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钴鉧潭记》

作者: 恺然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22:20 被阅读92次

钴鉧潭记

(永州八记第二篇,钴鉧,就是古代的熨斗,是一个似熨斗一样的潭,也有学者说钴鉧是釜锅,此处不纠结这个。)

古代熨斗

钴鉧潭在西山西。(交代位置。)其始盖冉水(即冉溪,也是愚溪。)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颠委,指首尾,即指冉溪的上游和下游。言其水势峻急。)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此句言冉溪流到此处前的经历,文句冷峻有力,与冉溪奔腾咆哮、猛烈冲击的形象十分吻合。)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此处溪水变幻出旋涡,且流动平缓,水流清澈平静,周围环境清幽,而此刻作者的笔调亦趋于缓和冲淡,真是运笔自如,笔随意变。)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音“山”,指除草开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作者游山玩水,好不容易见到如此具有活力的溪流,如此清幽雅静的钴鉧潭,正觉得放松呢,结果突然冲出个山居之人向他诉苦说欠债太多,赋税太重,不由得又勾起满腹愁肠,对这些苦人同情,同时这一笔也折射出现实政治的黑暗都已经波及到荒僻的永州的荒僻的山里。)

予乐而如其言。(老柳有钱,一句话就答应了,不仅买了他山上的田,还雇了他做开山的苦力。一下子从穷官变成了小地主。)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为钴鉧潭大搞建设,把高处的泉水顺势都引到潭里,没有旁溢。)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在此处)见天之高,气之迥。(钴鉧潭被建设一番后,成了赏月胜地。风花雪月,天高气清,到了这样的环境中,就算心情不好,也会爽然顿释。)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老柳说他见了这钴鉧潭就喜欢上了居住在这蛮荒之地。这一句话反问虽然写钴鉧潭的美景使他忘却了苦闷烦扰,可是内心其实充满了不能言说的悲愤,他又不是心甘情愿住在蛮夷,史书记载他经常给在京城的朋友写信,想办法能尽快回京,所以“乐居夷而忘故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或许那一刻他是想在这里流连一些时光的,但肯定不会忘故土。)

文章对于溪流的描写实在生动形象,变化如意,而全文细细品读,能感受到老柳桀骜不屈的顽强,可也能感受到对于现实、对于自身处境无可奈何、无力改变而故作放达的悲哀。

相关文章

  • 读《钴鉧潭记》

    钴鉧潭记 (永州八记第二篇,钴鉧,就是古代的熨斗,是一个似熨斗一样的潭,也有学者说钴鉧是釜锅,此处不纠结这个。) ...

  • 读《钴鉧潭西小丘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永州八记第三篇】 得西山后八日,寻(同“循”,沿着。)山口西北道(走)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

  • 钴鉧潭西小丘记 选自《古文观止 全解》

    钴鉧潭西小丘记 寻得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上二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远,那水深流急的地方是鱼...

  • 文言文课堂:《钴鉧潭西小丘记》(下)

    几天前,我们讲了《钴鉧潭西小丘记》的第一段,以文中的“突怒偃蹇”一词为例,和大家谈了谈文本细读的问题。 有位同学读...

  • 嘉木生

    柳宗元在《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写道:“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生,美竹露,奇石显。”主旨十分清楚...

  • 永州八记·三、四

    今日提笔六百字左右,写到胸闷。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

  •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

  • 读《永州八记》(篇3篇4)

    3.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

  • 文言文课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gǔ)鉧(mǔ)潭。西二十五步,当湍(tuān)而浚(jùn)者为鱼梁。...

  • 文言文课堂:《钴鉧潭西小丘记》(上)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吧。 提起柳宗元,我们自然会想到那首著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钴鉧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g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