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大雨过后,天放晴了。然而,晴朗的天气并没有丝毫的凉意,而是一股压印的闷热。
室外的阳光不是很强,但空气中却弥漫着热腾腾的气息。
害怕夏天,也讨厌夏天,一直以来都是。
每到酷暑,心中也不免泛起心疼、担忧和无力。那些高温下还在晒着干活的家人,那是怎样的身体才能承受得住这么大的太阳哈。
如今的自己,虽然有幸逃离这样的生活,但过去被暴晒的日子,始终难以忘怀,所以一直不喜欢夏天。
小时候从懂事开始,学习之后的其他时间都跟着爸妈夏天,就为了能够多帮点忙,开荒、种地、施肥、收成……没有缺席哪一个环节,无论是暑假还是寒假,还是黄金假期,只要一回到家,就没幸免。暑假的假期是最长的,也刚好遇到第一季水稻的收成期,每当这个时候,原本在学校养了一圈,肤色还挺白嫩的,回来两个月,整个人黑一圈,怎么防护都没有用。一回到学校,所有人都看出来,你就是来自农村的,而且是干活的农村人,不知不觉也加重了内心的自卑感。自卑但不堕落,也因此知道,以后要远离这样的生活,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走出村里,走出这样的日子。
如今,虽然自己走出来了,可是爸妈依然还是那么辛苦。年纪越来越大,本以为晚年可以停下来,轻松点。可是,并没有,想来更多的亏欠和心疼。
家里的农活虽然很多年前就不做了,田几乎慌着,地都拿来种树,有时候爸妈会抽时间回去打理。现在以工地为主,从农活转到工地,也有几年了。开始的时候,工地确实比农活稍微轻松一些,至少,收入来源是固定的,而农活一年忙到头,如果再遇到天气的影响,一年到头都不知道忙出些什么。
最初进工地是爸爸先来的,当时有朋友叫他一起,就做了一次尝试,开始还有些不放心妈妈一个人在做那么多农活,是妈妈的支持,他才愿意走出这一步。工地的伙食并不好,爸爸吃的不习惯。那一年,自己刚好毕业回到当地的小城市,知道爸爸也在县城的工地,于是就在宿舍撘个锅,午饭、晚饭煮好菜等他,虽然宿舍是合租,但舍友都很好,也不妨碍我在宿舍煮东西。之后,有机会搬到单间宿舍,但是没有煮东西的设备,也只能另想办法实现。
爸爸出来之后,也鼓励妈妈出来,刚开始不是直接进入工地,而是到县城打了一些零工,帮在县城里卖菜的亲戚卸菜,还有切菜。当时妈妈和三姨一起,县城里没地方住,就只能挤到我的宿舍里。好在我的宿舍是有四个小床架的宿舍,床位能够满足她们。做了没几天,工地说要女工,爸爸就趁此叫妈妈来跟上了。
算下来,爸妈的工地生活已经有七八年,这七八年里,也从村里走村外的县城,也在县城里安了家。他们开始不习惯商品房,慢慢的也习惯了,老家也会经常回去,那里还有满山的树,更重要的事,还有一些亲戚老友,每到节假日,爸爸都回去找朋友喝点小酒,聊聊生活。
几年前,爸妈的身体还算硬朗,也没有太多担心他们在工地的生活。随着年纪慢慢增大,担心也日益加重,尤其一到夏天,就会心疼到嗓子眼,也好恨自己这个时候能做的很少,多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能让他们停下来,闲下来。
所以还是要非常非常努力哈,要努力赶上爸妈老去的速度。
害怕夏天,讨厌夏天,事实与夏天无关,是与自己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