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情操论,习惯与风气

道德情操论,习惯与风气

作者: 和光同尘wxh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09:37 被阅读0次

关于习惯的解释: 如果人们经常同时见到两个对象,其想象就会形成从一- 个对象很快联想到另一 -对象的习惯。假如前者出现了,我们就期待后者跟着出现。 它们主动地使我们彼 此联想,我们的注意力也容易跟它们一起变化。

如果习惯已经把两者联在一 起,我们对两者的分离就会感到不适宜。

如果前者出现时后者没有像通常那样随之出现,我们就认为这是令人困惑的。没有看到我们期望看到的东西,自己习惯性的想法也被这种失望搅乱,如果这种联系背后有着某种自然的搭配感,那么习惯就会将这种感受强化,相应地,我们也就更难以接受相反的安排。

﹉﹉﹉﹉﹉﹉﹉

最为常见的即为美。

人们处于习惯而形成了对特定事物的深刻印象,这就是美感的全部魅力所在。

﹉﹉﹉﹉﹉﹉

但对于行为美来说,这种影响却是要小得多。

相关文章

  • 道德情操论,习惯与风气

    关于习惯的解释: 如果人们经常同时见到两个对象,其想象就会形成从一- 个对象很快联想到另一 -对象的习惯。假如前者...

  • 闲暇之余,挑几套好书,与君共享。(4)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

  • 道德情操论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男女平等早已从追求“男女都一样”的无差异权利发展到根据两性不同的生理特征...

  • 道德情操论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生活在伦敦的体面的绅士,听说遥远的中国发生了地震,伤亡惨重。 这位体...

  •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本人最重视的伦理学经典,阐释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95年问世,相比起《...

  • 道德情操论

    道德起源于同情心又或者可以说是共情性,也就是靠想象力和他人的情感达成一致。 人是社会性动物,他人的目光就是我们的镜...

  • 006-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出版于1759年,17年后的1776年才发表《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理论框...

  • 《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

    1.2.1 《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 1) 美德是什么?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的美德是合宜,目的是使情...

  • 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他留下的两本旷世名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 2017-06-15

    利他是为了更好的利己,奉献缘于自私。道德情操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情操论,习惯与风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a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