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李珊 公开于2019年2月23日
项目是体验和参与创造性学习的全新途径,通过项目式学习,可以获得创造性学习螺旋的经验。一般过程是:从最初的想法开始,制订初步计划,创建第一个版本,尝试一下,再请别人尝试一下,然后根据发生的实际情况来修改计划,并且不断地重复。在这个假期,我尝试将游戏和动画片结合,让宝宝减少观看电视的时间,动手制作并参与游戏。比如气球,我们先想象着咕咕鸡被气球带走,飞上天。想想怎么样才能让它飞上天呢?--对,往里打气,气球变大了,可结果却飞不起来。
我故作好奇的样子,问宝宝。他看着我,说,因为它太重了。对了,因为它太重了。我跟孩子解释,里面气球里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小,才能飞。然后,我们又想着怎么把它变成更好玩儿的玩具呢?于是我找了一根彩色绳子,把它绑起来,变成气球装饰品,绑在宝宝的平衡车后方,在地板上拖,不过效果不是很好,为了增加趣味性,又加了些摇铃,像是古威市长的游行队伍,他好开心。 还有没有别的玩法呢?通过搜索早教平台,我又尝试往气球中装水,和宝宝一起,把气球绑在水龙头上,慢慢加水,但是太重了,气球掉下来了,他吓到了。我说,宝贝没关系,因为里面的物体太重了。所以往下掉(无形当中渗透了密度的大小与物质能漂浮和下沉的关系)。
装好“水球”,接着他把水球放在彩色盆里,从一个盆放到里一个盆,由于气球周围有少量水,气球在盆里能自由移动,滑溜溜的,他足足开心得笑了半个小时。他发现,从越高的地方,松手放“水球”,水球能滚动的越远。本想着气球的花样游戏到此结束了吧,没想到有次,我给气球打气打的太累了,不小心松手了,气球滋滋滋的飞上天,曲线型的线路,竟把宝宝逗乐了。最后,这个意外演变成了另一种好玩儿的游戏。即将气球打气后,交给宝宝,他学会了放手,观察气球的线路。在游戏中,孩子学会给我加油,因为他知道打气筒需要用好大的力气。通过观察气球的运动,初步认识到:气流推动物体往前运动。比如在给宝宝洗澡时候,他会把塑料玩具漂浮在水面上,用嘴吹气,推动玩具前行。
一个简单的气球,从孩子最熟悉的动画片场景入手,尝试将气球融入到游戏中,在实践过程,发生了一些意外,比如气球不小心飞走了,却创造出了另一种玩法。每次游戏,都让孩子动手参与制作,体验,重新调整,制作,体验。孩子喜欢这样的游戏式教学,越来越有信心去尝试新的东西,去表达自己,敢于承担风险和犯错误。我想到了自己上学期公开课中,有个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5分钟内快速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我观察到,他们要先选一个锥形瓶或试管,再选择配套的分液漏斗或者长颈漏斗,然后找用于收集气体的装置,最后形成了一整套二氧化碳制取装置。
我随机选了几组有代表性的作品,拍照上传到屏幕中,并邀请他们说出选择该装置的原理依据,优缺点。通过表达分享,我们最终选出了3套正确的制取装置,孩子们也明白了为什么不能用普通漏斗作为发生装置。这10多分钟的时间,他们完全进入了心流状态,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也敢于表达自己,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再害怕犯错误。其实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尝试渗透一些项目式学习,以游戏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目的,设计一到两个任务,控制在10-20分钟,教学效果可能比单纯的传授知识要好的多。
今晚我的分享先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
收听直播语音链接,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场《终身幼儿园》社群直播分享
https://mp.weixin.qq.com/s/fRr06Rfrp1lRDfB0j8M4x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