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攻陈朝
有个叫崔仲方的大臣指出问题:隋朝和陈朝之间隔着长江,想要统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长江。
方案:在长江中游增兵;上游造船,声东击西,大造声势,假如陈朝派兵提防上游和中游,隋朝就从下游出兵,渡过长江;假如陈朝固守不动,隋朝就从上游顺流而下。
隋文帝采纳了这个方案,他把五十多万人的军队分成了三大部分。第一队由自己的二儿子杨广率领,负责长江下游作战,重点突破陈朝首都建康(南京);第二队由自己的三儿子杨俊率领,负责长江中游作战;第三队由将领杨素统帅,负责长江上游作战。
三路大军有两路的主要负责人都是隋文帝的儿子,唯独杨素和隋文帝没有血缘关系,但很受隋文帝的信任。事实上,杨素的表现也的确非常出色。
开皇八年(588)十二月,负责中游作战的杨俊先发制人,做出一副要攻打长江中游的样子,陈朝连忙调动驻扎在上游地区的军队,支援中游。
杨素就趁着这个机会,从上游顺流而下,出兵伐陈。
杨素的军队行军到一个叫狼尾滩的地方,无法再前进了。狼尾滩是通往中游地区的必经之路,陈朝部署了数千名士兵,而且这个滩头水流湍急,相当于天然屏障。
杨素特意修建的大船也发挥不出作用。
不过这也难不到杨素,他没有正面硬打,而是天黑以后,派人突袭。原来陈朝的士兵虽然擅长水战,但是晚上还是要回到岸上休息。而陆战恰恰是隋朝士兵擅长的,当日夜里,杨素兵分三路,自己率领水军顺流而下,登陆狼尾滩,另外两路步兵攻击陈军在岸上的军营。陈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杨素狼尾滩大捷。
这一战的胜利对于隋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来北方士兵害怕水战,现在狼尾滩获胜,等于给隋朝士兵打了一剂强心剂,大大提高了隋军士气。
突破狼尾滩以后,杨素势如破竹,陈朝的士兵看到杨素站在船头,威风凛凛,在心理上就怂了。
不久之后,上游的杨素和中游的杨俊顺利汇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