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第一节,忐忑中上完《四季》一课的第一课时,心里不知道是喜多一点还是忧多一点。课后综合同组姐妹们的评价建议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收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集体备课研讨,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认识“尖说春夏冬”5个字和言字旁、折文旁两个偏旁,会写“四”1个字。2、正确朗读诗歌,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3、学习第1节,深入了解春天的特征。这三个目标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去实现的
一、课始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然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在导课环节中,我先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三课《江南》,今天该学第几课了?”在学生们回答出四之后,写上了阿拉伯数字4,又接着问“一年有几个季节?”由学生的回答引出了课题四季。接着课件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对四季景物有个简单的认知,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中,主要是以读为主;我设计了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分小节读、师生接龙读、等多种形式的课文朗读训练。并在熟读后进行词组的认读,并进行两个新偏旁“折文旁、言字旁”的学习,认识了目标内的“冬夏说”三个字。之后进行词组回文读,并思考标画出每个季节的景物。在我巡视过程中发现标画景物这个任务学生是有困难的,因为学生年龄小,对景物的概念认识还模糊不清,我就提示孩子们可以根据小节旁边的插图来判断圈画,并进行同桌交流。在交流后指生回答正确后,我随机板书了“春夏秋冬”四个字。为了检测孩子对小节描写景物是否有清晰的认识,我挑四名学生上台,把事先准备好的四季景物图片贴到对应的季节下面,虽然有学生把图片贴的盖到了文字,但刚好根据景物让他们再说季节,加强认知巩固,也化解了尴尬。由于课堂活动方式多样,及时鼓励评价,所以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课堂十分活跃,本环节达成了目标二。
三、在第三个环节“走进春天,随文识字”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细读第一小节,通过个人读、齐读、老师读,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感知春天的特点——万物复苏,小草发芽。并进行“春尖”的随文识字教学,并根据“尖”字上小下大的构字特点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除了草芽还有什么是尖的,学生能回答出“铅笔尖、剪刀、牙签”等事物,这样也把识字和学习课文结合起来,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把对文字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获取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及口头表达能力。但在接下来本小节的朗读指导上显得粗糙,没有指导孩子读出小草拟人化的语言中透出的活泼可爱。
最后一个环节是指导书写生字“四”。这个环节我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四字的动态书写了解四的笔顺写法和占格,重点强调了四字中竖弯的写法,并带领孩子们数笔顺,熟悉笔顺后,学生书空教师范写,尔后学生在课本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一优一差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书写展评,让学生牢固掌握四字的正确书写。
教学到此结束,目标一三也随之达成。针对本节课,作业的设计蕴含在课堂环节之中,针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特点,我重点设计了读文识字和练写“四”这个生字两项作业,充分练习,当堂完成。
整体来看,本节课师生融合度高,学生积极参与,目标达成度高。但结合组内评课细细推敲,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如:对生字的学习上,认读不够充分,没有进行识字检测,可能存在部分学生认读掌握不牢固;课堂读的环节虽然看似形式不少,但在第一小节上和生字学习中仍然是齐读较多,个性读较少,导致很多举手孩子未被关注到,可能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从一年级开始,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的语言,儿童的心理,我都需要不断的琢磨,并由此设计出易教乐学的课。我还需不断地向大家学习,不断地接受磨练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