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认为,天才都是天生的。像我们资质平平者,是无法与天才们并驾齐驱的。
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是“一万小时定律”,说是想要从某一领域达到专家水平,需要一万小时的学习。
这本书的观点会颠覆我们一些传统认知,更会理清很多模糊概念。
比如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刻意训练成就的。“一万小时定律”只有刻意练习一万小时才能应验。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安德斯·艾利克森,他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他通过这本《刻意练习》告诉我们,无论哪种行业,想要在工作或学习中提升自己,“刻意练习”都是目前最有利的武器。
这本书中有三个观点最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是:天才并不是天生的,刻意训练就可以铸就天才;区分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是刻意练习的关键;刻意练习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行业内的高水平。
下面我们来展开看一下。
1、天才并不是天生的,刻意训练就可以铸就天才
一提到莫扎特,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一位音乐天才。莫扎特7岁的时候,就能演奏成人才能驾驭的乐器。在一次大型演出时,他娴熟的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令在场的所有观众叹为观止。
年幼的莫扎特能够迅速说出各种乐器的调子,甚至隔一个房间也能准确地分辨出来。除了乐器,他还能分辨任何声音接近音乐的调子,比如大钟的鸣响、时钟的报时,以及人们打喷嚏的声响。
莫扎特的这种能力叫做完美音高,这种完美音高极其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一人具有这种能力。
这在当时,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成年音乐家,大多也无法与莫扎特匹敌。在所有人眼里,莫扎特就是天赋异禀,天生的音乐天才。
然而,在2014年,东京的一音会的一项实验结果,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
实验过程是,一位心理学家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完美音高的训练。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所有参与训练的孩子都获得了完美音高。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完美音高的认知。也就是说,普通人通过训练,也可以成为人们口中的“天才”。
作者分析了莫扎特的完美音高,莫扎特4岁时,他的父亲就全职教他学习各种乐器。六七岁时,训练强度比前文提到的参与完美高音实验的24个孩子更强,时间也更久。可以说,是训练造就了天才。
篮球三分王雷·阿伦一度被认为具有三分射手的天赋,但他自己不赞同这种说法。他告诉评论员自己之所以三分命中率高,是每天训练的结果,而不是上帝赐予的禀赋。
有证据表明,雷·阿伦在高中时代的跳投成绩很差。但是他一直在刻苦训练,日耕不辍。因此,在后来的表现中时常最佳。
过去,我们都认为人在某一方面是有天赋的,一旦被发掘出某一领域的天赋,就会成功。反之,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只能另寻他路。
现在,作者颠覆了这种看法,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创造的。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2、区分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是刻意练习的关键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疑惑了。按照这种训练和学习造就天才的说法,理论上来说,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比只开了5年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比只行医5年的更优秀;教了20年书的教师一定比只教了5年的能力更强。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上了20年学,外加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的人却屈指可数。难道是我们没有好好学习吗?没有好好工作吗?当然不是。原因是我们经历的,可能都是无效的训练。
书中有这么一段关于音乐练习的对话:导师问学生,看你每天都练习1小时,但是每次测试时都不及格,能不能解释下原因?学生说每天都练习了,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导师问练习了多少次?学生说10到20次。导师问弹对了多少次?学生说不知道。
以上对话中的学生就是无效的练习,只是埋头干,却不关心效果。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训练呢?作者提出有效训练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练习时需要专注,并且要有反馈,最重要的是得走出舒适区。
拿上面提到的学生练习音乐来说,如果要练好音乐,学生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能够连续三次弹奏后,不犯任何错误。在练习弹奏时,他需要心无旁骛,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弹奏上来。
在弹奏的过程中,他需要知道弹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如何改正,等等。最后,这种练习方式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大量的重复,如果像以前那样一直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练习,就很难达成目标。
知道了哪些行为是无效的训练,哪些表现是有效的练习,我们就找对了刻意练习的方向。此时再配合上刻意练习,时间就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3、刻意练习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行业内的高水平
终于要说到刻意练习了,首先来看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两个条件,一是所训练的行业已经得到合理发展,也就是说该行业内最杰出的从业者的水平能够和行业新手明显地区分开来;二是有一位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用自己的练习方法给学生布置练习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水平。
按这个标准来看,符合刻意练习条件的行业非常少,仅包括音乐表演、国际象棋、芭蕾、体操等行业或领域。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在其他行业或领域获得高水平,应该怎么办呢?作者说,我们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指引自己在所处行业或领域中找到可能的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刻意练习的原则有四,其一是确定目标,明确想要提升能力的领域;其二是找到该领域内杰出的人物,并邀请他们给予指导;其三是推测并调查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优秀;最后是确定训练方法,不断地投入精力和时间去训练。
这四个原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如果运用得当,效果是惊人的。据说,美国在越战早期,海军飞行员的战绩非常糟糕,往往是杀敌九百,自损一千。后来就是遵从了刻意练习的原则进行训练,才将战绩提升上来,能够在己方仅损失一架飞机的条件下击落敌方12.5架飞机。
刻意练习的原则好是好,但仍有几点需要注意。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不可能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刻意练习。但是我们可以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比如在工作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完全可以向一些前辈牛人请教。在接受指导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的解题思路,并应用在后续的工作中。同样会起到刻意练习的效果。
如果身边没有牛人,或没有条件请教,可以去找牛人的著作或文章。牛人的作品往往具有权威性,我们可以从中学到顶级的方法。根据牛人的方法制定自己的计划,并定期对比与牛人之间的差距,主动寻找反馈。如此便是已经走在成就天才的道路上了。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三个要点,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了解到,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刻意练习铸就的。
然后,我们知道了如何区分有效的训练和无效的训练。有效的训练才是刻意练习正确的方向。
最后,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所在行业或领域不符合刻意练习的标准,就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矫正我们的练习方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拿起刻意练习这一高新武器,去迎战每一次挑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