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八佰》在上映第二天,我就去电影院观看了。没做好准备,看着越来越湿的衣角袖角,不得已中途跑到洗手间去扯纸巾。
我很想等到电影最后的字幕放完,看会不会出现彩蛋,给资料普及一下这段真实的历史。可恶的工作人员却字幕没出完就媳掉了大屏幕。
走到电影院大门口,门外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自然的炮火连天,那声势,丝毫不比影院里的音效弱。
我在等先生过来接的时候,趁机搜索一下《八佰》相关的资料。意外发现各区评论炸锅。键盘百态,某种程度上比电影还精彩,比眼前的天气还猛烈。
我不是专业影评人,没有从专业角度去评价一部电影优劣的能力,也不屑于以特立独行为目的的断章取义和胡乱标榜。我只想实实在在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我被它感动了,哭了。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更因为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历史:八佰。
我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知道他们的人并不多。所以无论如何,首先感谢导演,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记住了这些英雄。和平之所以值得珍惜,是因为族人以无数的血肉之躯为代价。
电影主题是开民智,着力点是租界的国人在一河之隔围观抗战中,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关注到感动到行动的被感化过程。点睛之笔是:何香凝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以及特派员传达撤退指令剖析此战政治意义。特派员这一角色加进来太狠了,让人想仅仅把它当成一部纯粹的热血的战争英雄片都不行,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导演给的沉重主题。
开民智,是一件很复杂很漫长的工程,无论用何种媒介,驾驭难度都不是一般的大。把这种主题放入电影,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出色的表达力。
用艺术纯粹还原历史是不行的,因为这是电影,须以史为本去铺染去升华。然而一味的铺染和升华,也很易陷入用力过度的痕迹。所以,同题材的台湾版《八百壮士》聪明地只选取了一个点去深入浅出地把这场战役表现出来,全力表达通俗易感的爱国主义;不同题材的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干脆就完全改了“真实历史”而杜撰了一个故事,可谁无法否认它是一部好片子。
所以,在电影里盯着细节抠历史真实性是没什么意思的。在整体轮廓客观准确的前提下,部分细节,从艺术创作角度,应该是允许和包容的。如此敏感的主题,能顺利过审,这也说明历史在电影里是没有变形和变异的。
导演吃螃蟹(呃,也许不是第一只,但我不愿意考证不愿意改说法)的勇气可嘉,但从影片的呈现来看,虎了开头,没有虎到结尾。
电影前半段,点面结合,情节张弛有度,各种人性的展示和发酵很实在、自然,潮点一波接一波。租界的民众和电影观众在围观战争中也达到了共情。反正,我完全被电影吸引住了,随着电影而悲,恨,叹,憾……
但后半段就逐渐有些垮了,由惊涛拍岸的“叠”变成了波涛汹涌“乱”。导演太用力太想照顾到所有人物所有节点了,造成了画面时空的拥挤,导致观众有点出戏,民众也有点跳戏。
比如教授从围观到拿起枪的转变是水到渠成,但方记者从冷漠牟利到奋不顾身保护八佰临终托付的变化,就有些断层。后面慷慨赴死的姜武,从怂到勇的中间也缺了一页。
特别要吐槽的是赵子龙画面的插播。它来得很突兀,情感瞬间被截流,我顿时出戏,正思考这一幕的意义何在,还没有答案,画面又回去了,我又开始义愤填膺,正到情浓时,赵子龙又出来了,我又跳戏了,又在思考他出来干嘛,画面又回去了,我又得调整情绪,赶着思路和情感跟着重新融入画面,好累!
电影用这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役来表述开民智的主题,是明智之举。然其心诚,惜力有不逮。但是,瑕不掩瑜。
电影一开始就已经定调。四行仓库,就是地狱,他们的坟墓。所以,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散兵游勇,都清楚地知道,这间仓库是他们生命的终点站。人是有求生本能的。看着对岸的天堂,没有人想死,有人游水,有人退出逃生……
小湖北连战争都不知道就经历了生离死别、炮火纷飞的残酷。端午和很多人一样,是被推到战场上的,他们只想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自己的平淡日子……
随着战火时间的渗透……战友的牺牲,死亡的威胁,他们也慢慢接受了命运的结局,甚至有位战士调侃说自己学了盗墓的本事,没想到到头来用在了给自己修墓上。让忍俊不禁之余心酸连连。
横竖都是死,干嘛不拼,拼出自己的精气神,到了祖宗面前能抬得起头。后半段,李晨主动的殿后是有基础的,王千源的被动护旗和主动殿后,也是有清晰发展轨迹的。
我想,换作我们深处其中,也会变成各色的他们。战争,最会教育人,最能改变人,在战场上,战火比言语更具有教育力。
电影结局,没有清晰交代人物的最终结果。在我是最好的结局,一开始就是结局,只是八佰竭力将结局拉至最长而已。这场战役是一场戏,但对于“被演员”的他们,却是生死大事。
何其残酷!勿忘。
昨日付出了多少残酷,当下就需要收到多少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