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时间行走很多, 元旦之后,去的地方:一个是去了上海九院继续看牙齿, 另外就是闲逛了:灵岩山 、苏州湾地下空间(自驾)、小石城 、李公堤、 西山岛 、北寺塔、御窑金砖博物馆、孙武纪念馆、文征明纪念馆。算起来几乎是隔一两天就会逛一个地方, 有些时候是漫无目的的, 有些时候是为了一朵花,有些时候就是纯粹为了不浪费已经买了的公交月票。 其中最累的是去西山岛, 我坚持要坐公交,所以路上花的时间居然有差不多5个小时,来回100多公里。两人身体反应不同, 我是累,但觉得身体并不太累,而山人觉得坐这么久的车远不如自己开车舒服和省时间,所以回家来说起一路上差一点吐了,受不了长途公交。
苏州的公交分成三种, 一种是社区公交,1元车票,在短距离内行走。 一种是稍长车程,2元车票,另外一种也是2元车票,但名称都是快线*线,通常来说是走高架快速线, 通常是连接到城外的郊县的公交。我第一次坐快线是坐快线8号去小石城, 我发现沿途一路都是石湖, 想着一路伴着石湖的美丽景象心情就很美, 没想到也是走在高架上, 感受到穿行在高楼大厦的丛林里,俯瞰石湖,满眼湖光山色,如诗如画。我喜欢在高架上穿行在城市中的感觉。 去年底女婿到华山医院西院区接我们回他们在浦东的家, 也是在高架上和桥梁上穿行, 看到熟悉的上海的著名的高楼也在身边滑过,有一种梦一般的感觉,早一周我们自驾去苏州湾,走友新高架,也是这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和地铁里完全不一样的心旷神怡。 所以回家之后特意来查各条快线,发现了令我觉得美到刺激的快线11号,从太湖香山半岛直接三段太湖大桥到西山岛,无论如何我都要为了这份穿太湖而过的感觉去坐这趟公交。
这半个月几乎没有阅读, 而是追剧《繁花》。也就是在剧情对抗性和人情世故上感受到大师级别的水平,还有就是美的光影和角度的感受, 这剧后劲很大, 让我几乎不再看得进其他国产剧了。 接下来还是要看《繁花》原著了。
早两天和女儿他们视频。忽然很有感触。 女儿坚持和我们保持距离。这种物理的距离是她自我成长的空间的保证。 也许这样她可以长成她自己。 在我来说也是看到两代人之间外在的不像:生活方式的不像,能力的不像,处理问题的不像。通过她,我也看到我自己, 好像一面镜子一样, 照见了我自己。其实我也完全没有必要被困在舍弃自己的处境里, 好好爱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就说空调吧, 她回到家里就要把空调打开到20多度,因为她一年也来不来两天,我是随她的,而平时我们两人在家是舍不得开空调的, 都是穿着厚厚的睡棉衣,我平时都穿三双袜子外加棉拖鞋,所以呢, 我们家虽然衡阳苏州两边住,一年加起来水电气的钱也是很少的。 而她不考虑这些, 只考虑她自己舒服和美丽, 我看到她和她老公两人都穿着好看而舒服的睡衣,两人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他们家他们工作的变化等等,感觉到虽然是最亲的人,但心理距离隔的远, 他们也很少和我们说到具体的事情和困难, 有难处也自己去解决。所有事情他们都只是告诉你结果, 不会主动告诉你过程, 也拒绝我们参与。 既然我们也帮不到他们, 我应该好好为自己活着, 特别是改变自己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 虽然我还是不会浪费钱, 但把自己的需求要放第一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