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下决心从房地产行业转行,就是因为觉得它不适合自己的性格。
那时的房地产开发,就两件事:天天跑手续,与各部门打交道。然后包装策划,拼命卖房子。为了把这两件事搞好,要不请客送礼泡酒桌,曲意逢迎拉关系:要不采取故弄玄虚避轻就重的各种手法完成签单,有时还会在交付标准和公摊面积上做文章。
虽然钱拿得多,但心里讨厌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后来干脆不在乎钱多钱少,直接投奔零售业而去。心里想着做服务,自己有好的心态,应该能干好。
先是做行政管理,筹备一家超市开业。后来几任店长都累跑了,公司让我接手店长。
的确,在超市工作太辛苦。营业时间有多长,你就得在现场盯多久。
当时第一家店面积一楼800多平方米,是当地首家自选式开放超市。人们没见过这种形式,天天人流如涌。七八个保安,专职维护秩序。有一天把整个玻璃门给挤倒,弄伤了好几个人。
四台收银机,收银员一班下来,累得话都不想说,脚踝都站肿了。成天都像打仗。也没有管理经验,只能靠人拼。
因为要节约空间一楼全都做卖场,仓库只能设在四楼。女生要在卖场理货、负责介绍和推荐,男生只有保安,人手紧张,我就成了搬运主力。
成件成箱的饮料、洗发水,永远都搬不完。最重的是整件食用油和大包食盐,几十斤到上百斤,一到来货卸货的时候,跟打仗拼命一样。我总是顶在最前面,干得腰都直不起来。
那时也没有怨言,总想着做个表率,以身作责。其实说是当店长,白天全天都是在给收银员当助手装袋子,在卖场巡视,帮着上货。仓储式的货架,顶上都是存货,需要帮女生们搬下来。换班吃饭时,得让员工们先去交班,我就得在服务台顶岗,处理各种退换货、投诉、兑换零钱……
等员工们吃完饭,一般要到下午2点以后我才能吃上饭。
做零售,完全就是在拼体力。那时应该是骨瘦如柴,体重不到100斤。但我最大的收获是,只要在卖场,心就特别安定。喜欢让自己的双手不停,觉得充实,也喜欢看到顾客面带笑容而来,拎着大袋小袋满意地离开。
开业,调整货架,盘点,是员工们最害怕的事情,工作量最大。几万种货品一一清点、陈列、复原。而且都只能是在营业结束的夜间进行,还要保证早晨七点准时能够开门营业,货架满满。
事无俱细,每一步都要耐心、细心,每一天都要操心、费心。
关键是,日日重复,没有一天能够停止。
这简直就是磨练人和心性。再苦再累,第二天又得重新再来,如西西弗斯将巨石一次次向山顶推行,又一次次从谷底重新开始。
早晨要负责开门,因为我总是最后一个走。一天营业结束,要清扫卖场、补货。安排完日结工作,我就要处理当天的各种单据、报表,还要等各位收银员交帐。每个收银员有各自的现金、卡券、折扣、退货等各种汇总与核对。一般关门后得一两个小时才能弄完。
等收银员都走了,我会再检查一下水电、安保,交待驻店保安将门反锁。到家一般都快凌晨,第二天又得赶早到店开门。
那时也不知哪来的干劲,天天连轴转。总有干不完的事,员工们都说,什么时候看到你,你都在卖场。
我那时想得也很简单,凭自己能力干活,踏实。忠心耿耿,才能够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我得让员工们放心。
后来才明白,在零售练就的耐心,对自己帮助很大。
不再急功近利,相信时间的力量,只要稳定,回报并不慢。
珍惜每一分钱。钱是一分一分赚来的,花钱也要谨慎。只有对即将花出去的钱思考再三,才会敬畏劳动,珍惜每一次成交。
讲求诚信,顾客不是傻子。即便是自己做错了,诚肯地采取补救措施,顾客也还会再来购物。
零售虽然辛苦,但它让勤奋刻进你的骨子,让你有勇气与普通的日子相伴,与普通的市民打交道。
零售业太平凡,有些年轻人看不起,认为学不到东西。却不知道,大道至简,你信奉的东西不一定要多,你乐在其中一样也能找到幸福感。
最重要的是,不再小看任何一个做小生意、摆摊子的小贩。我知道零售连锁做再大的规模,也跟他们一样,耐心、谦卑是共性。也知道跟他们永远是一类人:不眼高手低,勇于用时间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