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阵平
独上朱楼漫倚栏,当初相看醉红颜。
春风不顾花飞尽,好梦难留人去闲。
空庭院, 冷关山。相思总伴雨如烟。
江头杨柳多飘絮,满寄情愁何处传。
过这个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荒废了的太多诗情。心中有很多事情想用诗词来表达,然三日不练手生顿感词不达意,勉强吟来两三句也是差强人意,倒不如来欣赏诗友们的作品。今日发现阵平诗友一阕【鹧鸪天】写得不错,径而反复吟诵起来,比较中意这样的手笔,用词浅显而意蕴颇丰,再而郎朗上口使我欲罢不能。于是写下一篇短析文,说说我对该词的理解和看法,以便和众诗友共同探讨学习。
独上朱楼漫倚栏,当初相看醉红颜。
「独上高楼」是很多诗词作品起笔的套路,似乎一个人上楼总能引起一些情愫来。作者不用「高楼」而用「朱楼」,似乎想表现一种事过境迁物是人非曾经与今日的变化。「漫」是一个很尴尬的字眼,很多时候觉得有逼格,反而用熟就显得很泛滥,其中的拿捏需要水平。
下一句的意境,让我想到了【相看两不厌】,彼此为对方陶醉,可惜的是那只是曾经,令人不免起了惋惜之情。
春风不顾花飞尽,好梦难留人去闲。
鹧鸪天在字句上的亮点有二,一是七言对句,二是下阕三言对句。现在有不好的一个习惯,往往在欣赏鹧鸪天作品的时候,第一眼见先去看这两个地方,倘若这里没见功夫,剩下的也就没有耐心去看。看作者这一对七言,还是相当有特色的而且是见了功夫的。「春风」与「花」,「好梦」与「人」的对比非常精彩,使人印象非常深刻。从上朱楼的忆到见景的感慨,做到了顺水推舟非常的自然。
空庭院, 冷关山。相思总伴雨如烟。
近景与远景的强烈对比,在一首诗词作品当中是非常有用又特别出彩的表现手法,通过一近一远的空间转换,能催生出一种情感波动,顺而联想到「相思」一物,与相思共同出现的往往是如烟的细雨。有些意象天生就是一种极准的表征物,这细雨使人生愁,更生无尽之相思。
江头杨柳多飘絮,满寄情愁何处传。
尾两句意境造得非常漂亮!可与上阕之飞花相映衬。无根之柳絮飘向何方?无尽之情愁又传向何处?这其实是想表达一种茫然的心理状态。稍稍有点疑问的是,此境和上一句的细雨似乎有些冲突。我不知道在细雨当中柳絮能否飘得起来,也不去追问物理上和自然上的合理性,对于造境也没有谁会硬性的规定一定要遵循什么样的法则,我只知道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产生了一丝共鸣,吻合了我的审美标准,可能有些诗友也有同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