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踢的毽子叫做鸡毛毽子,都是自己做的。用算盘的珠子做托,把鸡毛通过缠绕插入算盘中,用布缠实,就是一只毽子。如果嫌毽子太轻,可以用两个算盘珠子做托。要想毽子飞的顺畅,旋转的完美,对毽子的羽毛和球托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鸡毛一定要是活鸡毛,每次奶奶杀鸡前先撤几根好的鸡毛,最好是公鸡的毛,鸡翅膀上那几根大的、粗的每次都特别受欢迎。
毽子是我们小时候最常见也是最喜欢的一个运动项目,我们常用废弃的书本当做球拍进行对抗,也有部分小朋友通过脚踢来娱乐,但是一直以为是民间的、没钱的小朋友们自己发明的一项运动。
直到来到现在的单位,才知道毽子已经演变成毽球,已经是一项小众的体育比赛项目,虽然此毽子和我们小时候玩的不一样。
第一次认识毽球是来现在的单位上班的时候,学校是毽球传统学校,好几个同事是毽球全国冠军,更有亚洲冠军。因此,学校的毽球课程开展的非常生动,毽球特色是我校的最亮眼的名片。
每天下午3:30是校毽球队训练开始的时间,小小的毽子在他们的脚下开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刚开始练的孩子可能一次只能踢一个,无法连续起来,隔几天就发现,他可以连续踢好几个了,基本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变得越来越扎实。然后开始学习侧踢、正脚背、倒勾、发球等技术,到一定水平后开始组队、尝试比赛。
看着好像挺简单的,可是当自己开始踢的时候,才发现它并不容易。有段时间,我也尝试踢毽球,在学习脚内侧踢球时,却总是踢不到位,不是踢飞了,就是踢高了。后面经同事指导,原来在准备动作时,两腿稍稍弯曲,重心要稍微前倾,开始踢毽球时,支撑脚要跟着踢毽子的脚移动,这样才能踢到毽子。
小小的毽球充满无限魅力,是老少皆宜的项目,漫步在公园,也会遇到几个大爷在相互踢毽球,甚至还能对抗比赛。同事说,回老家时曾在公园遇到过,还参与过,有时竟还踢不过大爷,真是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