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Amy(梅子)
(1)
总以为会很快有时间,却不想一晃就是一年。这一年快速的比记忆中任何的一年都要令人惊慌。似乎寻遍脑海都无法形容自己对于这一时间的无可奈何。
也许是在冬季,人也变得越来越庸懒 。
妈妈终于在大侄女的指导下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接微信视频电话。原计划初三的归程被迫取消,在退票的那一时刻突然好想念妈妈包的水饺。那份想念融入了太多的因素,便也变得格外与众不同了。一如这个春节的与众不同,太多家庭的分离,还有对于未知的惊恐,又隐隐有着一丝丝的期盼。
足不出户,从初一到十二。
天空阴沉潮湿,似乎随时都会有一场雨水飘洒下来。这种天气也很适合在家宅着,只是这一份宅又与平常不同。孩子们时而安静的写一会作业,时而瞬间就炸开了,热闹非凡,大人们都在抱着手机看着疫情的最新消息。
我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手机,然后看着那些数字的攀升,从最初的惊恐到此时的平静,不是对于生命的冷漠,而是在接受既定的一个事实。除了祝福与祈祷,便是照顾好自己与身边的人。
(2)
十三出门是因为要返回深圳。
一路上遇到的都是戴口罩的。预想中的情景,但是真正看到却又是另一份体会。安检时,安检员全副武装,这感觉似电影的场景,如今却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的面前。
小树苗从出门就开始抗拒戴口罩,哭得相当的委屈。安抚了好久,终于同意戴口罩,又因路上遇到的大人孩子都戴着口罩,他才安稳一些,不再纠结口罩。
一路还算顺畅,虽然上车时为了心安,将座椅都用消毒液擦拭了一遍,但内心还是觉得不安与恐慌,大人还好,可以安坐在座位,不交流,不做多余的触摸,但孩子,尤其像小树苗这个3岁的小男生,他坐不住,总是想要这里碰一下那里摸一下,有着太多的好奇。还好有一项是遵守了的:在整个归程中没有进食。
一路是测着体温回来的,进了小区还做了登记。
又回到这里,两个娃都很兴奋。
为了节省口罩,依然是闭门不出。
如有需要,只阿猫出去采购。
今天是闭门不出的第四天。六楼,小树苗的好朋友在呼喊他,两个娃两两相望,互喊名字。如若是在往昔,互喊名字便是约着下楼玩了,而此时只能这般,可望而不可及。
(3)
2003年非典时,正好在东莞塘厦的一个模具厂去学习。那时初至,离开一直相伴的同学,一个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地方,来未来得及审视,结果就高烧到了38度以上 ,被送至了当地的医院。那时高烧就是一个瘟疫,幸好最后确定的只是普通的感冒。挂点滴时,陪在身边的是一位陌生人。那是人生中比较凄惨的一个画面,却又算是幸运的。因为当时的广东是非典的重灾区。相比较而言,此时平静的,虽然依然带着恐慌,但是有人相伴。
看到一个孩子写的一句话:长大两个字,连偏旁部首都没有,该有多孤单。
孩子的成长于自身或是一个自我觉得孤单的过程,其实等再回首,大部分人只是忽略了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那些陪伴,或许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想象,那些爱也许方式不对,但从不曾缺席。
哥哥们都被困在家里,从初三村里就封村了,现在每家都有发出入证明,持有证明的人才可以出入。
每次视频时,大哥都会说这样也挺好,可以多陪伴父母一段时间。
多年后的陪伴,不再如小时候,那时是索取,此时是需求。
(4)
站在阳台上修剪植物,似乎每一天都发现了成长,其实在黑夜中它们有着怎样的情景,我并没有察觉到。这样的一个时期,人人自危,城市平静的有些诡异,花儿却开的很好。
有人说相约春暖花开,我也在等待,只是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微信的家人群里,孩子们在放烟花,那个小村庄的夜晚,是浓的化不开的黑暗,烟花便显得异常的美丽。还有上升中的孔明灯,载着心愿,在黑夜中冉冉上升。
许多光阴就那样在记忆中像一出沉默的舞台剧开始轮番上演。
我又梦到姥姥,她一个人坐在老房子那里,孤单的令人心疼。
夜,似乎越来越漫长了,裹着思念,崎岖蔓延。
(5)
有负重前行的人在守着这份岁月,每一天都该是有印记的。
2020.02.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