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972124/8cc323f6ac6de40a.jpeg)
案例《好脾气老班“遇冷”记》中老班对教育充满懂憬,对学生用心入情,但最终却被学生伤得几欲对教育失去信心。
看完这个案例,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那时,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也是带着满腔热情迈进我们镇的中学的。如案例中的老班一样,我希望用自己的“爱”和“包容”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我的爱心和宽容并没有让自己的工作顺水顺风,反而让自己有些举步维艰。因为学生觉得我脾气太好,便开始肆无忌惮,不仅课堂不听,作业应付,甚至还和我当面罗对面鼓地对着干。为此,私下里我不知流了多少伤心泪。
一年后,重接新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总结过往的得失,我终于明白: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霹雳手段。教育,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辅以相应的惩戒手段。而无论是爱还是惩戒最终都需要通过教育智慧来实现。为了让自己拥有教育智慧,我开始琢磨学生,象医生看待病人一样,不仅察言观色,还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抓住他们的“软胁”,让他们对我既有“亲近”之时,又有“敬畏”之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72124/16af4200e98f9e33.jpeg)
我一直以为,教育其实是一场修行。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决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千变万化的。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春风未毕化雨。对于“特殊学生”需要采用“特殊手段”。一味地宽容反可能会让学生误认为老师是“无能的教育者”。爱是教育的润滑剂,但决不是万能胶。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是教育的纽带,但决不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有原则、有底线、有惩戒的爱才能让学生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菩萨心肠要有,霹雳手段更不可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72124/0bf24f6f422f0c5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