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鬼神和生死(原创)

鬼神和生死(原创)

作者: 贺承德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14:54 被阅读0次

    1.鬼神和生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论语·先进》篇中的章节。在孔子与季路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鬼神观和生死观。

    有道是:“生而为神,死而为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的生死与鬼神好像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鬼神之说是神道,生死之说是人道。神道与人道,孰轻孰重?倘若以神为本,心中就会填满怪异。这种怪异不同于真正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假如以人为本,心中就会装满善意。这种善意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筋骨,又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只有心存善念,并且致力于德行和修为,我们才能冠以为“人”,称之为“生”。

    如果说孔子是个无神论者,这就说明我们在美化孔子的过程中乱了方寸,离了曲谱。毕竟孔子的时代是一个相信鬼神、崇拜鬼神和祭祀鬼神的时代,孔子不可能凌驾在时代之上,身上却毫无历史的情感烙印。孔子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孔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当一些人崇拜神道的时候,孔子依然相信人道。岁月千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德。即使是现代,有的人依然还在装神弄鬼。以我之见,与其烧香拜佛,不如孝敬父母。父母在世时,父亲堪称优秀儿女眼里最帅的活佛,母亲好比优秀儿女心中最美的菩萨。

    孔子教育人们,与其事鬼,不如事人;与其事死,不如事生。别张口是鬼,闭口是神的!鬼不过是人的恶念而已,神是被美化过的人罢了。如果说鬼是渺小的,神则是伟大的。人处在所谓的渺小与伟大之间,不要玷污了世间的清誉。

    从教化人的角度来讲,敬畏鬼神的本质是在遵从孝道。但强化孝道,必须从强化人道开始。毕竟鬼神只是主观上的生命的浓郁色彩,生死才是客观上的生命的强烈味道。有一句歌词,叫做“除了生死,都是擦伤。”鬼神恐怕连擦伤都算不上,这就好比是大人们害怕小孩子不听话,在夜晚给他们讲鬼故事,吓唬吓唬他们,从而培养他们的敬畏之心。其实夜色无需创可贴,在人们休息的时候,星星和月亮都可以自我治愈。

    有人把孔子的鬼神观概括为“敬而远之”,那么孔子的生死观呢?是“畏而避之”吗?恐怕还没有那么简单。

    我认为,孔子的精神信仰是敬神不畏鬼,敬生不畏死。不是人道遁入了神道,而是神道归化于人道。鬼神与生死看似有关,实则无关。鬼神关乎的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死关乎的才是人类的生存状态。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对汉文帝的批判,和孔子对季路的批判如出一辙。

    2.疑问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对于孔子而言,颜回真的是无所助益吗?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可以这样“扬”,但是怎么能够这样“抑”呢?

    3.讨论

    孔子为什么不愿意谈论死亡?孔子害怕孔亡吗?

    答: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相当于给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一个大活人,何必要把这个句号忍痛含泪地撕开,撕成几个逗号,再拉扯一番呢?

    孔子并不害怕死亡。有道是:“来去自如。”生则坦然,死则释然。中国人的骨子里,历来就有“不怕死”的概念。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我相信,他并不害怕死神,死神害怕他还差不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神和生死(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j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