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彼此之间明明相爱,为何却要这般相待

彼此之间明明相爱,为何却要这般相待

作者: 安_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6-13 21:09 被阅读0次

福建师范大学,做过专项调查:

对福建省9个地市762名幼儿、2033名小学生、1815名初中生和1481名高中生做调查,发现4成中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2成学龄前儿童有违纪倾向等。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

调查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叶一舵教授表示,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确实是因家庭教育不当所致。一些家庭背景好、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更严重。

这可能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往往没有话语权,父母地位高、见多识广,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很难做到民主。

亲子关系和睦相处三大原则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启蒙老师,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期望,但在养育的道路上,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呵护和榜样原则

童年时,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被爱。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他们并不认为,父母满足所有的物质需求就是爱,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幸福。如果父母忽略对孩子的陪伴,或者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父母是孩子的铠甲。亲子之间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会在娃心底生根、发芽、开花,成为娃面对世界的勇气。所以,父母要多给予关心,多与孩子交流,多陪伴孩子,一起读书、玩耍、出游……要用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第二、平等和尊重原则

少年时,孩子需要的是尊重和自主。

他们进入了似懂非懂的阶段,但又想摆脱父母的管教,不愿意让父母大包大揽,不想任何事情都听父母的。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平等和被尊重。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反抗的孩子,从来都是好孩子。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

所以,要给孩子一定的决策权,不要总要求他对你言听计从,不顺你意,就对孩子大声呵斥。而是要给孩子插上‘起飞’的翅膀,在适当时机,助一臂之力,送他上青天。

有些事情需要让孩子自己云体会,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更深刻的体悟,成长才会更快。

第三、信任和宽容原则

青年时,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和鼓励。

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身体还是身心都已经成熟,对自己、社会、事业、交友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考和见解。自己认为所知所闻比父母都多,但在父母心中,依然还是那个让人操心的孩子,于是不自觉的管这管那,问东问西。

所以会出现,有时你看到的并非是真实的,孩子说出口的话未必是心里话。

这样的结果,都和你的大包大揽,你的无微不至,你对孩子的不信任有关。

马伊琍做客《朗读者》栏目时,她一直在强调父母对她的信任,并举了自己高中发生的一件往事。

高一时,成绩很好的马伊琍思想品德得了“差”,老师说,因为她“跟多个男生有早恋”。爸爸让老师写出“男生们”的名字,老师只写出来一个。

爸爸对老师说,“你不是说多个吗?我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找校长去说吧。”跟老师不欢而散。

知道这件事后,马伊琍当时就哭了,很感激爸爸对自己的信任。

第四、包容和理解原则

成年后,孩子需要父母的包容和理解。

生活中,婆媳之间/丈母娘女婿之间,可能会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儿媳和婆婆,女婿和丈母娘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在思想上、育儿方面、生活习惯的方式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不肯让步,再没有有效的沟通,不去包容和理解对方,矛盾肯定再所难免的存在。

春晚贾玲主演的小品《婆婆妈妈》,揭示了一个亘古难解的难题:婆媳矛盾。

贾玲饰演的婆婆和张小斐饰演的儿媳在儿子面前的冰火两重天的两面面孔,让我们感觉婆媳关系,全靠演技。其中的包袱引人捧腹。

婆婆:你是怕我累啊,还是觉得我干活邋遢啊。

儿媳:妈,我觉着你干活邋遢是因为累的……

儿媳:妈,口红是无罪的。

婆婆:那我那大蒜就犯法了吗?

这些都是家庭琐事引发的矛盾冲突,观众感同身受,还好贾玲和小斐两人都能说会道,吵完一架,婆媳关系竟然奇迹般的变好了。

可现实生活中,多少人陷于婆媳大战中而不能自拔。

故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过家庭琐事去反思,不难发现,每一家的婆媳矛盾,根本再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都不够爱对方,只爱自家人!

婆婆眼里儿媳是外人,丈母娘眼里女婿是外人,两位老人10月怀胎,20多年的养育,突然自己说话不管用了,不做主了,心里的落差和怨恨就会转嫁到半路进家门的人身上。

如果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够冷静下来,反省自身,体谅对方,不要把对方放在敌对的位置。父母应该多理解孩子的难处,从心里把她/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多包容体谅,心里要明白最终相伴孩子到老的不是自己,而是小两口,如果他俩的感情好才是一个家庭,乃至第三代最大的福气。

儿女也应该从心里把父母当做自己的亲娘,尊重她,别去斤斤计较,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要知道,你们是一家人!

结语: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对孩子信任,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所以,你的信任,才是孩子最大的内驱力。

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才能放下戒心,与你促膝长谈。即便犯了错误,也没关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错误。家长只要宽容地对待,给予信任,孩子才会更有底气,才不会犯下大错,酿成大祸。

总之,教育方法要随孩子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在适合的年龄给予适合放权,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幸福,他才会有爱心,有自信,才会快乐健康的成长。如果这样,你就是成功的家长。

相关文章

  • 期待的失去

    既然来了,为何却要走;既然爱了,却要逃避呢!明明是那么的值得,却没有去争取。 即使再的誓言,也美不过坦诚相待默默地...

  • 明明相爱,却要分开

    偶尔你还是会想起他,心里有些牵挂,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他,你们一起说过的那些撕心裂肺的情话,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想起他...

  • 2020-11-22

    为什么明明相爱,却要分开

  • 明明相爱,却要彼此折磨

    白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将所有的光芒衣披在自己的身上,洁白的云彩爱慕着他,永远跟随着他的脚步,不怕太阳灼热的身躯灼伤...

  • 什么是爱

    文/雍万萍 如果我们彼此相爱 为什么却不能好好相待 如果不能好好相待 又为何不就此分开 如果彼此不能分开 为何又要...

  • 明明彼此相爱,却要互相伤害......

    楔子 旖旎的房间,昏暗的灯光下,春光一片。 陆北川凶猛的让苏笙儿心有些慌。 “北川……北川……” 陆北川似乎看穿了...

  • 掩饰

    明明不喜欢,却要说好,明明喜欢,不知为何却要否认。我很擅长掩饰自己。明明在意得很,却还要装作无谓得很,假装不去在意...

  • 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爱情

    真在撕心裂肺的,不是说句分手 ,而是明明相爱着,却要压抑这份感情,而是明明很熟悉,见面时,却要成为陌生人。 ...

  • 《小欢喜》

    我明明看的是小欢喜,可不知为何泪水模糊了视线,明明是欢喜但为何心情这般沉重?

  • 太难

    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若问相思为何苦,只因相思已入骨,相爱只须一时,想忘却要一世,有些人明明知道没有没有结果,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彼此之间明明相爱,为何却要这般相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xh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