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校那些事儿耘心健康心理
教育基于家庭,成于校园,终于自我

教育基于家庭,成于校园,终于自我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1:30 被阅读0次
    教育基于家庭,成于校园,终于自我

    从老师的角度,学生的成长动力源于家庭;从家庭的角度,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于老师,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校与家庭还有学生自己,这三者常常并不能形成合力,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常常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表现与成绩,而老师常常思考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孩子的自我成长教育,这三者构成了每一个人成长教育的三股力量:

    一、家庭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基于家庭,家庭教育是根的养育,这个根特指的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幸福感,对时间的观念、金钱观念、对性别的观念、对规则的观念、对成败的观念,以及根源于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孩子今后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举个例子来说,比如面对孩子同样的错误,不同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要求与处理方式几乎都有差巨大的区别,学校要求不准带手机,如果带手机,要主动交给老师代管,而有两个孩子却交了个手机模型,把真手机留在自己手里,一个家长只是简单批评了一下就完事,另一个孩子家长则对此极其愤怒,认为孩子诚信有问题,乃至上升到孩子品德教养层面,表现出非常严厉的不满,要求孩子必须做出保证,并要受到其它相关严厉的批评与处罚。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家庭不同家长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而这些不同的价值标准必然地会影响着孩子各不相同的价值观。

    有些父母,对孩子是纵容的,孩子的某一个错误状态,一直放纵,而不知或不急于或不屑于重视,而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是非常严厉的,动不动就是呵斥,甚至责打,这些不同的价值直接作用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了他们看人看事看生活的基本态度。这也是他们学习态度的重要根源。

    可以说,家庭,全然地主导了孩子的潜意识的形成,而潜意识将主导着孩子未来的一生。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延续与拓展。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会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老师、与公共规则、与公共财物等等的相处关系,同时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与基础的能力训练。而孩子接受知识信息与基础能力训练的程度,几乎根源于孩子内心深处由家庭形成的安全感、幸福感等等最基本的意识,当然也包括种种生理的与心理的家庭遗传。然而学校教育毕竟是要以教学——传授知识为根本的,这不像中国古代的门派授徒制,一旦接受了一个徒弟,那个徒弟就会长期呆在师父的家门之中,长期熏习,言传身教授,从而师父的思想、知识、技艺、意识、价值观深深影响徒弟,但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5+2=0的,在学校五天的学习教育,回到家2天周末,便一切归0。学校的老师,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教授知识,对孩子思想意识、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虽然也有刻意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却根本经受不住家庭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及由此行成的行为习惯的冲击。常常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体现在孩子身上,便是种种纠结与叛逆,产生种种烦恼,而这一切都要有老师来背锅。一旦老师遇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反差大的孩子,那将是非常头痛的事情。

    在学校,如果孩子遇到了喜欢的氛围、喜欢的集体、喜欢的老师,他们会有大地表现出自身的优点,如果他们遇到了自己不喜欢不适应的人或事,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不合,会显得非常消极、抵触与应付。老师当然会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但前提是学生没有在家庭形成的心理排斥。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不积极、不合群、不配合,绝大部分原因是源于家庭中形成的观念与性格,当然也会因为小学时期对老师形成的抵触与逆反,且这种抵触与逆反早已根深蒂固,除非遇到自己非常喜爱的老师不足以改变。

    三、自我教育

    孩子的教育,最终要看自我教育。只有孩子有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孩子才算是真正的成长,教育的任务由外在的他育,到内在的自育,从而孩子完成了一个真正能自我主导的人。自我教育,是自我反省、自我判断、自我更新、自我迭代,这个能力,基于家庭,发展于学校,最终在社会职场的历练中成熟。

    没有自我教育意识与能力的孩子,无论接受了多么好的学校教育,他的成长都是失败的。

    比如许多学生考上了大学,只知道玩手机、上课逃课睡觉,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人。还有不少学生考试成绩差了,或者受到了挫折,便没有自我反省能力,没有自我调整能力,没有自愈能力,根本上是没有自我教育能力,他们不懂得如何自我成长。这个锅该谁来背呢?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学校。第一责任一定源于家庭。而学校也常常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这常常也是害人的。因为生活、工作、学习,无论哪一方面,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都不是可能以那个人为中心,只有我们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自我教育,从而不断地提升适应能力,增强自己与外界他人的协调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这个世界绝对不会以任何人为中心,它自有自己天然不动的运行规律,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我们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在为孩子的自我教育而努力。但实事上我们没有这个意识。

    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必然的,关键是家长、老师、孩子自己对错误的态度,而这个态度里的关键是代价意识。

    四、统合教育

    教育的这三个支点:家庭、学校、自我,以家庭为根基,以学校为主导,以自我为目标。

    但实事上,家庭教育,在当下的中国,是完全散乱无序的,只有家庭家长的自发自觉,几乎完全没有人引导。而学生的自我教育呢?几乎也从来没有人真正系统的引导,常常基于学生自身的摸索,或者班主任的点拨。但班主任根本无法全然地承担起这个重任。学校教育,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几乎只有教学这一项独大,成绩好就是一切都好。这是社会家长共同逼迫来的,怨不得谁。

    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的确需要进行一个统合,让家庭教育有人引领,让自我教育有所弘扬,让学校教育有所兼顾。这很需要进行统合发展。但我们这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机构,没有这样的认识,如果勉强而言,学校教育是唯一有望将三者进行统合的机构,但当下的学校还没有这个能力。除非真正地研发出“家校联盟”的作用与行动方案。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探索。

    今后学校的功能,必须是以教学为根本,以引导家庭教育为依托、以自我教育为目标的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基于家庭,成于校园,终于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wr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