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3-25

2018-03-25

作者: 默默地中海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21:49 被阅读18次

    《人文荟萃说三乡》

    作者:乔文博

    三乡为宜阳西部重镇,唐诗人李贺故里。西接洛宁,南临洛水,有花果山大桥与张坞镇相连。

    全镇面积67.7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6570口人。

    三乡镇地处古代南崤道和两京官道要冲,巍峨壮观的光武庙,禅韵悠远的五花寺,繁华一时的连昌宫以及阅尽沧桑的三乡驿,装点着古镇的山川胜景,也丰富着古镇的文化内涵。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三乡人引为自豪的历史,也是所有来访者发自内心的赞叹。

    三乡这个名字起于何时,从有关史料看,起码汉唐时已有其名。

    至于为何叫三乡?笔者以为当从“乡”字上做文章。

    “乡”有两读,读“xiāng”(第一声)时作区划单位、处所解,说成是三个乡或三个地方显然不妥;

    “乡”还有第二读,读作“xiàng”(第四声),可通“向”,作方向、朝向解。

    三乡西临渡洋水、东临连昌水,南对洛河水,说三乡是三面临水之地恰如其分。

    至于有人说三乡即“一合坞”,三乡即“三厢”,取其“三厢峭绝”之义,前人已证其为讹传,因《方舆纪要》、《元和郡县志》均称“福昌故城为一合坞故地”。

    新修整的光武庙内收有一块“利济可风”碑,碑文《建连昌渡洋桥碑记》为道光二年(1822)即补知县王槐撰写,碑文中称三乡为“宜邑三台镇”,想必此前三乡曾有“三台”之别称。

    古代“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许慎《五经异义》)。

    三乡是东汉王朝开国的奠基之地,汉山之巅的皇帝庙——汉世祖祠(俗称光武庙)是三乡人的骄傲。

    光武庙位置显赫,视野开阔,在古人看来,这里仰可观天文星象、预测吉凶;伏可察四季轮回,因时施事;囿you4(帝王林园,汉以后亦称苑)可赏花鸟鱼虫,愉悦心性。

    三台镇之称把三乡和帝王联系在一起,无疑更显示其山川之灵、历史之久,身份之贵。

    三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在笔者看来古镇魅力所在首推如下三点:

    一是一座“国保级”古塔。

    宜阳民谚有云:“三乡有座塔,离天丈七八”,说的就是镇北的五花寺塔。

    这座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古塔,巍然屹立在汉山脚下、连昌河畔,已历千余年。

    塔为密檐砖石结构,九级八面,通高39.97米,六层以下假门两侧的浮雕菩萨、力士像,刀法流畅,形象生动,与层层叠叠、伸缩有致的十二层塑砖密檐一道,于威武雄壮的外表下不失其富丽繁华,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造像与建筑艺术。

    五花寺塔于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塔面损毁严重,2016年上级文物部门拨出巨款进行维修,有望于2017年底重现昔日雄风。

    二是两大名胜景观。

    宜阳有“古八景”,三乡一地即占两景:曰“汉刹云山”,曰“唐宫烟水”。

    “汉刹”指汉世祖祠,俗称光武庙。

    光武庙高踞汉山之巅,系东汉明帝(刘庄)初年为纪念刘秀在三乡降服赤眉而建立的皇帝庙,有山门、舞楼、两廊、正殿、后殿及附属建筑50余间,丽日晴空之时,光武庙巍峨的山门、高耸的殿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示出雄浑的剪影;

    “唐宫”指连昌宫(笔者认为连昌宫即五花寺),位于洛水与昌谷水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系隋代修创,唐显庆三年(658)复置,

    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玄宗李隆基、贵妃杨玉环都曾巡幸于此,规模形制极尽奢华。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这是元稹《连昌宫词》中的诗句,“宫北田塍cheng2晓气酣,黄桑饮露窣su1宫帘”,

    这是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诗句,从诗人的描绘里,不难感受连昌宫曾有的景象。

    宫内,楼台亭阁掩映在一片竹树之中,宫外桑柘zhe4成林、水网密布,团团水雾升腾在田埂之上,唐宫烟水名不虚传。

    三是三位杰出诗人。三人中首推有“诗鬼”之称的天才诗人李贺。

    李贺浪漫奇崛的诗风不仅在唐代独树一帜,直至现代仍对诗歌创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深受人们喜爱,连有着诗人气质的伟人毛泽东也对之推崇有加。

    “李贺故里,魅力三乡”,李贺是古镇的骄傲,也是三乡一张闪光的名片;

    第二位诗人是朱之才。

    朱之才,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洛西三乡(今宜阳三乡)人。

    靖康之变后南渡入齐(刘豫政权),任谏官,因直言获罪,贬为泗水令,后退居山东。

    其诗作的艺术成就很高,惜乎有出任“伪职”之嫌,其诗影响有限;第三位是金代诗人辛愿(?~1231),

    辛愿是金代“丧乱诗”的代表人物,一生作诗数千首,是个优质高产的诗人。

    金代文坛领袖元好问曾以“好句真堪字字夸”盛赞其艺术成就。

    元好问寓居三乡期间,仰慕辛愿的为人与诗名,邀之为座上宾,引之为“三知己”之一。

    辛愿家居三乡对河女几山下,虽有一河之隔,但和以元好问为首的三乡流亡诗人集团因“诗”结缘,过从甚密,

    写下了许多吟咏三乡风物的优美诗篇,所以提到三乡籍诗人,自然少不了这一重要人物。

    上述三点之外,似乎还有一些胜迹可以说道,例如柏阁、竹阁等寺院,修真、玉阳等道观,

    汤王、商南等庙宇,更不必说闻名遐迩的三乡驿楼等,上述古迹或伴随有文人题咏,或演绎出故事传说,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着三乡的文化积淀;

    至于人物方面,经行或寓居过三乡的文人墨客,如唐代的张九龄、韩愈、元稹zhen3、张祜hu4、陆龟蒙,宋代的尹洙zhu1、欧阳修、蔡襄、王珪gui1、张载、张耒lei3,

    金代的元好问、刘昂霄、雷渊、赵元,明代的周鑑jian4、黄泽、王铎,清代的仝轨、吕履lv3恒、吕谦恒等等,可谓不胜枚举,

    为古镇三乡构筑起一道光彩夺目的历史人物画廊来。

    以李贺为代表的诗歌传统和人文精神,古往今来,传承不息。

    至今,三乡仍然活跃着一支以诗歌为主的文艺创作队伍,宜阳著名的民间文艺团体——《莲岳诗书画联谊会》,

    其会长和骨干成员都是三乡人,该会出版的诗集已发行至第八期,会员中干部教师而外,还有不少农民;

    三乡民间自发成立的李贺研究会,定期开展活动,主动承担起宣传推介李贺的任务。

    此外,宜阳文联会刊,取名《昌谷》,主要编审人员中,同样活跃着三乡人的身影。

    人杰地必灵。壮丽的河山,辉煌的古迹,发达的农耕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孕育出众多的文人墨客,也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正如李贺《昌谷》诗中写的那样:“昌谷五月稻,细清满平水……珍壤割绣缎,里俗祖风仪。

    邻凶不相杵chu3,疫病无邪祀。鲐tai2皮识仁惠,总角知腼耻。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在李贺笔下,昌谷一带田土肥美、稻麦遍地,人民勤劳、耕作精细;邻里和美,凶难相助;老人仁惠,儿童知礼;民不争讼,户不少税。

    耕余空出的一乘闲田上,有繁忙的集市,开着许多家店铺。诗人出自对家乡昌谷的热爱,所描绘的景象虽约略夸张了些,但三乡一带农耕发达、民风淳朴这一基本定位却是应予肯定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乡镇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过渡,创出了诸如九都大蒜、昌谷大枣、崤山烟叶、三乡温棚蔬菜等知名品牌;

    同时实施工贸兴镇战略,在全县各乡镇中率先创建了工业园区,引入新材料、生物科技等20余家相关企业,有效改变了其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近年来,更利用其历史文化和商贸古镇的优势,在积极推进中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产业,汉唐文化主题公园、驿路一条街和汉山康养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观光休闲。

    百业兴旺,人文荟萃,古镇三乡正显示出青春的活力与时代的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3-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bk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