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一定要抬头看清路,一定要广泛阅读案例,一定要广泛交流,然后再开始做工作。“
作者:任正非,2013年11月5日
来源:在GTS网规网优业务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03945/e340b70252fa4a8a.jpg)
大数据流量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大机会,要抢占这个机会点,关键在网规网优。我们要培养一批综合性的网络规划优化专家,借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实践及创新,挤压碰撞出大数据流量的管理方法,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网规网优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来。
二、面对未来大流量数据和复杂的网络,网规网优非常重要,我们要培养综合性的专家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供应链断掉怎么办?一个是GTS的服务能力上不来怎么办?
供应链只有一条,如果断掉,几千亿的东西不能流动的话,试想这对公司有多可怕。
第二个,如果GTS能力不能提升,如何面对未来大数据流量。面对大数据流量怎么办?我们越来越恐怖这些水怎么流法,不知道水怎么流,能不能找到管“水利”的人,把“水利”管好,产生“水利”而不是“水害”。
我们要给客户建设出来优质的网,维护这个优质的网还要更多的专家,这个专家和研发专家区别很大,研发专家只要懂一个领域就是专家,但是维护专家什么都要懂,最根本的是找到问题在哪里发生的,是什么性质,知道需要谁去解决。
什么事情你自己统统都能做好,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这样的人了。
每年能不能从测绘学院进来一百个硕士博士,让他们从大的视角来看,要建设一个覆盖全世界最大最好的网,要怎么才能做出来。我们首先就要有地理的概念,地理的知识和手段,还要有先进的方法。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爬喜马拉雅山,爬到珠穆朗玛峰顶上,我至少是爬不动,很多地方我们也不可能到达,我们也不可能深刻理解在人口密集地带大数据流量可能发生的变化。
中国有三个人是地图爱好者,因为他们那个时候没有条件,他们只能看地图,毛泽东、林彪、粟裕,三个人成天趴在地图上看,地图那么简单他能看出啥呢?
这个就是网规,这就是工勘,我们一定不要让我们的人重复地去做,任何人重复走一次路,就等于我们付出了高工资高成本。我们有一个这么大的数据库,我才能优于竞争对手,甚至我们可以把竞争对手的东西也包含进来,我们就世界无敌了。
公司已经从过去的工程师创新逐步走向科学家和高级专家创新。
我认为我们工程师更重要的工作是把产品做稳定,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我们未来的作战的方式已经转变为科学家创新,而且我们每一年大量进数学专业的学生来做软件,我们没有说数学学生进来可能对公司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在潜移默化中是会产生影响的。
统计学和各种学科都是很重要的,统计学的进来也找不到门在哪儿,他也要在基层实践,成长中慢慢摸索怎么能融合进来,测绘学的也是。各种学科的员工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然后把别人的东西搞明白。
我们没有限制以什么样的人进来为主体,什么样的人进来都在这里面融合。华为公司第一代的创业者,基本上是学激光的,每一个人都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融会贯通,发挥自己的长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