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老师分享的“好好学习”让人受益匪浅,其中主要三点——“低水平勤奋”、“把单纯的信息转化为真正的能力”、“学习掌握最顶级的能力”,听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嗯,比我们大学的教授讲的好多了。(😜)
以上是今天成甲老师分享的主要内容加上分享中一个夸奖别人的FFC方法,即为感受、描述事实、比较。顺便现学现卖,感觉~还不错~
入正题,首先——低效率勤奋:
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好像也只是单纯的读过,大脑记忆深处除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更无其他。然后回头自问自答,你告诉我多读书读好书,我读了啊,不够吗?那我一年读个一百本两百本还是没能赚到一个亿呀,所以,读书顶个啥用啊!?
讲到好好学习,自然要探讨学习的本质,讲到知识是什么?书本是知识,网课是知识,学校上课是知识。可我读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好自己的一生?
可是其实你可能是把信息错当成了知识。
成甲老师说:知识其实是那些可以让你发生改变产生行动的信息。当你学完一个课程,读完一本书而你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你获得的可能只是单纯的信息,并不是使你有所改变发生觉醒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可是你首先要把信息进化为知识。知识要与行动链接——改变我们行的的信息才是知识。
所以我们真正读书的时候是要把它用起来。也就是文章开头,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赞美人的一种方法——FFC,说感受,描述事实,最后进行比较。
由学习知识、获得信息,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当你开始学了,小有成效,就会有发现一个问题,知识那么多,书籍那么多,读是真读不完呀!所以当有了信息焦虑,我这个也想学,那个也不错,我们怎么办?
而这里的关键点就是不要再从读书的广度、数量、速度来决定取胜。而是转变到我们要掌握的能力,要把学习从学习更多的知识转变为我们的能力。而当我们获得这个能力后,我们再从这个领域的能力发散到其他领域,我们的能力就极大的聚焦了,从一开始加法到达后来的乘法。
成甲老师举了一个谈判的例子,买车、买衣服砍价也好,商务谈判也罢,这些都是在从掌握一个能力的角度去学习,首先可以聚焦的去学习这个能力,其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一个单纯的能力去发散到各个角度,举一反三,从一个能力牵引到不同领域去学习。
前者1+1=2慢慢来比较快,后者当你做好一件事后,拥有了一个好习惯好的学习方法之后再学习什么东西就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为结硬寨——夯实能力,打呆仗——有了好的习惯,就不需要再去花费时间考虑琐碎。当你习惯了,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很多时候,自然而然的就用出来了。
那么我们要花时间做什么,反思,去构建你的知识体系。以下为分享外的话,我个人认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最为有效的,即是实践,前文也提到觉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单纯的思考无意义,单纯的行动只是卖苦力。美国陆军提出的一项军队学习方法——AAR(After Action Review,行动后反思),即为
行动后反思法:
当初行动的意图是什么,
实际发生了什么,
总结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接下来,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立即采取行动。
这种方法即为高效,个人觉得军用转民用的东西一般还是比较好用了,建议尝试。
分享最后一点——学习最顶级的能力:
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人走了一辈子,我要是用半辈子就走到了,干嘛不用下半辈子去埃及?
所以老师最后讲到,能力也分等级,我们可以掌握最顶级的能力。我们学习到的很多方法往往都是相通的。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傻子也能变高手一样,找到最本质的规律所在,找到最顶级最有效能够在很多领域适用的顶级的能力,你的临界知识。
可是你回到原点思考,我知道二八理论,懂得复利效应,但是我从来没用应用过,或者尝试着按这些思维方式去生活,好像也没有什么改观。打通了任督二脉,你的身体虽然是个宝藏,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有了能量,还是需要招式去牵引,把它打出来。你缺了一把钥匙,小子认为,这把钥匙还是实践。行动,不断尝试。
当你按着分享的三点拥有了这些高纬度的能力,然后老师运用这种高级能力带着大家做出关于一件事是否要做的判断如:
这件事有助于提升我的认知能力吗,我可以进步吗?
这件事符合我的兴趣吗?
是不是有低边际成本?
是否有正面黑天鹅机会?
而以上的学习都是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让自己的思维模式有所改变后,一个高纬度大脑才能支配精彩的人生
但是,这些还是稍稍有一些的理想主义,简单讲,不好应用,醍醐灌顶也有撑坏了的可能,不是说不对,老师也分了三个层面,我们也是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比较快,先做好一件事,之后的事情就更容易了。并且要先更多的去实践去行动,不然知道再多还是一场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