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作者: 诸昊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0:18 被阅读0次
《文化苦旅》读后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脉也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血脉中,不可分离。余秋雨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艰苦的跋涉探索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寻找着古老的中华文脉。

中华文明已经有四千两百年以上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最先出现的古巴比伦文明,还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希腊文明,都已被时间的车轮碾碎,消逝在历史的风烟中,只残留一些残壁断垣述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如果说消逝是文明的最终结局,那么延续便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慢慢产生了灵智,发明了文字,开始了农耕火种,开始走进文明。我们的文明祖先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那一战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文明领袖,决定了中华文明的走向。在世界闻名的角逐中,中华文明并不是第一个出现的文明,相反在四大文明中出生最晚,但它的年龄远超一切对手。

在悠长的中华文明中,中华文明好几次险些中断,但万幸的是无论中国大陆的群雄如何逐鹿中原,政权更替,但中华文脉从未中断。以顾炎武先生的话说就是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多次的“亡国”,但从未真正的“亡天下”。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走过中国的名山大川,游行过世界各地的文明遗址,在各种文明中余秋雨先生渴望找到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定位,找寻到中华文化的基因。在巴特农神庙的断壁残垣前,在尼罗河畔的污秽不堪前,中华文明,这个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古老文明,这个古老文明慢慢变得和蔼可亲。当希腊文明在为诸神建庙立寺,当埃及文明为法老以塔为陵,中国的先秦诸子已经开始关注天下百姓,周游列国的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风餐露宿的墨子已经提出兼爱非攻的理想;当西方还在为神权的思想统治,盛唐的光辉已经照耀了世间。

我未曾于国外进行实地考查,对于其他文明的印记只能在书本上看到只言片语,当我被埃及金字塔的奇迹震慑,却发现中国的都江堰也不失美于前。有了都江堰,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有了都江堰,汉昭烈帝才能在四川平原上一展才智,魏晋之间,才能有一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史诗。当我为荷马史诗的历史叙述吃惊时,伟大的司马迁编纂的《史记》让我手不释卷,司马公让我们整个民族爱上了历史,爱上了历史记述。无数个文明因为没有历史记录而无法解读,但中华民族的史书正史有《二十四史》,野史轶闻更是数不胜数。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书籍,不仅将中华文明展现出来,还将西方的文明展现给读者看。让读者在对比中进行深思,找到中国文化的自己的定位,让读者更爱中国的文化。

相关文章

  • 一声叹息

    ——《文化苦旅》读后感 记得十几年前,读过余先生的老版《文化苦旅》,《道士塔》《风雨天一阁...

  • “苦旅”不苦-《文化苦旅》读后感

    从“话“苦旅”之苦”到““苦旅”不苦”的转变,只是十来天的功夫。 这几日肇庆接连来了两次台风,“天鸽”刮来一日的昏...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这本书简直不能太美了!苦是一种姿态,旅是一种人生,一种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豁达的姿态,那么祥和。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他们的背后会...

  • 文化苦旅读后感

    与《文化苦旅》的不期而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初次接触这本书,我便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它通过山水风物...

  • 文化苦旅  读后感

    暮色四合时,最好不过读一本文化苦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此又多了一声叹息。余秋雨先生以其宽宏的笔触,容纳了...

  • 《文化苦旅》读后感

    中华文明已经有四千两百年以上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最先出现的古巴比伦文明,还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希腊文明,都已被时间的车轮...

  •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若说是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显得过于狭隘,先生游历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 《文化苦旅》一书重在体...

  • 《文化苦旅》读后感

    昨天突发兴致,找出了这本被我塞在小角落的《文化苦旅》。之前,虽然听过大名,但是一直没有想要拜读的心境。但是昨天,因...

  • 《文化苦旅》读后感

    阅读的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小节。本书在高中毕业之时阅读过一点内容,但今日从头读起,和当时的感触又有不同。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c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