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一岁五个月了,我也越来越焦虑。
以前完全不能理解的为什么很多职场女性回家带孩子,现在感同身受。
一岁五个月的孩子应该基本会爸爸妈妈这些词了,小猫现在完全没有说话的迹象,也许是我们教的少的原因,交流能力不强,同龄的孩子比她活泼,我开始意识到我在养育小猫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对小猫输入太少,导致小猫迟迟不愿意输出,小猫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带她去医院专门进行了咨询,由于她年龄太小,医生也没有给出什么具体的诊断,让我们在一岁半的时候再去医院做系统检查,系统检查中包含了核磁共振等项目,小猫爸爸心里非常排斥,但是我的理由是做,原因是我们要知道原因是病理的还是非病理,一次的检测我相信辐射应该可以忽略不计。
我和小猫爸爸都是相信科学的人,每个年龄段的宝宝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比如基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能力都还不错,唯独语言,而语言作为认知能力的前提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所以我和猫爸都特别重视。
猫爸觉得我们家里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无形中影响了语言发育,导致迟缓,不可否认家里的方言比较多,我是湖北人,猫爸是江苏人,我的父母说的很多的是湖南话,平时在家里我父亲的话比较少,母亲平时也话不多,在她语言的敏感期我们都没有注意,很可能会产生后遗症,小猫是个比较活跃的小宝宝,每天忙个不停,对于是否应该全职带娃,我真的两难。
我说说自己不愿意全职带娃的原因吧:
- 当今社会一个人工作的压力太大,压力大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我和猫爸都是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家里条件都比较一般,所有支出都是靠我们工作,好在我们的收入比较高,也没有其他的负债, 目前的情况我们养育一个孩子问题不大,猫爸工作非常忙,闲余时间少,如果我回家带娃,我们的收入会减少一半,而支出随着小猫长大会越来越大,势必照成后面经济方面的窘迫,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猫爸的收入虽然会增长,但是各种开支增长的速度会远远超过收入,势必对家庭的发展不利。
- 我不愿意每天呆在家里,容易激起个体矛盾
我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都有一定要求的人,长时间呆在家里不符合我自己的个性,也会有人建议说做好时间管理,你就有额外的时间来应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动力,必须有及时的回报来予以鼓励,否则不能持续,成人的世界比较现实,不会对电视上那些“世外桃源”的生活所影响,因为毕竟我们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我们知道生活就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综合体,索性就好好回归自己该做的,上班+带娃。
-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不愿意依附
我们都喜欢自己挣钱买车买房,自己挣钱买包买表,如果有一天我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向习惯了大手大脚的我势必会有一种心里落差,这种心里落差的影响下,心里势必会压抑,这样带娃也会影响娃的性格,现代社会我相信依然会有祥林嫂一样的人物,可能就是性格原因导致自己接受不了,而变得特别爱叨叨吧。
- 离开工作群体,自身核心能力会慢慢丧失
作为一般的个体,我们都在跟随社会的发展脚步,社会发展的速度也会影响自身进步的速度,离开了工作群里,我们作为个体会慢慢掉队,如同爬楼,你的另一半一直在往上爬,而你却停止了脚步,你和另一半的差距会慢慢拉大,最终导致两个人共同语言的丧失,生活工作都不在一个频道,最后分道扬镳都有可能。
孩子确实是家庭成员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孩子的养育不可逆,关系着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作为职场母亲,我们不应该顾此失彼,也不是一定要在家里带孩子,才能带出一个高质量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都要有同样的意识,达成一致,小孩才会健康成长,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也许等到孩子稍微大点的时候,自己又会觉得有点本末倒置,不如适当的多花心思,学会高质量的带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