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板在群,群里静悄悄

老板在群,群里静悄悄

作者: 桠柯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6:49 被阅读0次

       想必有过职场阅历的朋友、或者正在职场的朋友,都很熟悉微信群和开会情景: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微信、微信群那是必须的:朋友、同学、家庭、企业单位等等都有群,甚至打个麻将、召集个饭局也懒得一个一个通知,直接建个群,时间-饭店房间号-地点路线 群里一发布(建个群,大家一看也知道都有谁一块吃饭),就OK 啦。

       今天分享一下企业的群,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凡是老板在群的,微信群会越来越安静,甚至老板说句话,除了偶尔一两个响应的员工——被公认是会阿谀奉承一类的,大部分的员工再不像以前那样积极回应了:大家异常默契——保持沉默!

      前几年我突然看到文书的朋友圈看不到了,很不解,就问了另一位同事,才知道朋友圈是可以屏蔽的;去年一个我自认为还不错的同事员工离职了,很快发现也看不到他的朋友圈了;新入职的员工,刚开始一两天还能看他的朋友圈,没几天也不能看了;……

        当我意识到朋友圈这个问题时,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一是自己的朋友圈不再根据自己的心情、喜好发朋友圈,以至于极少发朋友圈了;二是作为管理者,新入职员工我主动屏蔽他,我在企业微信圈里发布任何消息都会认真思索;三是一开始老板群里发布信息,我基本上都积极回应,但经过一年后,我发现老板发布的信息,都摸不清怎么回复、要不要回复?干脆:沉默(后来和同事一聊,大家同感)。

        老板该怎么办?

       第一、老板只和少数骨干员工互有微信(不要轻易动不动就和员工互有微信),而且首先主动朋友圈屏蔽他们——这样员工也好屏蔽老板,双方都不互看朋友圈——体现相互尊重、相互保留一些私人空间。(那当然,可以有多个微信号,那就更好啦)

      第二、老板千万不要进全员群里,老板不是群主的群不要进,更不要要求进群,否则这个群只能是个“僵尸走肉”群。了解员工思想,方法多的是,进群不但了解不到,相反对你了解员工思想动态还是个障碍。

      第三、老板主动建一个骨干群,做群主。发布信息:多发通知通告工作类,尽量少发带有感情色彩的信息;需要回复的最后要明确“收到,请回复”;否则就会成为孤家寡人——静群。

        下边再分享一下开会情景:

        无论开周例会、月例会、季度例会还是年终总结会,老板在主席台上激情四射慷慨陈辞,下面员工目光呆滞眼中无物,或者在笔记本上狂写不止,面似认真、其实画了一个大乌龟。              

        轮到各自发言,或者拈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说老板的指示非常英明、自己深受鼓舞、信心百倍云云;更有甚者连溜须拍马都懒得表达,说自己的看法已经被其他同事说过,表示同意以上意见。

        除了第一次参加例会的新员工还能讲一讲工作中真实的情况外,资格越老说话越是言之无物。

       表面上这样的会议意见高度统一、一团和气;貌似是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 。实质上除了浪费了因口渴而被老板喝的茶水外,实际上也没解决什么问题。

        有时候老板本人也很迷惑,我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这帮孙子平常在下面一个比一个能侃,比董事长还董事长,怎么拉到席面上比没出阁的大姑娘还扭捏,为什么啊?

        一句话,都是所谓的企业文化理念惹的祸。什么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发展的话不说,既然来到这家公司得有归零的心态,自己的过去作为一杯水统统倒掉,应该以“空杯”心态来接受新公司、新企业、新团队的制度与习惯,等等。

        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员工们慢慢的都形成惊人的统一看法。自己讲真话也不见得会起作用,就是有用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得益,弄不好倒嫌得给老板一个不好印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识实务者为俊杰,管他娘的,天塌下来有个高的先顶着。

         为了揭开这个咄咄怪现象的盖子,我们了解一下各类员工的心态:大概分为不能说派、不敢说派、不愿说派、不屑说派等四钟情况。

   第一、不能说派——附和派基本上是那些资历尚浅、能力稍显不足的员工,肚里有东西但没有能力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由于会议议程很紧迫,本来就感到自己无足轻重,不说也罢,别弄的话说不囫囵,搞得上司皱眉头、老板直瞪眼。只要有一次,这部分人的发言被中途打断,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就会被彻底击垮,打死他都不会有第二次踊跃发言,他们就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和派、跟屁虫

  第二、不敢说派——鸵鸟派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容易烂是这些鸵鸟型员工的座右铭,他们深知言多必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况且有些真话也不适宜在大会上讲,他们往往会私下通过别的渠道把自己的意见聪明表达上去,既显示了自己的忠诚,又表明自己会来事儿。这帮人大多是老板的宠儿,他们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深谙职场政治之精髓。

  第三、不愿说派——生存派与不敢说派想比,不愿说派有水平,但不聪明他们被认为:认不清形式,就是认清了形式,也在坚持自我做事原则。有点像社会上坚持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是群众中的精神领袖,老板对这部分人又恨又爱。爱其是人才;恨其不是奴才。天长日久经过漫长的企业文化的洗礼,习惯为了大会气氛的和谐,在大会上他们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不是对抗,也不是智慧,而是为了生存 

  第四、不屑说派——挡刀派这类员工就好比历史上狂狷之士,或者今日的愤怒青年,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这类人往往很会发现问题,却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私下里是大炮,狂轰滥炸,把公司政策与细新动向批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在大会上,他们从来都不缺乏奇思妙想,但是懒得表达、不屑于说。这部分人很容易被老板打入另册,罪名就是有才无德,严重缺乏团队精神与主人翁精神。企业一旦需要骇猴时,尔等就作为鸡被杀了,话又说了回来,公平讲,其实是替“不能说派”跟屁虫挡了刀。

       所以,很多人感到很委屈,都是同时一批进入公司负责某区域的业务,文凭、能力、水平都不如自己,他被提升为总监助理,自己却依旧还是和尚的头----平步踏,不公平、天理何在啊!

                                                                                                                                                                                                       桠  柯

                                                                                                                                                                                                      2018-12-17

相关文章

  • 老板在群,群里静悄悄

    想必有过职场阅历的朋友、或者正在职场的朋友,都很熟悉微信群和开会情景: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微信、微...

  • 同学群里静悄悄

    路,走着走着,可能就会偏离初衷。 喜欢文字的人,需像一片叶子、一棵草,沉默善感,又生机勃勃。 反思,羞愧,我在打扰...

  • 在群里骂了老板,向老板道歉

    老板……对不起,是我太冲动了。今天失态,我真的很抱歉。我知道,我刚刚步入社会,实在是太不成熟、太任性了。我以后一定...

  • 因为需要坚持了下来

    一开始经营微信群里,在群里开读书会,读完后群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感觉有点失落。 下午在群里的朋友发私聊过来说读书...

  • 疫情杂诗(九)

    往日群里静悄悄,近日群里闹淘淘,今日米来明日面,疫情去了大厨傲。

  • 强大的嫉妒心理

    刚和老公聊天,讲他开了一个单,发在公司群里(没有炫耀的意思,在群里说一下以防工作做重复),群里静悄悄的,没...

  • 简圈冷笑话 | 老板在群里

    闺蜜看我拥有好多个简书钻群,非要我拉她进来玩。 某日,她在钻群里问我:看到你们这些简书铁粉天天在讨论购买会员的种种...

  • 辞职了,工作群是主动退出还是等群主移除?

    文/石小柴 1,有些工作群,是老板建的,群主就是老板自己;有些工作群,是员工建的,而老板被拉进了群里。有些工作群是...

  • 老员工把工资条“误发”到公司群,接下来老板的做法,群里炸了

    导读: 公司里都有同事微信群,老板经常会在群里发一些工作上的指示,同事们在群里抢红包也玩的不亦乐乎,但是每到老板发...

  • 在群里互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板在群,群里静悄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d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