着地图找咖啡喝。
咖啡馆里有点心有饮料有服务员,就是没有客人。
咖啡馆落地窗外,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咖啡馆的纸杯和布置,是南京喜欢的中西合璧那样式喝完一杯美式特浓,我感觉满血复活,结果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重新又看了一遍前两个展厅,结果严重浪费了体力。
南方人的青铜器,竟然能有耐心在表面做出这么多小毛刺。啧啧啧…… 这个物件叫做铙,打仗时候,铙和鼓配合发令指挥,“鸣金收兵”里的“金”就是这个青铜器。没错,那两个凸起就代表眼睛 中国的瓷器是由陶土不断改进工艺,一点点演化而成的。这个鸡窝和两只鸡属于陶与瓷之间的过渡产品我记得曾经在哪里看过我们中国瓷器的故事,讲到瓷器的其中一个配方是高岭土,曾经让欧洲人非常困惑的找了很久很久……最终才山寨成功。原创自主开发,不容易啊。
南博另有一个镇院之宝是砖头拼图“竹林七贤”,发现于一个墓室的南北两侧,各有两米多宽,一米多高。
因为七个人是单数,于是又补增了一个大仙凑成八人,四人一组分立两旁。墓室的主人真是太幸福了。
我没有拍照“竹林七贤”的砖壁画,央视的国家宝藏里有,我们可以看一个普通的展品代表一下。
这是一位穿着甲胄的将军,你必须没想到!每块砖头背面都刻着编号,以防拼图错误。
人面蛇身、龙身、鱼身……放在墓室里好吓人的说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肚子饿了,冷汗直冒,赶紧找地方吃饭。
地图显示五楼是博物院的观景台,提供午餐。搭电梯上来一看,我立刻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远处的紫金山气势非凡,近处的桌椅茶几清新干净,最妙的是安安静静没有什么人。
哪怕东西不好吃也没事,在这里吃的不是食物,是紫金山。当然,事实证明,食物很不错。
观景台室外 南京博物院浩浩荡荡,游客走四方饥肠辘辘,一碗咖喱鸡热气腾腾,半岛热咖啡咕咚咕咚花了50元,吃了个心满意足,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赏远山无比惬意。看看地图我傻了眼,这才逛了不足六分之一吧?
有图有真相,好吃!吃饱喝足擦擦嘴,仗着又喝了一杯咖啡,我决定再逛三个小时。
下一站,去特展厅!
特展厅之一,名为“精准与华美”,尽是各种大钟表,名符其实。里面内容大多是乾隆爷期间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官员进贡的滴答滴答,我只取其中一尊英国进口,一尊广东国产,比较看看。
下面这一尊大钟表,头顶那个蓝黄相间的圆球是月相仪,可以模拟出上弦月、下弦月、初一、十五,当然还有满月,颜色都力求逼真,用心了。
中间部分是钟表机械部分,月相仪和钟表的两套机械系统暗藏于装饰物之下。
下部是一个精巧的小人,每逢整点就会自动敲响不同音高的小金属片,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英国进口大航海传来的的高科技精密仪器到了中国,被拆解,被研究吃透,融合中国的传统思想与审美观念,就有了下面这个作品。
广东国产上面这尊大钟表里有四五套制动系统,整点一到,落英缤纷,流水鸟鸣,蝴蝶飞舞……几乎让人忘记钟表才是本来的用意。
谁人不想在皇室面前出人头地?毕生功夫恨不得全部借此展示。
钟表在哪里?……呵呵,已经不重要了黄色瓷器只能皇宫里使用,下面的三盏杯盘都是后宫的妃嫔按照等级使用的,里外都是黄色的瓷器,皇后专用。
内白外黄、内黄外白,蓝中带黄,绿中透黄……贵妃、嫔、妃、常在、答应,各用各的,件数不同。
有了知识再看宫斗戏就有把握了岁寒三友釉里红梅瓶,是镇院之宝,单单一个瓶子,独占一宫!
岁寒三友,我依稀记得是苏东坡提出,指的是耐寒的三种植物(梅、竹、松)品行高洁,后被文人雅士所崇尚,恨不得一生要至少被宫廷贬一次那才算高洁脱俗。
釉里红,是一种烧瓷工艺,对于火候温度把握要求很高,温度不足或者过高,颜色就变了,一窑的瓷器全部被毁,一个也不留。
梅瓶,专指瓶子的一种造型。小口、短颈、腹大,然后慢慢收拢。原来是用来装酒的,后来专门用来插梅花,故得此名。
不过,这尊梅瓶还有一个独创的瓶盖,仔细看过去,瓶身是白底黑花,瓶盖是黑底白花。
整个馆的四周尽是相关介绍:视频、图表、文字。只有瓶子,婷婷袅袅的立在最中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