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生活
《新生》100%完

《新生》100%完

作者: 侯波尼 | 来源:发表于2016-02-26 00:52 被阅读232次

    新生

    李笑来

    《新生》100%完

    《新生》100%完 《新生》100%完

    大部分群聊是浪费生命

    2016-02-28 16:14:56

    重生的意思是说,新的一辈子开始了,上一辈子结束了。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尤其对生活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 —— 学了却没有改变生活,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学会。

    2016-02-28 16:16:20

    重生的手段倒也简单:学习。

    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

    2016-02-28 16:25:51

    只有创作过程中生成的灵感才是有价值的。

    …… 因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点,它是可以与很多其它的点连接起来的一个点,是一个一不小心就能与其他的点构成一条线、一个面、甚至多个面的点。

    2016-02-28 16:27:15

    很清楚如果自己运气不足够好的话 —— 努力和坚持真的并不算资本,因为那本来就是应该的 —— 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可能被甩到另外一个轨道上。又也许是因为我又太多类似的刻骨铭心之经历,才会在这部电影的时候那么容易泪眼模糊。

    2016-02-28 16:27:30

    我做过七年的老师,那些年的经历告诉我,绝大多数人,差的其实只是一个机会和一点点的训练 —— 如若他真的有一颗不甘的心。恰当的机会、恰当的训练,就是可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 —— 就是我们反复提及的“重生”。所

    2016-02-28 16:33:20

    不过,万幸的、也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 —— 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没有继承资产,那么就持续积累知识罢,我们运气真的很好。

    我们恰恰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且越来越容易、且变现金额越来越大的时代。

    2016-02-28 16:33:51

    不能很快地赚到很多钱的商业计划就是垃圾。

    2016-02-28 16:37:32

    每天都要成长,每天都要进步 —— 这就是我的工作。我觉得挺好的,没觉得累,没觉得辛苦,反过来,倒是觉得不这样才没意思。不进步的人哪儿有幸福?不认真思考不切实践行的人,连性生活都可能是低级的……

    2016-02-28 16:38:03

    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 —— 不管别人是否理解 —— 这就是践行。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坚持”的事儿,这只是“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事儿而已。不是吗?这明显是有复利效应的事儿啊!那是我 20 年前就算过的事儿,现在只不过是被我活出来了而已。

    2016-02-28 16:38:18

    想要看到复利的效果,就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越往后效果越显著。时间是不可管理的,于是,就只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

    2016-02-28 16:38:41

    我这哪里是对自己狠啊?这根本就是对自己的爱惜啊!

    2016-02-28 17:08:00

    赚钱慢是一种罪,原罪。

    因为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相对来看太狠了,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已;你赚钱少,你赚钱慢,你就永远“飞不起来”,更别提“飞出去”了…… 有一年崔健发了首歌,最后一句歌词是“我飞不起来了”,听到那句的时候,我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2016-02-28 17:10:21

    赚钱一定要快,要快到超越“第二宇宙速度”,不然你飞不出去。

    2016-02-28 17:11:00

    当然,很多的人根本飞不起来…… 因为他们好像认为赚钱是很 low 的事情,他们不好意思赚钱,他们也不敢赚钱,甚至公开鄙视那些拼命赚钱或者赚到很多钱的人。与他们沟通过之后会发现,这些人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存在,他们误以为自己活在真空里,他们觉得自己虽然也想飞,但飞不起来才是正常的结果…… 可奇怪的是,他们也一样想赚钱,一样想赚很多钱,一样想很快地赚很多钱,但就是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告诉别人,直接或间接的结果就是进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 ——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不会对自己撒谎的,你要一定对它撒谎,它的策略就是相信那个谎言,直到那个谎言变成事实。

    2016-02-28 17:11:12

    别看我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每次在关键的时候,自己都是靠不断挣扎才能走到本质,才能走到朴素的境界;而在这过程中,也常常被带歪,或者自己给自己下绊,经常要在鼻青脸肿之后反思,而后反复恍然大悟同一个简单的道理。多次之后,我终于明白,朴素其实是需要实力去磨炼的。

    2016-02-28 17:11:27

    绝大多数人不喜欢用朴素的陈述。可一切不足够朴素的陈述都有诱导“自欺欺人”的倾向。比如,商业计划,这个简单的概念,它究竟是什么呢?最朴素的描述是这样的:

    你的商业计划就是你的赚钱计划。

    2016-02-28 17:12:24

    那时候自己太笨,乃至于在创业、投资的时候竟然没有把赚钱的数量和速度放在第一位…… 愧对投资人不说,更愧对的是自己啊!

    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了。

    2016-02-28 17:14:34

    认真给自己找乐子的人没办法不招别人喜欢。

    转眼

    2016-02-28 17:18:28

    你的苦没人知道。所以,从此坚决不抱怨。

    2016-02-28 17:21:50

    失败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差一点成功了。

    差一点成功,但没成功,顶多你跟原来的你一样,还是个二货,其实并不怎么丢人,因为人家本来就知道你是那个样子。可实际上你有机会成功,但就差那一点点,所以本来你可以不一样的,但现在就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一定很苦,很苦很苦,但说都没地儿说去,不是你不想诉苦,说实话,真实的情况是,说出来人家也不相信,当然,也没必要相信。

    2016-02-28 17:24:19

    在这几个过程中,帮我渡过,或者准确地说,抗过那些艰苦的,是这么几个观念:

    没人知道你的苦。所以,坚决不要抱怨。

    没人害你,你也可能很倒霉。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差一点成功了。

    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

    2016-02-28 17:24:29

    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

    2016-02-25 16:06:06

    但我不再想做卖东西的销售了,为什么?因为刚刚我已经说过,销售不创造产品,只是从流通过程中获得利润。我卖的是别人的东西,不是我创造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卖我自己创造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创造什么,但我知道我要成为一个有创造产品能力的人。虽然我不知道将来自己会创造什么,所以,我实际上并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尽管销售这事儿我很擅长,但我必须不让自己继续做这件事情,否则我会永远依赖它、到最后就变成只能依赖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2016-02-25 16:06:46

    这里有个关键,在那段时间里,我做出了我人生第一个重大的主动的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我自认 28 岁之前并没有实际活过的重要原因。在那些年里,我很少有机会做出什么选择,准确地讲,我一直在随波逐流,而且,实际上我只能随波逐流。在自己的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在自己依然非常渺小的情况下,生活不会给你什么机会让你选择,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生活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这已经是很坚强的态度了。

    2016-02-25 16:07:22

    这次的选择,却是主动的。我在挣扎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必须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直就那么

    2016-02-25 16:07:42

    通过买卖他人创造的东西生活的人。

    这次的选择,是艰难的。不仅仅是因为决定不去做擅长的事情,更因为其实当时的生活压力很大很大。

    这次的选择,其实是含混的,我甚至不知道将来要创造的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必须成为能创造的人。过了两三年,我开始写书,跟别人说的时候都是云淡风轻,实际上自己确实使尽了浑身解数…… 我的第一个产品是《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这本书的版税,我几乎完全没有动用过,到现在也就存在那里,成为我人生第一笔睡后收入1 —— 就是睡觉了也还会产生的收入。虽然我从未动用过这笔收入,但它显然在其后的许多年里,成为我心态平和的重要因素。

    2016-02-25 16:08:38

    所有的重生都是主动的选择。事实上,我越来越倾向于认定,刚才已经说过: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

    一生随波逐流,一生逆来顺受,算不上活着,甚至生不如死。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人必须做出主动的选择。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2016-02-25 16:10:40

    我决定开始治疗自己 —— 而且这事儿好像也没有人能帮上我。

    我买来一个新本子,很贵的那种,还准备了一支专门的笔,开始在那本子里记录我所有能想起来的、做过的蠢事……

    刚开始的时候,每详细记录一件蠢事就有“从此自暴自弃”的冲动,甚至有些时候竟然会觉得做蠢事也挺开心的…… 当然这就是那些蠢事的可怕之处。

    一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我几乎已经写满了一整本…… 然后才开始渐渐有了解脱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写出来就好像是排泄了出去一样,手里拿着本子,看着那些文字,就好像那些事情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一样。我开始想象那是一本真诚的小说,而我是隔世的读者,偶尔会心一笑或者一哭。

    记录是有好处的。它会成为一个参照系,明显的参照系,放在那里。再有愚蠢想法的时候,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搜索记录在那里的曾经的愚蠢行为,而后,那些愚蠢的想法就很难转化为愚蠢的行动了 —— 甚至,那些记录就好像是个筛子,把很多愚蠢的想法直接过滤掉了,乃至于你都不知道。

    为了彻底治疗,我又启用了另外一个方法。为自己过去做过的所有蠢事道歉。我曾有一位“朋友”,由于当年我的愚蠢,我早就不被认为是朋友。我四处打听,终于在 QQ 上联络到此人,然后发过去了一句:“对不起!”。得到的只有一句:“你有病!”

    在这个过程中,我早已经想明白一个道理2:

    人总是会犯错的——本质上来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运气不好,因为故意犯错的人是坏人,不在考虑范围内。

    犯了错之后,绝大多数人只用嘴道歉。表现更为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想办法证明对方也不是个好人……这些人其实已经差不多是坏人了,再下一步就是用嘴道歉之后得不到原谅

    2016-02-25 16:11:36

    严于律己、宽于律人,对我来说不再是一句“有道理的废话”,而是清楚的实践。而且,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实践”。严于律己,其实等同于在提高自己的效率;严于律人,其实等同于降低自己的效率,或者用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允许他人拖累自己的效率。与此同时,严于律人的副产品常常只不过是“凭什么让他们占便宜?” 或者 “我也不必当个好人罢?” 之类的特别容易转换为行动的愚蠢想法。

    2016-02-25 16:11:57

    自我治疗成功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

    从此不害怕追求进步了。

    2016-02-25 16:12:35

    再后来读到 Carol Dweck 教授的理论,心有戚戚焉。她认为人对能力和智力的看法分为两种(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1999)3:

    entity view (实体论)

    incremental view(渐进论)

    实体论者相信能力和智力都是固定的(至少是有固定上限的),而渐进论者知道能力和智力都是逐步积累获得的(甚至是没有上限的)。这两种观念带来的差异无法想象地巨大。

    不信你跟那些“讨厌鸡汤”4的人随便聊聊,你就会发现他们相信智商是遗传的,他们最常见的说法是“我可没那个天分……”

    2016-02-25 16:13:12

    实体论者固有的病疾:自欺欺人 —— 既然自己的能力无法提高,可又要面对能力的差异以及那差异带来的、造成的更多方面的更大差异…… 于是只能自欺欺人(Rationalization),否则就是活都活不下去的地步。

    进而产生的另外一个惊喜是,

    从此不再容易自卑。

    因为我开始猜那些我所敬佩、仰慕的人也一样的吧?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一样做过不少蠢事吧?他们也跟我一样做了蠢事不好意思说出去吧?

    于是,我剔除了一个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幻觉:看到那些貌似完美的人就产生自卑心里,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做到那个样子…… 我猜其实不是的,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不曾做过蠢事,即便有一天在某方面成功,也要永远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蠢事,也要 live with it,扛一辈子……

    某种意义上,自信和自负其实是分不清楚的。但,那次治疗之后,我开始明白,

    人要有自信,但,应该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而对现在的自己,对过去的自己,自信、自负、自卑其实都是无意义的,要现实才对

    2016-02-25 16:13:31

    —— 错了就是错了,蠢了就是蠢了,把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弥补那些错误,才能承担当初的愚蠢。

    还有惊喜呢:

    我逐渐开始意识到很多情况下,抢占道德制高点是特愚蠢的事情……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 事实判断并不会因为你是否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发生变化。人们抢占道德制高点,只不过是被“自欺欺人”的心理所左右。我开始不怕被人们用道德的理由指责我了,我甚至开始懒得争辩,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他们舒服他们的,我舒服我的,其实可以互不干涉,只不过是他们以为他们的干涉有用而已,我要是像之前那样一不小心就真的被他们干涉了,那才不划算呢。

    又过了很久很久,我发现这真的是惊喜连连的事情,因为最终我开始体会到:

    高品质生活完全从停止自欺欺人开始……5

    读到这里,你理解了罢?我把那次治疗自己的过程称为“重生”是不是一点都不过份?这些年来我写过很多类似

    2016-02-25 16:14:16

    我记录了这个感悟。甚至总结了一些方法论:

    停止嘲弄他人

    忘记自己的优点

    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对于自信这个概念,我依然没有停止思考,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啊,我还是不够自信呗 —— 因为我还是常常很自然又很深刻地体会到那种突然间袭来的自卑引发的巨大痛苦。

    下一次的解脱来自于“调整焦点”。在某个时间点上,我突然醒悟,发现过去对自信的定义出了问题,关注了错误的焦点:

    我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自信,而不是对自己的现状自信……

    拿着现状与他人相互比较,必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 而比较带来的幸福感,通常也是虚妄的。即便是要比较,那被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现状”与“别人的现状”。

    2016-02-25 16:18:28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就看他是否能真心为他人的成功而毫无芥蒂地感到高兴。

    2016-02-25 16:21:52

    观念

    人与人的差异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是观念上的差异。上面让我错过一辈子的,就是个落后的观念:

    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别做了罢……

    很多影响我们一生的,竟然都是很小,却又不成比例地重要的环节。

    2016-02-25 16:24:45

    小时候不好好朗读课文的,长大了学习能力都差。

    2016-02-25 16:25:30

    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 ,或者起码一点的升级(叫“打补丁”也可以)。然后呢?有的人一年升级 50 次以上,有的人起码 12 次,也有的人好几年都不升级,后来干脆就那么对付着用了,却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且越来越心安……

    如此看来,很多想当然的念头其实真的很危险。 很多其实很重要的建议,常常只不过是因为陈述过于笼统而难以传递,难以接受,难以践行。 比如,“日省三身”,就是一个过于笼统的陈述。明确一点的说法是什么呢?

    2016-02-25 16:25:49

    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挨个审视一遍,看看它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否应该被升级,或者被替换?这事儿一定要仔细,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想当然”实在是太危险了……

    2016-02-25 16:27:01

    如果你买回来一台计算机,打开包装箱才发现厂商并没有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你是不是会多少有点崩溃呢?进而如果你发现那厂商竟然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操作系统,你是不是会感觉快要疯掉了呢?

    想想看罢,我们自己其实就是这样的计算机,“厂商”(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也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 —— 即便他们并非故意……

    这多少是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类比。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真的跟计算机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体系(IO 系统),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处理机制。

    2016-02-25 16:27:57

    最关键的、也比较搞笑的居然是:

    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从不更新!

    从不!

    大多数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其实是两千年前的,比如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坚信“眼见为实”这个古老的原则,不懂“间接证据”的使用及其判定方法…… 再比如很多人高中毕业后从未有效升级过操作系统,所以不知道“双盲测试”、“样本有效性”等重要概念,也不知道这些概念的不可或缺性,于是把“我的病就是中医治好的!”当作“不可辩驳的论据”…… 又比如,到今天也有很多博士硕士认为自己和老婆生出来的不是儿子的话这事儿得怪女人有问题……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又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的机制。

    2016-02-25 16:28:16

    我们必须、也只能自主且持续地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否则我们与那些已经报废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它们呢!因为它们起码自己并不会有因为报废而难过的意识……

    2016-02-25 16:28:48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016-02-25 16:32:06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2016-02-25 16:32:33

    科学确实是由信息构成的,正如房子是用砖头盖的一样。可问题在于,正如仅仅一堆砖头放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不能称其为房子一样,一堆信息放在一块儿就叫科学,有点不像话……

    反过来,留心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聪明人都更擅长使用类比 —— 因为创造类比本身就是难度很高的活动,一般人做不来:

    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储备,才能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找到真正合适的、最恰当的那个“参照物”;

    之所以能找到最恰当的,不仅仅是找到最“像”的那个,还要仔细搞清楚“不像”的地方究竟有哪些,以免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出现偏差……

    2016-02-25 16:33:38

    (这是个反向类比——即,你别以为它们一样,其实它们刚好相反……) ……据说,幸福婚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自的不幸;在商业世界里不是这样的,我倒是认为所有的幸福公司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都在做不同的事情。而所有不行的公司倒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没能脱离竞争的相同窘境。

    2016-02-25 16:34:58

    可是长期以来,我觉得我所遇到的所有成功与突破,都更像是破冰。我总觉得自己站在一个冰原之上,特别想要把脚下的冰砸开……

    2016-02-25 16:36:19

    我就很自然地不太在意那个可以看得见、想得到的目标,很理直气壮地明白:我要去的是一个现在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但肯定是不一样的世界。

    2016-02-25 16:36:36

    类比是影响思维的,既然它能影响思维,进而就能影响行动,而行动构成我们的生命。所以,类比在使用的时候不得不小心。寻找更为恰当,更为准确的类比,其实不是像很多人想当然的那样,“不就是个说法嘛?!” —— 因为说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法、想法可能引发的是最重要的东西:行动。4

    2016-02-25 16:36:45

    除此之外,类比也常常是产生“融会贯通”的手段。 这里涉及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技巧:

    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反向类比应用。这种思考多了,会很自然地产生“穿透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之前提到的“重力加速度”与“赚钱速度”之间的类比,就是这种思考模式的结果。

    2016-02-26 00:38:04

    概念是一切知识架构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 —— 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 —— 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

    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2016-02-26 00:39:15

    这个“可随时调用”很重要。这就好像信息放在内存里,还是硬盘里,抑或云端,对中央处理器来说(CPU)都是不一样的;别人要等到从云端下载到本地再处理,我却可以直接调用 —— 这不仅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效率而大大提升的“累计应用次数”,这是看不见的差异,有着虽然完全看不见却又真真切切存在的巨大威力。

    2016-02-26 00:40:58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 —— 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2016-02-26 00:42:04

    真正有意义值得研究的概念是:

    理解速度。

    2016-02-26 00:42:36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判断某本书实在太好了的时候,会在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干脆朗读一遍的原因 —— 有意放慢输入速度,可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的更为从容,更为充分。

    2016-02-26 00:42:58

    智商”在我这里就是已经被废弃掉了的概念。而与之相关的“聪明”,自然而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升级。

    在我眼里,聪明人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在我眼里,笨蛋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概念…… 方法论完全无从谈起。(并不见得处处平庸)

    2016-02-26 00:43:29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定义之下,“聪明”其实是可以习得的,也是可以不断进步的。若是有人告诉你,“智商是可以习得的”,你的直觉反应是什么?

    让我们学习两个小概念罢,体会一下瞬间改变生活的滋味。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守型的(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的(Be Better Type)。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第一种人过分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感觉有可能做不好”,就直接不做了 —— 省的丢人。第二种人常常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显而易见,第二种人的成长空间更大 —— 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第一种人与第二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底层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概念不同: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商是固定的;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与努力相比天份更重要;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命运多少是已经安排好的……

    2016-02-26 00:45:09

    连变聪明都很简单啊: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2016-02-26 00:45:57

    研究者的结论是:

    致命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2016-02-26 00:47:03

    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只有个大致的猜想: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可能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可能不太会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面对同样的压力,这两种人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固守型的人,在压力下表现会更差,表现差会进一步导致他全方位溃退。进取型的人,在压力下反倒可能更有动力,因为历史经验反复告诉他自己总会越来越好的……

    问题在于,我们不是天生就属于某一个类型的,都是靠积累培养出来的取向。成为一个进取型的人,就是可习得、可积累的。

    2016-02-26 00:47:29

    比如,“终生学习”是我在几辈子之前习得并使用的概念;到了今天,我已经弃用这个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自己定义的“反复再生”。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比如给自己设定每七年要有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只要你开始在意自己的操作系统效率,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它,而打磨操作系统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2016-02-26 00:47:51

    我用我自己定义好并且反复打磨的概念:“操作系统”。然后,我知道构成操作系统的就两样东西:概念和方法论。然后整理出一整套打磨、更新、升级的方法论去维护自己的操作系统效率 —— 这是个迭代的过程。

    所谓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描述,就是这样的: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2016-02-26 00:48:02

    这很重要,因为这样的描述使得“成长”多少可被量化 —— “可量化”很重要,因为量化的结果是最好的反馈。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常常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成长可量化了,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而这本身,也是“成长与重生的方法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实践的深入,最终,你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触:

    一切都是学识决定的。

    2016-02-28 19:53:22

    地位变了,格局就变了。很快就发现所谓的非议,是用来欺负弱者的 —— 那些混蛋们根本不敢对明显的强者有所非议,因为他们知道随后的报复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我领悟了人生第一个重要道理:

    善恶其实是次要的。所谓“人人心里有杆秤”——那秤称的其实是强弱。

    于是,我想明白另外一件事情:

    如果你确信那非议是完全没道理的,那么一定是你某一处(哪怕你暂时想不出到底是哪一处)弱了,乃至于那些人竟然以为“哪怕错怪了你其实也无所谓……”,或者他们想着“让你丫牛屄!”,然后要借此把你变成弱者。

    于是,面对非议的时候,

    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去辩解,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再反过来,面对非议你居然需要辩解的这个事实,从另外一个侧面会暴露另外一个事实:你就是不够强。

    2016-02-28 19:54:26

    自己错了,就承认,并且想办法承担后果 —— 我觉得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而别人错了,承认与承担都是别人的事情,用不着我去操心;如果那错造成了我的损失,可也无法上升到法律保护高度,那我就懒得追究 —— 因为我自认自己的时间精力更为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样的地方,甚至连生气的必要都没有,大好的人生在等着自己,哪里有功夫理会那些?

    于是,还没高中毕业,我就成了一个用不着吹牛,可就是境界高于大多数人的家伙 —— 有能力优雅地不去处理非议。

    2016-02-28 19:54:39

    听起来我已经很凶悍了罢?其实完全不是。还有个东西,“争论”,我花费了好多年才彻底放弃 —— 放弃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很蠢,早就应该放弃才对啊!

    2016-02-28 19:55:15

    (二)主次不分

    若是两个人的基本概念是相同的、相通的、或者兼容的,一般不会产生争论。若是产生争论了,常常来自于主次不分。若是其中一方把边枝末节的事情非要拿到台面上,理论清楚倒也不是不可能,但肯定是浪费时间精力的,更重要的是,那细嗦漫长的过程,很容易让大家忘记了真正重要的东西,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擦枪走火,突然之间爆发成原本从未想象过的狗血结局。

    观察多了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还算有质量的争论,若是双方都分得清主次,或者恰好双方认为重要的或者认为次要的重合,那么争论很可能很快就结束了。

    2016-02-28 19:57:19

    当我开始觉得争论完全是浪费时间的时候,才开始反应过来,原来讨论和争论并不一回事儿,有核心上的差异: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一旦归结到这里,就反应过来了,争论是完全无用的,因为其实很难达到效果;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 自己的进步才最重要,不是吗?

    2016-02-28 19:58:17

    想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既然人尚微,就莫不如先不说话,专心做事,专心积累,成为能说那话的

    2016-02-28 19:58:50

    人,貌似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等我开始放弃争论,最多跟别人偶尔讨论一下,这种习惯慢慢养成之后,才有了深入反思的机会:

    争论的冲动常常来于自己的弱小。

    虽然我很小就懂如何优雅地面对非议(比争议更为可怕的东西),但只有自己放弃了争论的习惯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那并不是人微言轻,而是人微易怒。弱小的个体更容易闹情绪,若是有情绪掺杂,那么言论就越发地不靠谱,不靠谱的言论又掺杂着更多的情绪,恶性循环生生不息。

    也就是说,争论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它妨碍自己成为一个清醒淡定的人 —— 这可能造成的自我伤害太大了,必须彻底根除。

    2016-02-28 19:59:24

    与人讨论,尤其是面对面的讨论,在绝大多数深入的问题上就是浪费时间,真不如读书,效率有天壤之别 —— 读书相当于你与古今中外各路人马交手,最享受的是,那些人不会跟你动怒,也不会用下三滥的手段激怒你以便让你出丑……

    2016-02-28 20:00:28

    http://www.duobei.com/course/3700183617

    2016-02-28 20:01:06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旦自己参与争论,无论结果如何 —— 通常当然不是另外一方心服口服,而是不欢而散 —— 双方都开始(必须)鄙视对方,然后双方都沦为鄙视链中的某一环而已。

    有些事情,尤其是倒霉事情,其实是自找的 —— 很多人没注意到而已。

    2016-02-28 20:01:53

    我时常想,鄙视链也是一样的,那是个循环嵌套的局,一旦置身其中,必然会反过来被鄙视,早晚而已,私下或者公开,谁都逃不掉。不想被鄙视,就别在那个局里。事实上,即便你挣扎着脱离了那个局,一样会被莫名其妙的人鄙视,只不过,因为你自己不在那个局里,所以你清醒,所以你知道,那鄙视是那个人的幻觉,跟你完全没关系。

    时常反省,就会知道鄙视与争论一样,通常是自身弱小才更容易产生的冲动,常常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嗯,被鄙视,其实是自找的。

    2016-02-28 20:03:12

    我从这个机理中学会了什么?跟家人沟通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小规矩:

    我要做好至少尝试确认三次是否真的可以开始沟通;

    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某种方式上;

    我要有个办法确认每次沟通确实成功;

    如果事儿足够大,我就会切块,分步沟通;

    总而言之每个环节上都一定要有清楚的确认机制……

    2016-02-28 20:03:27

    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耐心、所谓的沉得住气,其实是学识 —— 学识决定一切。

    2016-02-28 20:03:55

    好,既然我们准备在一起,那么就是很久很久。既然希望很久,那我们就说好,有一个绝对不能说的词:“分手”。这个词一旦说出来,那我们就只能真分手,所以别说,千万别说。我们肯定会吵架的,可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吵得多猛烈,你和我都要知道,这个词绝对不能说……

    2016-02-28 20:04:12

    我们不是谈恋爱,也不是结婚,但好像这是更严肃的合伙。那么,可以吵架,可以发少量脾气,闹一点点情绪,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绝对不能说:“我不干了!”

    2016-02-28 20:04:30

    经常带着夫人一起研究别的夫妻为什么吵架。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底层概念差异

    主次不分

    价值观不同

    立场不同

    历史不同

    无仲裁

    2016-02-28 20:04:49

    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就是肯遵守协议的人)。

    2016-02-28 20:05:03

    在我眼里,人和计算机比起来,简直弱爆了。也许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计算机永远不能超越人类,因为人类有灵魂……我怎么觉得有灵魂的人少之又少呢?大多数不仅没有灵魂,连每个组成硬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都破破烂烂的……

    2016-02-28 20:05:33

    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最好……

    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

    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

    2016-02-28 20:10:57

    在选择伴侣的时候,貌似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那最核心、最重要的“操作系统”,而是只关心其它的方面 —— 他们误以为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症结所在。比如,“门当户对”,其实就可能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可兼容的操作系统”,只不过,这种方法论,不直接,不本质,也不够朴素,所以总是出现各种差错,酿成各种悲剧。

    2016-02-28 20:11:09

    在我看来,一切的鸡毛蒜皮喋喋不休,都发生在低级的、协议混乱的操作系统之间。有时高级的操作系统,可能会不小心与低级的操作系统“吵”起来,最终一定是高级的那个吃亏……不信你也仔细观察一下,你最终会得到一模一样的结论。

    2016-02-28 20:11:49

    保持对异性的魅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2016-02-28 20:12:01

    为什么婚姻中普遍存在所谓的“七年之痒”?我的解释是很简单:

    七年就是一辈子,一辈子都过去了,下辈子还要过同样的生活,多腻歪啊。

    2016-02-28 20:12:26

    夫妻不吵架或者逐步减少吵架频率的方法论无非是:

    共同创建协议,

    共同遵守协议,

    共同升级协议……

    2016-02-28 20:20:24

    然后他们也学会了这两句话:

    有规定没问题啊,拿出来给我看看呗……

    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2016-02-28 20:20:40

    不跟老婆吵架,不跟家人吵架,若是能做到,绝对等于多活好几辈子。还是那句话,什么时间管理技巧之类的东西,相比之下都弱爆了,它们顶多只能解决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对于大块时间的浪费,那些技巧完全无能为力。

    2016-02-28 20:21:09

    首先,不能生气。不生气是很好的武器。发生什么事儿,都没必要生气,生气不解决问题。想明白最重要。想明白会导致性情平和。想想就知道了,生气,是最浪费时间的行为。浪费的不仅仅是气头上的那一段时间,更为可怕的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常常连带一个很微妙且又复杂当期影响,最可怕的是,这个影响其实很容易产生“复利效应”,我的意思是说,“负面的复利效应”……

    2016-02-28 20:21:51

    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偶尔提高嗓门,其实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其实并不是真生气,所以可以收放自如。

    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这话非常重要,这是在提醒对方,别把自己卷进来。这句话有神奇的效果,不信你试试。

    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只挑重要的说,只说绝对占理的事儿 —— 对方哪里最站不住脚,确定了之后,就只咬住那里不放 —— 直至问题被解决。

    当然,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都一样,只盯着问题本身找答案,只能得到最肤浅的结论。上面这四条,虽然已经是很好的方法论了,但其实并不十分高级。真正高级的是这个:

    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

    这才是正事儿。年轻的时候,我也经常吃各种亏。我的对策通常是,算了、忍了、认了。知道自己即便较真也得不到好结果,反倒影响自己的好心情。就当丢钱了吧 ,把那些事儿当作我生命力的自然灾害,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抓紧忙自己的事儿去,这才是最重要的,别把自己弄

    2016-02-28 20:22:14

    吃得起亏,就更不容易生气了,甚至可以真的有一点道德优越感了,我自己吃亏不要紧,因为我吃得起这点亏;但我想把这事儿、这道理掰扯明白,行吧?

    吃不起亏,就很容易生气;很生气,就很容易失控,最终无法解决问题,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得不接受不好的结果,于是恶性循环……

    2016-02-28 20:22:41

    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的明白和想不明白…… 因为想不明白而抓耳挠腮的时候多的去了,实际上,我自己天天都有生气的时候,气自己为什么那么笨,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 能解决问题就不用生气了罢。

    2016-02-28 20:23:19

    最初的时候,我们虽然朦胧,但实际上有所定义的: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2016-02-28 20:23:30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操作系统有一些基于历史、文化习惯的细微渐进升级。慢慢地,我们对朋友多了一个标准: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2016-02-28 20:24:40

    所以,朋友的定义,在我这里开始发生了变化,在我这里,所谓的朋友是: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2016-02-28 20:25:09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依赖朋友的存在,朋友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我对在这个阶段能够交到的朋友开始有了新的定义。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2016-02-28 20:27:10

    于是,我对朋友的定义再一次更新: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2016-02-28 20:28:18

    回头看看我对朋友、友情的定义,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过程:

    依附

    独立

    共生

    2016-02-28 20:33:00

    认识霍炬之后,我对友情的定义多了另外一个层面,我开始觉得每个人的友谊,质量是不一样的。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2016-02-28 20:35:01

    什么叫“闯荡江湖”啊?就是离家走南闯北谋生活呗。那你就是闯江湖的人。走南闯北,要会识人。两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太黑的,第二种,对老婆不好的。

    你一路会遇到很多官府的人,那种太黑的,早晚会栽。别跟他们对着干,你要绕着走,没空得罪他们,也没必要跟他们有任何交道。他们太黑,巴结他们也没用 —— 他们太黑,巴结他们,你就变了;还有啊,他们早晚会得罪更黑的人而被干掉,所以,就算你巴结上了,也还是没用的……

    你到个地方,人生地不熟,新认识个人,你咋知道他是什么样啊?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请他们全家吃饭,多请几次,多观察。要是这个人对老婆很好,那你就好好交,如果他对老婆不好,那你就闪。为啥啊?你想,老婆是他这一生非血缘关系最亲的人,他对自己老婆都不好,怎么可能对你好呢?那不是扯淡吗?说啥都是没用的,得看他干啥……

    2016-02-28 20:35:25

    于是,我有了几个简单的标准,作为我甄别朋友的方法论:

    一技之长

    追求进步

    真诚热情

    2016-02-28 20:35:39

    再后来,我又多了一个标准:

    所谓的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

    2016-02-28 20:36:19

    关于甄别朋友的方法论,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必须提及:

    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动道歉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

    2016-02-28 20:44:30

    我觉得人们常说的情商,在我这里的定义就是这样:

    所谓的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创造共赢局面。

    2016-02-28 20:44:56

    不要说多人,就是两个人交往,也最好尽量避免求人的状态,这样的关系没办法长久。最好是能够创造一个两人共赢的局面,各自都开心。这不太容易做到,但肯定值得为此多花时间做功课。

    2016-02-28 20:45:50

    有些人别说战友了,连朋友都做不得,尤其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他们总是毫无主张(就是其实没脑子),遇事总是各种纠结(还是没脑子),要么唉声叹气地抱怨,要么无能地暴跳如雷(反正就是没脑子)……遇到这种人,一定要当机立断地断舍离,顶多偶尔为他们打开一个虚拟机,应付一下,但有一扇大门一定要直接关掉,让他们绝对没办法进入属于你的那个领域。

    2016-02-28 20:46:01

    为了能与那些有一技之长,还追求进步,并且真诚热情的人做朋友,你自己也必须是他们的同类,否则他们是不会跟你做朋友的,对他们来说,直接对你断舍离,不才是最划算的吗?

    朋友不会自动变为战友。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者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朋友才可能转变成战友:

    共同目标

    并肩战斗

    共享成果

    2016-02-28 20:49:05

    在起点上,每个人都一样,其实是没多少选择的,其实大多只能是被动状态麽,这很正常。

    2016-02-28 20:49:14

    卖利润低的东西就是亏的。薄利多销也是一种策略,但我总觉得你得是个厂主这个策略才有意义。

    2016-02-28 20:54:40

    我有个朴素的经验:哪里不够透明,哪里就可能有高利润 —— 二十多年后,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润差。

    2016-02-28 20:54:16

    千万别以我我用一个小技巧在鼠标垫上赚了那么多钱我有多么得意,我事实上并不喜欢。因为这事实上是在欺负人,用自己的脑力欺负别人。

    2016-02-28 20:57:40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有上限的,于是,卖售价低的东西是不那么划算的。

    选择卖贵的东西、或者只卖贵的东西、甚至只卖特别贵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策略而已,只因为无论售价、利润高低,维系每个客户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薄利多销的一个前提是,那东西质量恒定到客户维系成本极低才行。

    于是,我尝试着卖贵的东西,后来开始尽量卖贵的东西,最后只卖贵的东西,甚至只卖最贵的东西。

    跟客户打交道多了,就会发现只关注价格的那些人事儿多、特别多,而只关注价格的那些人基本上全都是性格纠结的 —— 这不是歧视,这只是陈述事实。

    我的一个固执的看法是,不要跟性格纠结的人来往,他们是别人的“重力加速度”,而且他们特别理直气壮,正着理直气壮,反着还理直气壮,就好像他们有个仓库,里面装着所有地球人每人至少一张欠条似的。

    2016-02-28 20:58:15

    机箱。整个电脑城里,只有我专门卖、只卖特别贵的机箱。人们普遍害怕太贵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是高中低档都卖,只有在我这里,没有便宜机箱,只有“贵得离谱的机箱”。

    这是一种反向筛选,客户以为他们自己在挑货,我却知道我在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法筛选了客户。

    2016-02-28 20:58:41

    在那个时期,我悟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那些买了东西之后就不见了,从来没有再来找过你的客户其实是真正的优质客户,要主动联络他们,要认真对待他们,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才对。同样的电脑卖出去几百台,就是有些人的电脑总是出问题,对,真的总是他们…… 他们的电脑真的有质量问题吗?我开始怀疑其实是这些客户的脑子有问题。可是绝大多数销售并不懂这事儿,也没仔细想过这事儿,于是,他们的做法最终其实是,谁找他就应付谁,谁对他真好他就欺负谁 —— 笨蛋。

    2016-02-28 20:59:50

    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反过来挑选客户” —— 大家都认为客户多多益善。我懒得解释。对不理解我的人解释,“你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方理解不能啊!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时间精力宝贵,也真觉不到啊……

    2016-02-28 21:01:12

    卖贵的东西,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负担,就是那东西既然贵,就要真好。

    2016-02-28 21:04:14

    做出真正好的东西,销售就好像是不存在了一样,放在那里就行 ——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把时间当作朋友》更是印证了这个看法,在免费版一直放在网上的情况下,印刷版销量一样也是多年逐步攀升。

    (五)最好的东西是不用讲道理的

    把东西做到真好,直至最好,其实是最省心、最省时的方法论。它若是真的已经最好了,任何“推销”都是没必要的。不用费心给别人理论为什么我这个东西最好,也不用理论为什么你一定要买我的东西…… 完全不用。

    2016-02-28 21:04:40

    不学习就要挨打,这肯定是真的。

    2016-02-28 21:07:49

    于是,我脑子里的销售观念是这样的,你就能理解我为什么无论如何都不会买另外一些智能手机了。我一听谁在给我讲道理,告诉我为什么要买那个东西(参数更好、屏幕更大、屏幕更亮、手感更好……),我就知道那肯定不是最好的东西,因为最好的东西不用讲这些道理。

    2016-02-28 21:08:14

    终极销售技巧究竟是什么?”的话,我会这样回答:

    我希望这不是技巧。这应该只是一个习惯:把客户真的当作好朋友。

    2016-02-28 21:08:41

    那些酒肉朋友,那些平日里跟你热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靠不住的。

    2016-02-28 21:09:02

    而那些买过你的东西的人,其实早就用钞票和行动支持过你 —— 这是两张最宝贵的选票。即便是你之前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卖最好的东西、甚至做最好的东西,其实相对那些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来说,那些优质客户才是真正已经认同你价值的人。我觉得不重视这些真正的朋友,才算是真的没有良心。

    2016-02-28 21:09:16

    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往往能自然而然地享受这世上看起来最好的一种状态:

    头上有光环。

    2016-02-28 21:31:47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并不理解你的真诚。

    2016-02-28 21:32:26

    真诚这个东西,说出来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甚至不像是真的。

    想通之后,觉得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做出来的真诚,甚至不用说。

    2016-02-28 21:34:17

    推销知识很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仅仅说是肯定没用的,得做,不然说没分量;

    做都不一定是有用的,得有改变,没改变不算数;

    有改变也不一定够,得有看得见的改变,看不见还是没分量;

    有看得见的改变还是不一定成功,因为对方可能并不服气;

    改变太大了也不行,因为对方一看,吓倒了,直接放弃了……

    2016-02-28 21:36:35

    说服他人有两个重要的终极诀窍。

    第一个: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

    2016-02-28 21:36:56

    第二个,实际上是第一个的升级版: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2016-02-28 21:37:09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践行,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改变,才会成为榜样。若是已经成为了榜样,根本不需要说服过程,用不着费那些口舌。就是这样。

    注意,榜样其实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确实不断进步,就已经是神一样的榜样了……

    有效沟通,真的很难。与其花时间精力推销,还真不如把那时间花在自己身上,默默地成为榜样好了。

    2016-02-28 21:39:19

    有个说法,“魔鬼在细节之中”,换个朴素的说法:细节很重要。说实话,我并不反对这个建议,但我很少把它当回事儿 —— 更多情况下,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

    2016-02-28 21:39:34

    在我眼里,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2016-02-28 21:40:14

    随着能力和实力的提升,有更多机会、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去关注更为细节的问题,乃至于大师们做事,在细节上比业余爱好者更为精致。这是能力与实力提升的结果,不能反过来看。雕琢细节本身并不能让一个人自动成为大师 ,或者让一个作品自动成为经典—— 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没做好,细节再好没用。看看素描初学者的作品就知道了,看着石膏雕塑在纸上把头像上的某一只眼睛画得精准是完全没用的……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我们不能这样。如果有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那里面的主次,把最重要的先做好,这个做到了之后,再去关注细节,而这样的时候也确实有能力关注更细的细节,否则,本末倒置,一无所是。

    2016-02-28 21:40:42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在讲演的时候,什么是足够好的内容?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知的信息?(已知 vs. 未知)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重视的信息?(次要 vs. 重要)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理解足够简单应用足够容易的方法论?(简单 vs. 复杂)

    2016-02-28 21:40:57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2016-02-28 21:41:36

    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成员对财务的焦虑,就是一种“感冒”而已。若是家庭成员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那么就相当于整个家庭“免疫力”足够强,过段时间“感冒”就痊愈了。若是免疫力太差,感冒也是会死人的,不是吗?可实际上,那就不是感冒的问题了,那是免疫力太差的问题。由此来看,大多财务焦虑引起的家庭争吵,通常是不必要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免疫力”来说,常常是毁灭性打击…… 本来不过是感冒,一下子变成了癌症晚期。

    2016-02-28 21:44:42

    我脑子里有太多“不一样”的观念: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2016-02-28 21:44:58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2016-02-28 21:45:05

    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呢?答案是: 本金最重要。

    2016-02-28 21:47:01

    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不吱声,希望有人替自己出头,却又完全不知道“替天行道”实际上是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的活动……说实话, 这从某个角度望过去,哪儿是天真啊?不仅是自私,还是深刻而隐秘的恶毒。

    2016-02-28 21:47:18

    历史书看多了,就明白了,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

    2016-02-28 21:47:53

    正如大多数人不配说那话一样,大多数人不配做那事。 虽然,大多数人只要足够努力,持续进步,配得上做任何事情 —— 这是我坚定的看法。但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在那一瞬间,恰好已经有能力做那事儿的人,又恰好站在那里的人,少之又少…… 甚至当时当地压根就不存在,所以才有那么多看似简单、貌似早就应该被解决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

    反思自己年轻的时候,少不经事,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在自己其实压根就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也把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以为他们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甚至错误地把责任横加在他们头上 ,想想真是浪费,也真是不应该。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 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总结)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2016-02-24 15:28:09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第一条,就是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至于那好运是什么,不知道,但它就是会发生的,这事儿你必须提前知道。 我真的相信惊喜是可以创造的,而且从一开始就笃信这事儿。

    2016-02-24 15:29:00

    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一种态度。

    2.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为什么小的时候倒霉事儿相对较多呢?在我看来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没能力和实力做出 主动的选择

    没有足够完善的逻辑思考能力

    2016-02-24 15:29:27

    所谓“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打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完善,乃至于你不大

    2016-02-24 15:29:40

    可能去做未来可能产生恶果的事情。

    2016-02-24 15:29:51

    笃信逻辑,精于推演,是 活在未来的关键。有些事情,有些选择,在做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未来一定会倒霉,这样的事情不能去做。

    2016-02-24 15:34:34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不要做一个低级的单任务操作系统。

    过去我一直不好意思公开说,因为觉得说出来太伤人。现在我是个连《 挤挤都会有的》这种书都敢写的人,有些事儿也想开了,有些事儿也不在乎了,所以就直说罢。

    我特别讨厌别人跟我说:“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儿”;我觉得这样的人很笨。我也特别讨厌别人说我,“笑来你做的事儿太多了,不够专注”—— DOS 是没办法理解 Unix 的。

    2016-02-24 15:34:52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 ,我们的输入设备那么多,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不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如何处理?别听某些愚蠢的心理学家在那里“有根有据地”证明切换任务多么降低效率……这帮人是属于那种天天做一套却努力相信另一套的人。从小上学,就是第一节课语文,下节课数学,再下一节课生物……我们从来都是一天里处理很多事情,面对很多领域的,你什么时候见到一个学校这样安排课?第一周只学语文、下一周只学数学…… 就这样一路读到博士,竟然写篇论文说切换任务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这也太过份了吧?

    2016-02-24 15:35:22

    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而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也是创造惊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简单,效率高了,成果就多了,成果这东西,跟之前提到的“连接”啊、“节点”啊一样,越多越好,这些成果本身也是节点,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连接,最终一样产生聚变,至于能够获得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所获得。

    好了,回顾一下,创造惊喜的方法论,有这么七个: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保持开放

    持续学习

    创造更多的连接

    保留适当的随机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2016-02-24 15:42:10

    通过选择来回避坏运气。

    选择很重要。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讲,人生就是选择。对于选择这件事,我的好朋友铁岭有个精彩的陈述:

    所谓的(创业)成功,无非是解答题高手作对了选择题。

    2016-02-24 15:42:25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层面做出更优的选择:

    提高技能值

    降低坏运气的绝对值

    或者换个说法:

    在“技能-运气”的横轴上,尽量选择去做靠近左端的活动,就是那些更多依赖技能,更少依赖运气的活动。

    2016-02-24 15:43:58

    再换个说法:

    在技能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指望运气。因为坏运气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格外可怕。

    2016-02-24 15:48:21

    卡尔·韦克的总结如下:

    "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2016-02-24 15:48:50

    无论是谁,若是只有一根筋,总有一天会倒霉。

    2016-02-24 15:49:40

    想知道我的窍门是什么吗?很简单,我不是“只有一根筋的人” —— 过去我也是一根筋的罢?最早的时候甚至可能连根筋都没有罢?可是,思考过一根筋的窘境之后,怎么可能再是一根筋的人了呢?知识的获得就是不可逆的。

    刚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调整为“苍蝇模式” 。我知道自己尚未建立“正确的敏感” —— 如果在这新的世界里,“光”能够指引“方向”,那么我知道我刚冲进来,甚至不知道“光”是什么,也不知道“光”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这里跟我一块儿飞来飞去的,谁是苍蝇,谁是蜜蜂,事实上它们都长得差不多…… 所以,在

    2016-02-24 15:50:30

    我找到“门道”之前,我就是一只苍蝇,乱打乱撞实际上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策略。

    每次都一样,在一顿乱打乱撞之后,总是能突然之间找到“门道”。做销售,很快发现信任最重要;做教育很快发现榜样很重要;做留学咨询很快发现家长才是客户;做电商导流很快发现反向筛选客户很重要;做比特币很快发现买进来且拿住才最重要;做互联网创业早期项目投资很快发现行研最重要…… 我现在杀回在线教育,发现什么最重要?不告诉你,等我做完、做好再说,否则说了也白说,没意义。

    找到门道之后怎么办?我会马上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 既然自己已经有了正确的敏感,那就应该不断打磨那个敏感,让那个敏感为己所用,让自己飞得更远、更高。这并不排除另外一个可能性,因为我现在已经“飞出去”了,没多久,我可能就又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于是,当我撞到什么,头晕目眩的时候,一个机制被触发,我就会提醒自己,问自己,这是什么地方?哪儿不对?莫非这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又会把自己调到“苍蝇模式”……

    经过如此这般的打磨,我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升级了的 —— 起码我的是有两个模式的操作系统,不是吗

    2016-02-24 15:52:01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2016-02-24 15:52:36

    转换焦点 :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

    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

    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

    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结果常常是,几乎所有的大势其实都与我没关系……

    把焦点放在大势自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的结果常常是一样的:** 必须跨界** —— 自己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常常与那大势完全没有关系,也并不适合与那大势共存。某个大势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其他的事情更适合“顺势而为”,万一那些特定的事情恰恰是自己正在做的,或者是最擅长做的,那真是天大的运气;可这种天大的运气从来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可问题在于,有另外一些人,可能是极少数,比如我,是那种 有办法、有能力让自己变得运气足够好的人 —— 源自于我们有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我们不断升级概念和方法论

    2016-02-24 15:52:49

    我们多任务运行

    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切换不同的模式

    我们还会在不同的时间点转换不同的焦点……

    我们就是那种勤于深入思考的人,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就是那种践行者。想到,就要琢磨清楚;搞明白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继续思考,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在行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在行动中主动创造各种好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 主动选择”了。

    2016-02-24 15:54:09

    真正的大势,很少频繁出现,尤其对个体来说,能够感知的大势更少。

    2016-02-24 15:54:34

    转换焦点 ,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锋利的方法论。其实,关于转换焦点,我在此之前有过一个公开的课程:不是以理服人,而是 以理服己。事实上,选择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等等,也都是转换焦点这个方法论的重要应用。

    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平日里人们评价“某一个人格局不一样”的时候,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指那个人关注的 焦点 不一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来说明“朴素准确的描述带来清晰准确的理解”。“格局”是个定义含混的概念,于是在理解上就不容易通透;“关注的焦点不一样”,是更朴素更准确的描述,于是,理解起来就相对比较清楚。

    再比如,关于自信的方法论,是这样的:

    我们更应该 对自己的未来自信 ,前提只不过是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我们都在挣扎着进步。

    也就是说, 我们在自信这件事儿上,关注的焦点更多

    2016-02-24 15:54:53

    在于自己的未来 ,而不是,或者不仅仅是自己的过去或者现在。

    再比如说,当我们关注未来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

    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未来呢?

    还是

    更多地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呢?

    这是两个不同的焦点。从小被逼着写了无数遍《我的理想》的我们,一直就没有人提醒,其实起码有两个关注焦点,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这个世界。

    2016-02-24 15:55:11

    我看来,我们不仅应该优先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要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为什么我们这么自信,自信自己可以活在未来呢?理由简单而又清晰,我们是掌握了方法论的人,一旦我们通过研究通过思考,发现某个属于未来的大势出现的时候,我们早已调整过自己的关注焦点: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加长 —— 我想,在更长的一生中(好几辈子里),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总能逮到几个大的罢?逮不到,别怪别人。

    2016-02-24 16:03:53

    把人脑比作计算机,我其实并不是第一个。据我所知,第一个这样类比的人,是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嗯,你一定早已经听说过这个人。晚年的时候,他有一本未完成的书,后来由耶鲁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是:

    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 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 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约翰·冯·诺伊曼显然就是地球上存在过的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之一。今天的计算机科学里(包括它的“邻居”工程学里),都有一个重要的概念:

    容错(Fault tolerance)

    2016-02-24 16:06:29

    也就是说, 我们最好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设置一定的容错机制。 比如,遇到貌似不能沟通的人(操作系统不同),多想想,就知道起码有以下几个选择:

    直接停止沟通(注意不要引爆自己的情绪进而浪费时间);

    只沟通能沟通的(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

    换个方式沟通( 开个虚拟机玩玩?)

    伪沟通……(为了避免引爆对方的情绪浪费自己的时间)

    2016-02-25 15:16:32

    有容错能力的系统更为强壮,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运转更为持久……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个人就开始不太在意遇到的人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了,即便是有些之前实在令我厌恶的缺点,我也尽量尝试着忽视它们 —— 因为我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容错能力很强的系统。

    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这是很难的。除了因为这样做的时候通常要么显得虚伪、要么显得无原则(这两个都是我十分讨厌的性格特质),更是因为这么做多少有点感觉浪费时间。必须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实:

    一切更为健壮的都要耗费更多的成本。

    2016-02-25 15:17:23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2016-02-25 15:17:48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自学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若是一个人竟然在成年后依然没有掌握这个基础的技能,那么他就注定一生只不过是个低级动物。

    自学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进一步来看,

    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2016-02-25 15:18:19

    开始自学的人,越学越快。自学的人好比给自己的脑子开了个黑洞,刚开始看不出来,因为那黑洞的质量太小,乃至于跟没有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黑洞的质量逐步积累,渐渐地,另外一个现象终究会产生 —— 很多知识就好像是“不由自主”地飞进他们的脑子里。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

    融会贯通。

    而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在《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里,我其实已经论述过此事: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善于自学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思考,这极大地增加了他们“偶然”发现什么、“突然”想到什么、“忽然”就得到了什么新结论诸如此类的概率,对他们来说,即便是“偶然”,也是更为高频的“偶然”,进步、持续进步、大幅度进步,对他们来说是斜率更大的必然线条。那只苹果掉下来的时候,正好被牛顿看到,而后那一瞬间牛顿的“顿悟”,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 掉下来的是不是苹果根本不重要,有没有那只苹果也不重要,迟早而已的事情,因为牛顿早晚会在某一时刻看到其他的什么东西

    2016-02-25 15:18:38

    突然”想到早晚该想到的东西。

    不仅如此,善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善于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在一个知识点上的感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另外一个知识点上发挥效用。知识点(概念与方法论)就好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们自己会发酵,它们自己会相互连接,它们自己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出更多有生命的东西。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2016-02-25 15:19:09

    不为自己做的事儿,做久是不大可能的 ,

    2016-02-25 15:19:29

    人无非分为两种:

    有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得并不好;

    另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的还不错;

    2016-02-25 15:19:58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

    2016-02-25 15:20:30

    其实这两个根基是同根生的特质。那些“表现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表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些“进取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进步过程,更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及其准确性,以便“明天会更好”。后者才可能成为“ 活在未来”的人。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这细微的差异,长期却造成天壤之别。对于“表现型”选手来说,外部的反馈,构成了全部的“回报”,决定了努力的成本。家长多夸几句,就再多学一点点,以便继续被夸;工资多涨一点,就尽量显得多做一点,否则多不划算啊!这是他们真实的念头。

    2016-02-25 15:20:54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但这也确实是个非常隐蔽的陷阱:

    明明是为了别人而活,却真切地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为什么要 直接远离第一种人 呢?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习惯,这种态度,实在是根深蒂固,他们几乎从刚开始“懂事儿”就已经这样了,基本上都是因为来自于父母的习惯与态度而不断加强。其次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每个结果的理解都会因此不同,进而进一步固化这种习惯与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最底层的价值观,位于“操作系统”的核心位置,很难与不同的操作系统相互兼容。尝试着改造他们是全无意义的,谁都做不到 —— 除非有一天他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改,可说实话这希望也太渺茫了。

    2016-02-25 15:21:18

    知识没办法随着基因遗传,智商也是这样。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从出生的一刹那就开始(甚至有人认为胎教已经很重要)。所以,如果你要找个终生伴侣的话,也请注意这两个根基,因为它们直接影响你的孩子的未来 —— 其实与找创业合伙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过去的事儿就算了,现在开始要把自己变成进取型选手,要把自己变成“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努力的人”,否则,你的孩子注定成为庸众,对你来说,这个后果一定很严重。

    2016-02-25 15:24:36

    人丑就更应该读更多的书。

    所谓的聪明,虽然可能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 千万不要以为长得丑就不可能性感,霍金(Hawkings)说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聪明是新兴的性感。(唉,我的蹩脚翻译)

    来,让我们认识一个诞生其实没多少年的英文词汇罢:

    2016-02-25 15:32:23

    拉馬克认为 用进废退 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炼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2016-02-25 15:32:44

    可最新的研究表明,拉马克可能是对的。

    有一项研究表明, 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2016-02-25 15:33:09

    研究者跟踪了 30 位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三个月的生活状态变化 —— 包括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全麦、豆制品),适度的运动(比如每天走半小时),每天一小时的舒缓压力(例如冥想) —— 不仅产生了减重、降血压等变化,甚至引发了基因的变化:总计有 500 个左右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包括 48 个启动,453 个关闭。

    2016-02-25 15:33:48

    不过,智商却是可以习得的、可以积累的,又因为这种通过锻炼习得的特性(Acquired Characteristics)竟然是可以遗传的…… 哇!这是多性感的一件事儿哦!并且,这世界有很多人是 Sapiosexual 的,只要够聪明,不怕无配偶啊!于是, 多读书罢,让自己更聪明一点,也为了下一代** 。**

    2016-02-25 15:35:08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2016-02-25 15:35:19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阅读并没有功利性。完整性阅读,是没办法有功利性的,因为其实完全没办法知道所读、所学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核能量。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还没读完(输入),还没消化完(处理),当然也完全没有开始行动(实践),所以,别说发挥核能量了,连发挥一点能量的可能性都很少。

    2016-02-25 15:35:44

    我总觉得阅读是构成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当然很舍不得降低它的质量。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注意,不是知识泛滥),有个小技巧特别管用: 标题党的文章直接不看了——说实话,即便错过什么了,也没什么可惜。 这个小技巧真的不知道帮我节约了多少时间,提高了多少生活质量。

    2016-02-25 15:36:16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错过任何机会。充实的人,是不怕错过什么的,因为已经充实,错过点什么,真的无所谓,机会有的是,错过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为充实而能够相信自己确实有实力终归抓到至少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所以,一定要读书,而不是把本来只不过是获得知识的辅助手段而已的杂志、文摘、新闻等等当做唯一主要手段。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2016-02-25 15:36:23

    别人是不可能帮你吃饭的。同样的道理,别人其实是完全没办法帮你读书的。

    2016-02-25 15:36:48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学校其实是一种特别诡异的存在:一个学期好几个月,好几个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完整地读完那么几本书,然后有些老师其实还讲不明白,大部分学生还学不明白…… 于是,生命就那么被浪费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望过去,这几乎是在刻意把学生们变傻、变笨。这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们,“这东西好难的!难到什么地步呢?难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要花很长时间学,然后大部分还学不会、学不好呢!”

    最要命的还不是拉长原本可以很短的理解时间,而是让学生们学啊学啊学啊学,就不让学生们用!这是什么道理

    2016-02-25 15:38:01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有些人从小就学会了并且早就习惯这么做,而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这么干 ——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绝大多数人只具备读半本杂志,看个豆腐块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独立消化一整本书的根本原因。

    2016-02-25 15:38:23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都有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输入处理的过程。很多人懂得向后总结,却不懂得也应该同时不断向前预期,于是他们只有输入与处理这两个部分。当然绝大多数人除了输入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处理都没有。最终只有少数人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不断循环地“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尽管这里的“输出”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伪输出”……

    2016-02-25 15:39:01

    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 ——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2016-02-25 15:39:16

    我有一个奇怪的本领:就是,把一本书拿过来,我即便读不懂,我也能读得完。

    2016-02-25 15:39:54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有一点弄不明白就放弃,那能学会什么呢?

    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有些书籍就是难懂,因为它的内容结构并不完全线性,也就是说,第二章的内容需要第五章的知识才能理解彻底…… 所以,最终,只有我们这种不怕暂时读不懂,能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再反复来过的人才能消化这种书籍。

    (七)

    一定要用起来。 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哪怕巫术都有用,更何况知识。可是不用的东西,没用起来的东西,还不如虚无 —— 因为读过、学过,时间与精力已经耗费了,这可是最宝贵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

    2000 年,我突击考了 TOEFL、GRE,就跑去新东方应聘出国留学培训教师职位;2005 年开始前后写了两年多,终于觉得自己能用文字讲明白道理了,就写了《把时间当

    2016-02-25 15:43:15

    教”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种形式。在饭桌上都可以进行:

    “我最近读到一个新的概念,特震撼:三度影响力…… 原来肥胖症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传染的!”

    2016-02-25 15:43:35

    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简单:

    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

    也是真诚,绝对不能居高临下地装蛋;

    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2016-02-25 15:43:43

    还没完!别忘了问自己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016-02-25 15:44:35

    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 —— 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与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正面的影响力很大;与不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负面的影响力不仅很大也很可怕。

    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2016-02-25 15:45:47

    其实吧,真正好的小说能传递的知识也非常的多,只不过真正优秀的小说其实很少而已。

    一般来说,大量阅读非虚构类知识性书籍的人,阅读数量会比普通人大出好几个量级,因为他们除了研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阅读: 检索性阅读,就是为了检索某个理论或者实例甚至只是为了获取一个数字而去快速浏览…… 所以,这些人除了大量研读书籍(还不包括必读的一些论文、杂志文章)之外,还读过大量扫过一眼或者扫了一遍,做过摘要的书籍。

    2016-02-25 15:49:15

    以下十几个简单的原则,基本上能帮助任何一个正常人做出自己的决定。

    1 出版社

    每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尽量选择在锁定的领域里知名的出版社。反正你不能买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精通 Python》——这当然是玩笑,电影出版社没出过这么一本书。

    2 作者

    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靠谱。在决定是否花时间精力去读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作者。注意,要去了解作者在该领域中的能力,至于作者的其他方面,必须暂时放在一边。

    3 版次

    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优先选择那些“第 n 版”(n 越大越好)的书。

    2016-02-25 15:49:24

    4 印次

    有时,要学习的领域太新,乃至于只有第一版的书。那就要看,有没有那种印次已经很多的书:比如,第一版第 n 次印刷(n 越大越好)。

    5 印数

    即便最终你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也最好先看看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其销量没有信心……

    6 “编”与“著”

    编著这两个字经常放在一起,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著”的意思是原创成分更多,“编”的意思是"拿来放在一起"……有的书缺德,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用“编著”糊弄读者。当然要优选“著作”。

    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为了习得知识而去读书,多是技术文献之类的“非虚构类书籍”(Non-Fiction)。如果书后没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那这本书不值得读——更多的可能性是,那并非是作者用笔写的,而是他用剪刀浆糊拼出来的东西。这一条

    2016-02-25 15:49:33

    格外重要,真的在乎它,就会知道中文书中,可选择数量其实很少。另外,好书的“参考文献”往往相当于一个地图,你按图索骥,就会找到更多好书、经典书。

    8 索引(Index)

    好的参考文献,或者说,合格的参考文献,是要有详尽的索引的。印刷版的书,没有索引,就没办法检索——那书的用处何止减半!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更喜欢电子书的重要原因:可随时全文搜索!

    9 尽量不读译作

    这是很有“偏向性”的固执看法(stubborn opinion)。尽管译者永远出于好心,但好心未必带来好结果——这又是事实。既然你决定继续读下去,还是先接受这个建议吧。

    更为重要的是,学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根本没那么难,甚至很容易,能不能学,能不能学会,只不过是学习意识问题。

    以上几个原则,尽管简单,但是如若你将他们拼起来应用,就会发现,市面上书确实不少,值得看、值得读的真的不多。于是你就释然了,于是你就淡定了,于是你就不害怕精读了……

    2016-02-25 15:49:50

    10 花点时间去读书评

    Amazon、Douban上的书评都很棒,尽管也需要一点点的甄别能力(遗憾的是,豆瓣上“书托”越来越多了——读中文有很多“意外的负担”)。

    11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

    网络时代有很多方法可以去了解牛人们在做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分享。他们正在看的东西,是他们筛选过后的,常常有很大参考价值。注意,是“参考价值”,不一定是“价值”。(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Some Books for Software-oriented Humans,文章作者是 Pat Maddox, Rspec 核心开发团队 2 号人物。)

    #网络内容质量判断

    跟选书一样,网站的内容也常常要筛选。而且,由于在网上发布内容没有类似“出版社”之类的机构“事先编审”,所以,好内容实际上可能比例更低。所以,还是要有一套方法去筛选内容。首先要尽量了解作者,比如,英文的作者,就看看他的 Twitter或 Facebook,如果是中文作者,就看看他的微博。另外,另外,尽管并不总是准确,但排名高的网站比例上来看更可靠一些。尽管很多人对Alexa的排名不屑,但在这些年里它一直是帮我筛选网站的一个

    2016-02-25 15:50:34

    重要参考依据。无论是用 Safari,还是 Google Chrome 或者 Firefox,我都会安装 Alexa 插件,以便随时了解一个网站的排名。

    2016-02-25 15:50:56

    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算作知识。

    2016-02-25 15:51:09

    无繁殖能力的知识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显然,有繁殖能力的知识,比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更有价值;繁殖能力强的知识,比繁殖能力差的知识更有价值。

    什么叫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呢?最好靠举个例子说明罢。 科学方法论,就是一种有繁殖能力的知识,也是迄今为止我习得的最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2016-02-25 15:54:41

    什么样的知识几乎没有任何繁殖能力呢?

    比如,

    “鬯”这个字究竟什么意思,怎么读?

    贾平凹的名字里,第三个字读作 wà;

    陈寅恪的名字里,第三个字读作 kè(对,就不是 què,就是 kè)

    “知识就是力量”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的?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城市?

    地球上究竟现在有多少人口?

    2016-02-25 15:55:11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2016-02-25 15:56:20

    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2016-02-25 15:56:42

    即便是“博闻”,也不再应该为了广博而广博,一味追求广度;而是应该尽量选择“繁殖能力”的知识,这不就是在提高产能吗?我实在看不出来一个人对豪车品牌如数家珍对他有什么具体的好处(在他并非一个知名汽车节目主持人的情况下),也实在看不出一个人对各种明星八卦明察秋毫的人对自己有什么效率和产能上的提升?天天不看一遍其实天天都一样的“头条”就很难受,其实挺浪费生命的罢。

    保持好奇心很重要,但若是竟然养成了猎奇心理,那就算是掉进坑了。 这是个很大的陷阱。年轻人常常因此吃亏,迷恋一些“新”概念,虽然那概念或者那行为一点儿都不新,只是为了显示“与上一代不同”罢了——这其实是很

    2016-02-25 15:56:59

    古老的行为模式;有些人甚至即便在成年之后,也要靠不断强造“新”概念才能刷出存在感,这就比较可怜了 —— 因为那些玩意儿根本没有繁殖能力。

    Mac OS 的 Spotlight 原生并不支持 epub 文件检索…… 颇令人崩溃。

    还好有解决方案:ePub-quicklook

    一共要下载两个文件:

    epub.qlgenerator

    epub.mdimporter

    把这两个文件拷贝到以下目录内:

    /Library/Spotlight/

    而后打开 Terminal (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cd /Library/Spotlight/ qlmanage -r mdimport -r /Library/Spotlight/epub.mdimporter

    此后的全文检索就会包括 epub 文件了。(建立索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比如十几分钟……)

    2016-02-25 16:00:44

    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模式,否则就事实上完全无法面对、彻底无法研究。

    2016-02-25 16:02:05

    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现象,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不完美的。 实际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在任何时间点上出现的新生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它之所以出现,核心上来看,只是因为它相比之前的相对物更好而已,一旦它成功,它就不再是新生事物,而是现有世界的一部分,等待着被下一个新生事物所颠覆 —— 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甚至成千上百年之后。 最终,我们接纳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相对更好而已。

    所以, 在面对、或者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优点,而不是它的缺点。

    2016-02-25 16:03:23

    类比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生事物的;

    类比不应该是我们用来定义新生事物的。

    2016-02-25 16:03:52

    那时候面对一个没用过 Twitter 的人,给他讲述 Twitter 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一个典型反应是:“那不就是 QQ 签名吗?!” 其实在这样的回馈面前,整个讨论已经彻底结束了,因为这样的思路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生事物的。这样思考的人,最终也会接受新生事物 —— 在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都采纳之后,他们把这种事情当作“想当然”的东西处理,也挺省心罢。

    平日里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差别,甚至,那些一根筋的人显得更有优势,他们不仅省心,且感觉安全 —— 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可是,一旦进入投资领域,这样的操作系统就完全无法运转了 ,因为投资行为的核心本质有这么两个:

    投资必须自负盈亏,所以只能、且必须靠独立思考;

    只有投资未来才有真正的胜算,投资的收益才可能大到有意义的地步。

    我个人感激这个时代,觉得自己运气好,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个体投资环境 —— 无论是投资自己,还是投资理财,甚至包括风险投资 —— 确实大大优于从前;于此同时,真正的新生事物又此起彼伏、比比皆是;这即意味着

    2016-02-25 16:04:28

    说,学习和投资的机会几乎无限多 —— 只有在这样的时代里,知识变现才是可能的,且知识变现的金额才可能是巨大的。仅仅是我的上一代 —— 我父亲的那个年代里 —— 就没有这样的时代恩惠。

    学习就是用自己免费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少量的金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有人开玩笑, 人丑就要多读书;事实上,我认为没有巨额继承资产的人就应该多学习…… 可惜,大多数人被“ 重力加速度”限制住了,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反智才是主流。

    所以,在我看来,粗暴地把人们分为“乐观”与“悲观”两类,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我眼里,人分为两种,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和不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人又分为两种,多模式的和单模式的……

    除了在跨界和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模式之外,我们还需要在更多的地方调整模式……

    2016-02-28 21:50:35

    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依然含混的,但却是主动的决定,那是我重生的起点,而后反复重生,都是幸亏有了那个决定。而我在很艰难的情况下死活要那么做的原因在于,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理由很简单,逻辑也很简单,如果我所销售的东西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卖得越好,赚得越多的同时,我会越幸福。可现在卖的东西不是我自己做的,赚钱也很开心,但就是缺了点什么:

    对,缺的是幸福。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一旦想到这些,后面的决定其实就很自然了,因为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 。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错误的事情,越容易越不应该做。这很清楚,

    2016-02-28 21:50:44

    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窍门其实很简单,就是

    想办法活在未来。

    2016-02-28 21:51:14

    了,预测两小时之后的天气,就很容易准确了…… 不是这样的吗?未来不是完全不可预测的。

    如果我们判定这是个知识变现越来越容易地世界,难道你不能预测这样一个结果吗?

    你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来的收入就会越高。

    2016-02-28 21:51:25

    28 岁的时候,我有个判断,在未来,创造的价值肯定比销售的价值更高,尤其是对我个人来说。所以我即便已经很擅长销售,我还是要暂时放弃它、不管它,我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能创造的人。我笃信这个道理,于是就那么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确的结果渐渐展现。那么也就是说,在我想明白并开始笃信的那一刻,我已经某种程度上“活在未来”了,只不过,我的未来需要时间证明,而我需要要用行动与耐心等待早已经决定的结果最终落实。

    2016-02-28 21:52:04

    凡事都可以预演。

    2016-02-28 21:52:29

    做事之前常常要在脑子里预演至少一次

    2016-02-28 21:53:29

    我开始对那个朴素的建议越发地重视起来:

    做好你的功课。 (Do your homework.)

    再后来,有位朋友的口头禅深刻地影响了我。现在的我早已与他失去联系,但我总是记得他随口说的那句:

    咱是谁啊?!

    比如,当某些同学考试作弊之后竟然因为那分数洋洋自得的时候,他就会甩出一句,“咱是谁啊?!” ——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是有原则的人,那种事情和我们没关系!”

    再比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办法做到最好,因为“咱是谁啊?!” —— 咱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足够好的,否则都不够丢人的……

    许多年后我才发现这个简短的句子无形之中处处提高了对自我判断的标准,无形之中为了满足那被抬高了的标准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进而因此比别人多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长此以往,最终的差异着实巨大。所以,有意识地提高自我要求,是切实提高自己水准的前提 —— 我的确相信这事儿。

    对自己抬高一点点要求,然后做足功课,更好一点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2016-02-28 21:54:01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 提前 按照那个标准 学习、工作 。

    2016-02-28 21:54:17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读过类似的文字,只不过很少有人像我一样,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且之后就 真的就那么做了 。

    注意,我把“生活、工作、学习”这三样东西里面的“生活”去掉了,然后把“学习”放在了“工作”之前。因为,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2016-02-28 21:54:53

    很多人会以为这样的生活一定很枯燥,这样的生活一定过于苛刻,可事实上,我相信会有一定数量的人群会和我一样,没多久就会发现 这实际上是一种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 ,因为在这种方式之下,多巴胺的分泌明显是高于平均水准的 —— 这其实就是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幸福”这个词的量化定义。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件事情可做: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2016-02-28 21:55:10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2016-02-28 21:55:47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2016-02-28 21:55:56

    所谓的原罪,很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

    2016-02-28 22:03:07

    天主教教义里,有所谓的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2016-02-28 22:03:25

    抛去这些罪名定下来的历史时间因素,仔细去看,我得到这样的结论:

    若是今天的我们身上有这些特征的话,基本上都是不尊重知识、放弃了进步的结果。 核心理由在于,我们天生都是无知的,我们需要挣扎才能进步 ,若进步是有可能的,那么我们终将变好,不是吗?

    2016-02-28 22:04:15

    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2016-02-28 22:05:06

    然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的“ 宽容 ”、所谓的“ 淡定 ”,竟然如此容易获得 —— 惊喜,绝对是惊喜。嗯,进步(升级)是获得、制造 惊喜 的最有效手段。

    逃脱鄙视链,已经是解脱了,明白别人和自己一样只要不放弃也会进步,真的是超脱。

    2016-02-28 22:06:29

    智商这东西,其实不遗传的,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2016-02-28 22:06:57

    一个很重要但常常并不被重视的变化就是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 —— 在今天这个社会,三十岁的时候醒悟过来,和一百年前的人十五岁的时候醒悟过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时间段的增长,明显增加了可以获得并体验 复利效果的概率……

    这就是时代的恩惠。

    2016-02-28 22:07:29

    每当我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总是先从书入手 —— 网络上碎片化的文章,基本上毫无用处(尽管,这么说可能会伤到一些人)。免费的不是不好,只是按照经济规律,免费的东西通常伴有隐秘的成本(只不过有些人坚决不相信而已)。买书,我通常不会只买一本,我会一口气买若干本 —— 基本上是 5 ~ 7 本(为什么是差不多 7 本呢?你猜!)。在 Amazon 上搜索,相关话题的书籍,只要符合基本条件的就直接买下来,买一堆回来:

    知名作者的;

    知名且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的;

    版次更多一些的;

    印次更多一些的;

    评分相对高一些的……

    2016-02-28 22:07:51

    我觉得在我不懂那个领域的时候,连挑书都是浪费时间 —— 只能从通用的标准入手,只因为专业知识完全缺失么。去问别人应该看什么书,这更是浪费时间,因为别人怎么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 —— 尤其是连你自己都搞不明白问题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岂不更是如此?拿来别人列出来的书单,照单全收,还是浪费时间 —— 因为没有什么书单是针对你定制的。

    2016-02-28 22:08:28

    然后呢,我会拿着这些书, 齐头并进地阅读。很快就会发现,有些节点这本书讲的最精彩;而另外的一些节点那本书讲得最通透;另外一本书中几个的例子实在太精妙;还有某本书里顺带发现了更好的几个作者……

    于是,我渐渐养成了这样一个关于书籍的价值观:

    花几十块钱(人民币或美元)买回来的一本书,哪怕是有其中一点点的内容(有时哪怕是一句话而已)给我带来惊喜,已经很划算了!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之后,没多久,就发现自己即便是从“烂书”里也常常有所收获,最损的情况无非是知道了“究竟烂到怎样一个恰当的程度就依然可以有不错的销量”?

    (我永远不可能理解那些嫌书贵的人 —— 省一次打车的钱,就可能带来操作系统的升级,哪怕是个很小的升级或者补丁,怎么叫贵呢?这么重要的东西,又如何便宜的下来呢?买一本书都嫌贵,同样的话题一口气买许多本,就是少有人为之的事情了……)

    这跟什么很像呢?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到其他什么地方呢?

    2016-02-28 22:08:52

    习惯于这种提问,是让自己学会 融会贯通 的最直接手段……

    2016-02-28 22:09:17

    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在“向他人学习”的行为上。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

    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曾经,我也好像需要榜样的激励,后来放弃了。如果把榜样比作好书,理由就清晰了:

    好书永远存在;

    经典书籍永远不止一本;

    经典书籍也有可能被颠覆的可能;

    新的好书永远源源不断;

    众多好书都各有千秋……

    同样的道理,

    榜样永远存在;

    值得当作榜样的人其实有很多;

    曾经的榜样,很可能被颠覆,实际上经常被颠覆;

    2016-02-28 22:09:46

    新的榜样永远远远不断;

    即便是普通人也常常各有千秋……

    若是我买了一本书,在里面学到哪怕一点东西就觉得已经很值了,那么我看到一个优秀的人,只需要从他身上学会一点点就已经很值了,不是吗?既然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又何必把谁当作榜样?既然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为什么要认为这个值得作为榜样,那个却不能?—— 难道最终我要被“装得更好的那个人”蒙蔽吗?

    “被装得最好的那个人蒙蔽”,是寻求单一榜样的最可怕后果。

    再后来,我就想,其实真的没必要找什么榜样了,因为之前需要“榜样”是为了追赶和超越,可现在,我们是确定、确信自己只要不死就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人,榜样的意义并不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越发地明白,完美无缺的榜样,只存在于信息流动不畅通的时代里,不是吗?

    2016-02-28 22:10:35

    老师,是一个基本上注定要被甩在学生身后的职业 …… 你知道我哪儿运气好吗?我的好运就是你们一路狂奔,到地方一看,我竟然还在…… 也就是说,我运气真的很好,没有被你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然后我和徐老师唏嘘了好一会儿。徐老师说,“我们其实都是很努力的人,都很害怕被甩在身后,然后吧,幸亏结果还不错……”

    2016-02-28 22:11:57

    不能改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改变。

    想知道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取向,有个特别好玩的方法。拿出纸笔,罗列出如若真的改变之后可能带来的坏处 —— 注意,不是好处,而是坏处。罗列得越多越好,甚至可以

    2016-02-28 22:12:14

    花很长一段时间陆续罗列,直到实在再也想不出来其它的坏处为止…… 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2016-02-28 22:14:04

    改变常常是个过程,且是个很长的过程,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能够瞬间完成的改变大多没有什么意义。比如,改变一下瞬间的站姿(其实也是个过程,虽然很短)很容易,但意义也不是很大,彻底改变日常的错误站姿,却需要矫正很长时间,肯定很有意义;但,就因为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个改变的难度就无限提高了。

    这世界是动态的,人们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用静态的方式去思考、理解这个世界

    2016-02-28 22:14:13

    下个决心,是瞬间的事情,瞬间的决定,行动才是填补后面非瞬间的整个过程的实际内容。若是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直接把 “下决心的这个瞬间决定” 直接跳过 —— 它没必要存在;直接开始行动就好,这才是关键。

    解锁这个关键之后,一切都显得明显了:

    改变是个过程。

    改变最初的时候很难显现。

    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改变结果出现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耐心。

    看到自己的改变,会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改变是过程,获得、积累自信也是过程。

    看到别人已经改变的时候,不会盲目地羡慕,因为真正改变过自己的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2016-02-28 22:14:38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自己清楚变化是个过程,知道这个过程在最初的时候不明显,甚至完全看不到,所以,你就不会误以为身边的人都没什么变化…… 也不会因为(许多年后)突然有一天看到朋友的明显变化而感到惊诧甚至懊恼……

    刚开始用力过猛,就基本上注定会失败。

    2016-02-28 22:14:50

    用跑短跑的方式去跑长跑是什么结果,大家其实都熟悉。可这并不意味着说大家就明白 “在任何领域都不应该用跑短跑的方式去跑长跑……” 大抵上是因为不擅长类比的人,不擅长融会贯通罢。

    2016-02-28 22:16:11

    千万别用力过猛。避免这个误区的核心在于,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最初的弱小。既然改变是个过程,那么就可以把“改变”理解成一股势力,最初相当弱小的势力,它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持续投入才能逐步壮大起来。它就跟花儿一样,上来就浇了太多的水,会被涝死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其实只不过是变化失败之后的“合理化解释”而已……

    所有人都一样,在失败之后最需要有个合理的解释。最简单、直接、粗暴,最有效的解释莫过于:

    我没那个基因!

    我没那个天份!

    我没那个命罢?

    一旦想到这里,这里就成了已经被证明为正确的终点…… 温暖的死胡同。

    2016-02-28 22:18:01

    很多的时候,其实是那些学生在塑造老师。

    人是很容易被“ 反向塑造 ”的。你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哪怕你“高高在上”,你还是会反过来被他们塑造。再比如,同样是做销售,卖奢侈品的、卖高档商品的、卖中档商品的、买低档商品的,各自都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

    2016-02-28 22:18:46

    千万不要做免费的、公益的事情。你还没到那时候。

    我写书免费公开在网上,是因为我确实不需要指望它赚钱,更重要的是,我 自信到不需要用市场衡量我自己。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公益的,是免费的,你得到的只能是赞扬——哪怕你做得并不好。这是关键,你可能做得并不好,但由于你是免费的、公益的,所以人家只能对你客气 —— 这其实是不真实的反应。

    2016-02-28 22:19:06

    反过来,你收哪怕一分钱试试?只要你出了问题就会有人骂你,甚至不出问题的时候都有人骂你。

    不会回避商业,该收钱就收钱,不能免费、不能公益——这是为了得到真实的反馈。

    如果在你做得并不好的时候,依然得到赞扬,你最终只能被麻痹。而你不可能一辈子回避商业的,一旦开始玩真的,你就傻了,因为真实的世界(商业世界)全然不是你过往经历的样子。你被麻痹得越久,你越难以从瘫痪状态恢复过来。

    在你做的其实很好的时候,依然被骂,这其实是好事,会让你心理上更成熟,承受能力更强。

    2016-02-28 22:19:45

    千万要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是空话,这也不应该

    2016-02-28 22:19:56

    被肤浅地理解。

    也许,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我比较不吝于使用这样的措辞罢?

    远离 ____ 的人……

    2016-02-28 22:20:40

    认真筛选自己的朋友,很必要 —— 因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塑造你的一股力量;认真筛选自己面对的所有人,同样必要 —— 因为他们的力量更大,人多势众,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更要小心,需要更多挣扎。若有可能,要认真选择自己所身处的环境 —— 因为, 地理位置很重要,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为重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是莲花,那不是人;而人想要摆脱 反向塑造 ,不仅不可能天然做到,而且需要很多努力、很多挣扎。 人要真诚热爱自己 —— 然而,很多人其实没有这样的勇气。

    2016-02-28 22:21:56

    输了,就得认。悔棋的人,就是那种遇到麻烦不肯买单的人 —— 之前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啊!

    一点都不夸张,任何人大概都有悔棋的冲动(准确地讲,跟悔棋没关系,就是看到失败那一刹那的恐慌和懊恼),可一旦某人提出要悔棋,那么有一个判断就可以确定了:竖子不足与谋。因为能说出来悔棋,已经说明了很多细节:

    技不如人且不自知的人很可怕;

    不尊重规则的人无法合作;

    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进步

    2016-02-28 22:22:16

    真正的好问题其实是:

    如何才能避免制造麻烦?

    2016-02-28 22:23:29

    不制造麻烦的人不用解决麻烦。

    2016-02-28 22:24:36

    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进而,如何才能 “未卜先知” 呢?方法论是:

    2016-02-28 22:24:53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2016-02-28 22:25:35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有个类比可以借用:

    一杯水,放在冰箱里,会冻成冰,那个杯子的形状(水冻成冰之前的形状)可以推测出水冻成冰之后的形状;

    可反过来,如果一块儿冰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化成了水,我们看着那水的形状,无论如何都倒推不出化成水之前的冰究竟是怎样的形状……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的是,研究方向不同,会造成研究难度不同;我的意思是,研究焦点不同,也会造成研究难度不同。研究他人的失败,就好像是第一种情况;研究他人的成功就好像是第二种情况。

    我一向认为研究别人的成功很难,因为太多因素其实是隐蔽的;研究别人的失败相对容易,因为有更多更公开的因素可用来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他人的失败,比研究他人的成功更有指导意义。

    2016-02-28 22:30:10

    在描述逆境的时候,人们更喜欢用“抗争”这个词,历史书、传记看多了,我却觉得用“配合”这个词反倒更恰当。当一个人从逆境中走出来之后,回头再看那逆境,暗流涌动的背后却可能是个机会,一个塑造传奇的机会。历史总是这样,它就像一条河,时不时地莫名其妙就产生了一处漩涡,大多数人被卷入漩涡,葬身河底,可总有一些人,“配合”着那暗流,走出一条生路,就成了传奇。

    特朗博的策略,其实并不是他独有的,细看历史上所有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人,大抵上都差不多:

    他们就是很有才华;才华这东西,一点点不够用,必须很多很多;

    他们因为有才华而更为勤奋,更不愿、不敢、不甘浪费一点点生命;

    他们热爱家庭,那是生活的希望;

    他们善待朋友,那是他们生存于世的关联与证据;

    他们专注于做能做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们与之斗争的,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而是那个把所有人都变成受害者的历史漩涡;

    他们最终从逆境里走了出来……

    2016-02-28 22:30:26

    当这样的人走出来的那一瞬间,过往的对错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儿:他们走出来了。

    2016-02-28 22:30:54

    《Trumbo》是 2015 年我最喜欢的电影。

    2016-02-28 22:32:22

    补充

    wn.com 做了一个专栏:“How Dalton Trumbo and other blacklisted writers quietly racked up '50s Oscar wins”,里面有十几个值得看看的视频文件,包括 “Dalton Trumbo interviewed by Stan Bohrman”……

    http://t.cn/RbEyxbY

    这些视频其实比电影更精彩,毕竟,电影是关于这个人的。

    2016-02-28 22:34:03

    理财的困难与矛盾来自这样一个窘境:很难很早开始,等开始的时候已经太晚。

    2016-02-28 22:35:41

    基于以下几个常见的理由,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理财:

    父母本身很可能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活动;

    基数太小的时候,利息什么的看起来很没劲—即使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复利计算;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验结果—对年轻人来说,等待的时间显得更长;

    诱惑就在眼前,且显得更大;

    更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年轻人对“理财”的定义理解错误,以为理财是需要去银行排长队才能干的事情,而不是“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于是把一个原本从很早就应该开始做的事情当作无所谓的事情处理了……

    还有一个特别逗的现象:人们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有特殊的处理手段—最终会通过包装进行自我保护。“谈钱不就俗了吗?”或者“我才不想成为天天只会算计的人呢!”这其实是对自己的大脑实施“永久性伤害”—很难恢复。

    2016-02-28 22:36:24

    理财最难的地方有两个:

    对自我的把控

    对风险的把控

    这两个都是可习得的,且习得之后不可逆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都是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习得的技能。

    2016-02-28 22:36:54

    Walter Mischel 在他的书中提到,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 4 岁的孩子瞬间提高了自制力:“你把这张桌子想象成一个大画框,这个盘子和这块棉花糖都是画中的东西,其实吃不到的……”

    而另外一组小朋友却没有这样的提醒。相对来看,把棉花糖想象成画中之物的孩子,自控力要比没有获得提醒的孩子强出很多 —— 原本只有不到 1/3 的孩子可以忍住,现在有 2/3 以上的孩子可以忍住。

    2016-02-28 22:37:20

    转移注意力是抵御诱惑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这其实也是后来理财成功的人常用的手段。他们会尝试着骗自己,把那些定期存款或者股票投资当作“已经丢了”,尽量不去想它,不去看它。这跟聪明与否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有时候,骗骗自己也挺好的,不是吗?

    2016-02-28 22:38:47

    第一组孩子在进行棉花糖测试之前经历过一次被承诺却未实现的情况,比如,有条件地答应给孩子一件礼物,后来条件满足了却没有给孩子礼物;

    第二组孩子在进行棉花糖测试之前经历过一次承诺被实现的情况,比如,有条件地答应给孩子一件礼物,后来条件满足了,孩子就真的拿到了礼物。

    结果怎样呢?第二组孩子表现出的自制力比第一组孩子高 3 倍!4 因为对第一组孩子来说,生活教育他们,“马上吃掉”才是最佳策略,至于承诺的第二块嘛,本来就不存在!那些随便给孩子承诺,而后又经常让孩子失望的家长们,面壁去吧。你们的下一代就那么轻易地被你们毁了,你们也完全不知道——说你们点啥好呢?!

    关于对风险的把控,更是与智商、与遗传没关系的事情。前面提到过,有研究表明,婴儿第一次见到蛇就害怕,见到枪却无所谓。为什么呢?因为对蛇的恐惧是根植在基因里的,对枪的恐惧嘛,离“可通过遗传获得”还差几万年的光景呢。于是,理财上的风险意识,跟遗传没什么关系,跟智商关系也不大,它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失败、通过自己的教训、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获得的东西—哪怕在书上看过、听别人说过也没用。

    所以说,理财这件事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年轻的时候理财虽然难,但即便发生风险,损失也不会太多—因为本来就没有太多。等可管理的财富多了才开始学习,一旦损失,就肯定惨重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可怕的是—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2016-02-28 22:39:10

    自控与自制是可以习得的,并且,一旦习得就不会失去,这才是关键。而反过来,开始学习理财,可能也是改善自制力、自控力的方法,不是吗?

    2016-02-28 22:39:48

    如果这样告诉自己,可能更容易成功:

    “我得存钱,我才不想跟那些笨蛋一样呢……”

    我们推理一下:毫无疑问,不存钱的人,在理财这个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上就是笨蛋。然后,无论你是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笨蛋,这也毫无疑问。于是,这是一个“因为没有引发负面情绪而更容易被大脑采纳的建议”。

    2016-02-28 22:40:22

    自制力很重要,但每个人的自制力是不一样的,过分自控只能带来不舒适。另外,要知道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总量一定的,某些方面的高度自控,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的失控。

    2016-02-28 22:40:47

    该花就要花,有的时候就要活在当下 —— 注意,只是“有的时候” —— 更多的时候要活在未来。40 岁之前不富有,爱吃麦当劳、肯德基的人,哪怕有一天真的中了彩票,也会痛苦地发现自己其实还是觉得垃圾食品更好吃。人的年纪越大,赚到的钱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越小,这是事实。年轻的时候,确实应该适当地享受人生,甚至应该有意培养一些高质量的生活习惯。

    2016-02-28 22:41:41

    让我们再审视一个事实:爱面子其实是绝大多数人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

    2016-02-28 22:41:35

    如何摆脱呢?我有经验 —— 海量阅读心理学书籍。尼采认为“一切都是主观的”,其实也有一点点道理,因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都是受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影响的,或轻或重,只不过有些人可以通过对心理学常识的理解去调整自己。

    2016-02-28 22:42:29

    还有一个办法非常有效:给自己培养一个不那么费钱的兴趣爱好。大多数人出去花钱,根本上来看就是“闲的” —— 女性读者该笑出声了,因为她们自己最清楚。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一个超级省钱的兴趣爱好,可竟然有很多人认为“书太贵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连希望对一些人而言都是极其危险的”。再如,弹琴也是一个花钱比较少的兴趣爱好,吉他比钢琴花钱更少。有个兴趣爱好的好处是,闲暇时间有所寄托 —— 没工夫乱花钱,这不挺好的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财无非就是“开源节流”。相对来看,“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才是正途。对年轻人来说,努力提高自己未来的营收能力才是当务之急。微博、微信朋友圈固然得看,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花更多时间去系统地研读正式书籍,多花时间去打磨自己的劳动技能。不要只顾着升级手机系统,也要常常升级自己的大脑,选择更好、更强的思维模式,进而有能力作出不同的选择。

    2016-02-28 22:42:36

    最后,死活存不下钱的人,某种意义上都有共同的特征 —— 常常“一厢情愿”。他们一开始是“心里希望”,后来是“认定”一切都会自动变好,甚至进一步成功地欺骗自己:“这才是正能量”……骨子里,这是拒绝成长,拒绝承担责任,乃至心理学上还有个专门的词 —— 彼得潘

    2016-02-28 22:42:50

    综合症1。

    2016-02-28 22:43:06

    现实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整体上来看是会越来越好的,可每个个体的状况却不一定。很多人越来越糟,没有人会自动变好,只有行动才会带来变化,期望本身在没有行动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变成自我欺骗。

    好吧,现在没有借口了。开始存钱吧。

    2016-02-28 22:43:48

    成年之后,生活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然后,给自己设置一个机制,使自己就是不能动用存起来的钱。这时,欺骗自己其实是有用的 —— 还记得那些 4 岁的孩子是怎么学会通过骗自己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吗?就当那些钱丢了。丢了的钱,不是用来“应急”的,丢了就是丢了!“丢了”的意思是,没了,那些钱彻底没了!

    2016-02-28 22:44:33

    如何制造这种效果呢?这个灵感来自《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的作者。你可以这么干:到外地办一张储蓄卡,记下卡号之后把卡扔掉;以后每个月转一定金额的钱到那张卡上。其实金额大小并不重要,是收入的 20% 还是 5% 也不是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 —— 给自己一个机会,在 5 年之后体会一下突然可以动用一笔闲钱的机会。如果你今年 25 岁,等待相当于自己已有生命的 1/5 的时段是很惊人的成就,这段经历在未来很可能会“折现”成惊人的毅力(Grit) —— 另外一个提高收入的重要能力。而且,来自经验的毅力更可靠 —— 5 年后你可就赚大了。

    给自己存出一个机会,这就试试吧。

    2016-02-28 22:45:10

    赚钱的最正确姿势是躺着。

    2016-02-28 22:46:20

    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要坚定地理解上面提到的两个事实:

    普遍来看,普通人的赚钱能力在越来越快地提高;

    普遍来看,普通人在生活必需上的开销所占比例正在缩小。

    2016-02-28 22:46:42

    要相信第一条,所以才能坚定不移地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如何获得更强的赚钱能力;要相信第二条,所以大可不必刻意或过分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去换取未来的财富。这两条都笃信且实践,才能做到“别把自己的青春过得太穷”。

    2016-02-28 22:48:29

    这是很认真也很重要的建议。不管你处在什么年龄,从现在开始刻意寻找那种可以一次性付出却能够长期获得收入的事情去做。这种事情不像看上去那么难,甚至有越来越简单的趋势。比如,过去只有靠写书被正式出版才能拿到版税,现在很多人写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就可能获得读者“打赏”,收入甚至比写书高一点,这就是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刻意”的力量还是挺神奇的,最终那些听起来像是胡说八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现象。

    如果你还是在读的学生,看到这篇文章后有所启发,就应该拼命锻炼自己的创作技能。可以是任何领域的创作,但必须是可以获得收入的创作。慨叹一句:所谓的创作,从某个角度上来看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 一种成本长期趋近于零,收入长期趋近于无限的活动。

    2016-02-28 22:51:43

    学识使人坚毅。

    2016-02-28 22:52:10

    今天这个时代,求知就是求富。因为知识变现不仅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2016-02-28 22:52:31

    重复的、枯燥的工作应该自动化完成。

    2016-02-28 22:54:18

    达米尔是那种常见的读不懂原理但敢于应用结论的家伙 —— 这也是一种聪明,起码是中等聪明。很多人之所以渐渐笨起来,是因为读不懂原理的话他们是断然不敢应用结论的。

    2016-02-28 22:56:09

    不够聪明才真的误人,不是吗?

    2016-02-28 22:56:22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能并不需要打败谁才能过得更好,起码可以过得足够好。

    2016-02-28 22:56:40

    用以学识支持的坚毅认定其实选择是存在的,并且是可追求的,是有很大相对优势的

    —— 就是这样。

    知道收入分为两种,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而后更重视被动收入,这也是选择,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更是一个改变未来的选择,不是吗?

    2016-02-28 22:57:09

    高品质生活与金钱肯定有着一定的联系,可在自己没有足够金钱的前提下,说出或认为“金钱不一定带来高品质生活”,就算道理正确,也对自己的状态于事无补。自欺欺人不仅无补,甚至有害,尤其是对自己的大脑 —— 人要珍爱自己的大脑。

    2016-02-28 22:57:30

    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的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2016-02-28 22:57:59

    有钱不一定幸福。(但没钱更不容易幸福。)

    那么拼有什么用?不还是得了乳腺癌?(不拼的人也有很多得了乳腺癌。)

    我很穷,但我有骨气!(说得好像富人没有骨气似的。)

    2016-02-28 22:58:38

    读一点科学史就会知道,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大多都是家境富有殷实的,比如发明万向接头的卡达诺,比如帕斯卡和费马,比如达尔文……如果达尔文家里不够富有,他怎么可能周游世界?如果他连自己出生的小镇都离开不了,又如何观察同类生物的不同形态?他的聪明固然重要,而他的见识却必然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不够富有的怎么办?想办法去当神职人员,有了俸禄之后继续求学,比如发明了复式记账法的帕西奥利,比如发现遗传原理的孟德尔。

    2016-02-28 22:59:32

    即便是今天,求知的成本依然相当高。全球范围内连年上涨的大学学费就是明证 ——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完成高等教育的,不是吗?

    正因为富有,他们的勤奋才更容易达成目标,或者反过来,当他们的勤奋没有直接、快速的回报之时,他们也更不容易着急,而是显得更有耐心 —— 时间久了,耐心就真的有了。

    事实上,致富失败的人更容易放弃勤奋,而持续勤奋的人最终不可能太穷。很努力依然很穷的人,其实是选择出了问题,而不应该怪罪勤奋本身。“我太穷,是因为我太勤奋”,这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吧?而对于选择失误,自欺欺人的说法是这样的:“唉,我们啊,太实在……”对他们来讲,也许只有这样说心里才舒服、踏实吧。

    停止自欺欺人之后,我们就可以直面本质问题了 —— 是否能拥有高品质生活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所谓审美,真的不只是在选美大赛中判断哪个姑娘最漂亮而已。审美实际上是一切生活选择的基础。

    什么是美?审美教育不够普及,就算有也常常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 —— 人们误以为“美”与“不美”是一种主观判断,可事实上,美是一种客观存在。

    所谓的“主观”,实际上指的是对美的感受有多准确。达·芬奇遇到帕西奥利之后,因为帕西奥利教给了他足够的数学知识,他专门为帕西奥利的书《神圣比例论》画了插图。在此之前,达·芬奇其实一直是凭直觉创造美,但被

    2016-02-28 23:00:08

    教育之后,美的创作就有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这就是黄金分割率的应用。

    2016-02-28 23:00:25

    对美的认知是可以培养的。

    2016-02-28 23:00:57

    有审美意识,有审美能力,有为自己创造美的意愿和动手能力 —— 这是长期培养之后习得的结果。

    2016-02-28 23:01:07

    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与金钱无关,因为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的能力。

    2016-02-28 23:01:35

    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

    2016-02-28 23:02:39

    千万不要胡乱从小刻意灌输理财观念,尤其是大多数父母的观念还是错的。要从更本质的地方开始:开启孩子的审美意识,刻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是很难的,真的很难,因为自己要先花很长时间耐心启动、学习、培养、纠正自己。

    2016-02-28 23:04:08

    基因里,我们就对冒险痴迷。与人们普遍以为的相反,女性对危险的向往和痴迷普遍强于男性。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例子就是,在过山车、蹦极这类“模拟危险”但实际上几乎没什么危险的“运动”中,女性尽管比男性的尖叫更猛烈,但实际上却更享受这种刺激。

    2016-02-28 23:04:23

    人们对勇气、勇敢的理解常常过于肤浅,从未认真审视,甚至干脆忽视

    2016-02-28 23:18:17

    所谓的勇敢、勇气,尤其是脱离先天条件支撑的勇敢、勇气,其实也是、更是学识与思考的表现。

    在理财与投资的起点就要明白: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足够的衡量风险与收益的能力 —— 这才是成功的智慧。智慧的特征是,可习得,可积累。

    2016-02-28 23:18:58

    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必须花时间学习的,只因为它确实可以习得,但不容易习得。

    2016-02-29 14:31:56

    科技的进步正在某个层面抹平贫富差异所造成的生活质量差异。

    2016-02-29 14:32:33

    正式出版物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贬值 —— 尤其是“非小说类”(Non-Fiction)。

    2016-02-29 14:32:52

    互联网上虽然也有很多很高质量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零散文章,但体系完整的知识,通常还是,也越来越是,只有少数人才有能力创作的。感谢他们,我们才可能终生自我教育,无穷无尽。在追求学识的过程中,免费常常是陷阱

    2016-02-29 14:33:08

    并不是免费的,同时会随着我们自己的学识变得越来越贵。

    舍不得花钱买好书是最“屌丝”的行为,也是最高效地制造“屌丝”的方式。不仅不能在好书上省钱,还要为了淘到真正的好书,付出“总是得前后买过很多烂书才能提高甄别能力”的代价。再往大里说,一切有助于帮助自己成长的开销都不能省,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 你的前途取决于此。

    2016-02-29 14:40:47

    终极体验的特点是,当前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替代。

    2016-02-29 14:44:35

    节省肯定没错,但节省肯定不是创造未来的主要方式。

    2016-02-29 14:47:16

    尽量只为生产借钱,尽量不要为消费借钱。

    2016-02-29 14:51:13

    一辈子基本上要靠3种力量:

    体力

    智力

    财力

    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时代,体力差几乎等于活不下去,智力差当然也很危险,但一个体力强大的傻子却可能更容易生存。不过,即便是在远古时代,体力超群或者智力超群,直接的结果通常就是财力的增加,而财力的增加常常会进一步导致体力和智力的改善。

    有两个自然规律在人类史上从来都没有变过:

    只有第一被重赏

    财力积累无上限

    2016-02-29 14:51:40

    一个人的体力是有上限的,再强壮也有衰老的必然;一个人的智力是有上限的,再好学、再勤奋,时间总是有限的。但是,财力却有着优于体力和智力的属性。

    可无限积累

    可直接继承

    后天获得的体力可能遗传,也可能不遗传,也就是说,有可能,但不一定。后天提高的智力,很难遗传,更多的是通过对下一代的教育引导大致达到“遗传”的效果。可财力却不一样,除了可积累、无上限之外,还可以直接让子女继承,若是他们拥有足够的体力和智力,就可以继续积累,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积累。

    2016-02-29 14:52:10

    即便有人做到,历史上也有观察 ——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为什么呢?只因为积累教育实在太难了!但这确实是唯一靠谱的途径。

    所以,细想想就会发现,只有养成积累的习惯 —— 无论是在哪方面 —— 才是抵消被动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2016-02-29 14:53:24

    每次巨大技术变革出现的时候,都有一批投资者死在路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了所谓的“趋势”,却忘记了或者不知道真正的趋势需要 1 个以上的周期才会真正显现。回顾一下历史吧,互联网、NetPC(后来所谓的“云”)等都是如此。再如,我相对比较了解的比特币,现在在这样一个阶段:比特币正在引发很多人的愤怒。

    对周期的深入理解,甚至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在我看来,所谓的不屈不挠,所谓的坚持不懈,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因为对自己身处某个周期的某个位置非常了解,所以才更容易作出的决定。

    2016-02-29 14:53:46

    繁殖能力强是王道。拿到理财与投资里说,就是存的越多越好。

    太简单了吧?简单到好像没必要教育或学习似的。其实这也是传递重要知识时所面临的困惑与困难 —— 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看起来并不相关。比如,品质生活其实与审美能力更正相关,与钱的关系并不大,但是钱却看起来是最重要的、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再如,当年我教英语的时候也发现,背单词的方法、找外教之类的学习环境其实都没有另外一个简单的字重要 —— 用。可越是重要的东西,说出来之后越是简单到令人不由自主地轻视。还有,性高潮其实与大脑关系最大。

    2016-02-29 14:54:04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而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主次的思维体系。

    审美能力让我们分辨美丑,价值观让我们分辨好坏。于是,正如审美能力能够影响生活品质一样,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去判别好坏,进而,好坏的判别,影响每一次的选择。于是,价值观影响选择,选择影响行动,行动构成命运。所以,“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这话我没办法不同意。

    2016-02-29 14:54:40

    不做没用的事,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导致的选择 —— 因为无用功是一种浪费,是不好的。不淡定没用,淡定却好处多多 —— 起码不影响心情,也不影响身边的人的心情,不是吗?

    2016-02-29 14:55:35

    觉得与影响审美能力的因素是一样的:还是学识。

    这个时代的好处是,学识相对容易获得,而且越来越容易获得。读书其实越来越便宜,早已不像过去,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读书;正规教育体系固然有很多问题,但毕竟义务教育真的普及了;人们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开放,而拥有健康好奇心的人刨根问底也越来越方便 —— 若是能读懂英文,再加上 Google,那简直没有边界。

    2013-01-01 08:09:15

    两个人闲聊一会儿可能很有收获,可是,这里面有几个前提:

    两个人在某个层面上要旗鼓相当 —— 否则难有真正沟通;

    两个人在很多层面上有一定默契 —— 否则沟通成本过高;

    因为是“私下交流”,于是可以有很多“无所顾忌的表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生》100%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xw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