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的一个傍晚,一列骑兵缓缓的来到了醇亲王奕譞的王府,一个三岁的孩子正静谧的睡在母亲的襁褓中,然而来者的喧哗打破了屋内的沉闷,母亲似乎也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她慈爱的亲吻了孩子,依依不舍的把他交给了孩子的保姆,嘱咐她一定要好生照料。骑兵护送着孩子又缓缓的离开了王府,穿过漫漫夜幕,来到了紫禁城前,孩子看到辉煌的皇宫,竟开怀的笑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天真。他知道的是,他刚离开了他的母亲,但他不知道的是,封建中国的命运,他的命运,正悄然而至。而他便是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溥仪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身世也颇为坎坷,虽然他自幼享受的待遇和其他君王并无两样,但此时的清帝国早已江河日下,毫无往日的辉煌。影片对溥仪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百态。溥仪自幼就被告知他可以做任何事,即便做错也会有人代他受罚。所以他的成长其实是有点畸形的。他调皮任性,但宫中他唯一的亲人是他的乳母,他有着恋母情结——十多岁的时候依然要吃乳母的奶。乳母也将其视如己出,给了溥仪他那生命中少有的温暖。溥仪作为皇帝真的就幸福吗,未必,尽管他有着让凡人羡慕的物质,但作为帝王,他却不能挽留住所爱之人。
第一次是面对乳母的离去,望着马车经过偌大的殿门,他想要留住,皇城的广阔映衬出他的渺小,他失落的回去,人们安慰他,告诉他他已经长大,不在需要乳母了,但他却说:“她不是我的乳母,她是我的蝴蝶”
第二次是他稍长大后,宫外传来了生母的死讯,当时他正骑着他的私人外教送给他的单车,他说他一点也不感到悲伤,因为母亲是抽鸦片而死的,他骑着单车,越过行廊,来到宫门前,说道:“open the door”。守卫们却是不会开门的。
第三次是他在日本帝国的支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实际上并无实权,只是个傀儡皇帝),他的妻子婉容与司机有染,告诉溥仪自己已经有了身孕,但孩子的父亲并不是他,溥仪也没有愤怒,只是让婉容把孩子生下来。但日本特务们为了控制溥仪,竟在孩子出生后便把孩子杀死,并把婉容送走,他追到门前,门又被守卫们徐徐关上,“open the door”他又说道,只是这次显得有气无力。
一个皇帝,有着金碧辉煌的皇宫,却永远也打不开那道宫门,电影中不只一次的从溥仪口中跳出的“open the door”,同样的大门徐徐关上,同样的溥仪失落的望着大门徐徐关上,或许是导演的精妙安排,或许不是,但能我们感受到的是,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的悲哀。他生不逢时,无力掌控清朝的命运,甚至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被推上舞台,抵挡不住历史的巨轮,终而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事物的由盛转衰本是很正常的不是吗,一朵花开了又谢,寻常的几乎不会让人去察觉,但一个王朝的兴衰,几代人自豪,几代人的落寞,经由历史这一放大镜,呈现在人们眼中才会如此直观强烈,对比鲜明,令人唏嘘不已。
影片的结尾是溥仪买到了一张门票,回到了自己的曾经的家——故宫。他来到太和殿,那里是他登基的地方,望向龙椅,他似乎回到了年少时光,管理员的儿子制止了他翻越护栏,他笑着说自己曾是这里的主人,孩子让他证明,只见他坐上龙椅,在椅子后面拿去了一个盒子,交给小孩,这是他年幼时一位大臣送给他的,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盒子里的蝈蝈还呈现着富有生命的青绿色,孩子打开盒子,一只蝈蝈爬了出来,终于迎来了自由,也象征着溥仪终于打开了大门,得到了救赎,虽然这只蝈蝈已经年迈体衰,身色枯黄。
open the door——《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open the door——《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open the door——《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open the door——《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open the door——《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