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的第三篇讲的是开学后的一个星期六的上午的国文课,王先生安排的是国文写作。王先生先让学生们讲一讲什么情形下要提笔作文,学生们纷纷发言。他们说给在别地的亲友通消息时写信、有一种意见让大众知晓时写成文字、记录一件经历过的事情、记录心里的欢喜或愁苦。
王先生告诉学生们作文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自然顺序是先有内容,后有题目。但是作文练习是先有题目,后有内容,王先生给出作文题目前先揣度练习人对于什么是有话说的、说得来的,才把什么做为题目。
这次作文练习的题目是《新秋景色》和《写给母校教师的信》,因为开学之初正好是初秋,另外,学生们从小学升入初中,可能有话对他们的小学老师说,因此王先生出了这两个题目。
乐华打算写第一个题目,然后再和大文合写一封信给他们的小学老师。
看了这个小故事,对于先有内容后有题目的观点颇有感触。可能受了学校作文的影响,我一直认为是先有题目再有内容。记忆中总是看到题目然后苦苦思索,最后七拼八凑写出一篇作文交差。
看完这个小故事后,我和小孩交流了一下,她的认知是先有内容后有题目,她说老师告诉他们的,只有高手才能先有题目后有内容地写作,他们现在课堂上都是半命题作文,便于让他们写出内容。听了自家小孩的话,心里很开心,老师们教得挺好,小孩上课也听进去了。可能自己的老师也讲过类似的话,但是我记忆中没有,好在现在知道了也记住了,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