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四楼,楼下总是热闹闹的,因临着一条街道(是三四个小区的主干道),加上对面又是一个小区的大门。没事的时候,往窗前一站,静静地看着下面的风景,各种声响传来,倒也是一种消遣。
卖新鲜鸭蛋啰——
我拿起手机,快步下楼去,鸭蛋怎么卖?六块五一斤。给我来二十个,扫哪?老板从口袋里掏出二维码来。
各式各样的叫卖,此起彼伏,在一些个门店口,三五成群的人在聊天,小区门口的门卫室里,总有一桌人在打牌,围着看的比打牌的人还有兴致。要是有新店开业,那喇叭更是震天地响着。
下午三、四点钟,卖馒头的,卖糯米饭团的,卖凉粉的,卖西瓜的…叫卖着。上周二吧,有人在小区大门口处卖麻糍,一个中年妇女,微胖,一张小收折桌子,一个保温桶,一盆拌好的黑芝麻白糖,有人要买时,便打开保温桶,将舂好的糯米饭,团出一个个麻糍,放入盆里,滚上芝麻糖。
现在有人卖的麻糍不好吃,是因为用糯米粉调制的,没有了筋道,口感自然差去许多。
说到麻糍,以前只在七月半、十月半才有,或是红白喜事也会舂,散发给亲友,平日里是吃不着的。说起吃来,要数烤麻糍最香了,冬天,将麻糍放在火盆上,慢慢地翻烤着,待到表皮焦黄,用手指轻轻地戳一下,感松软松软的,就可以吃了,用手小心地掰开,香气扑鼻,咬一口,烫!太香了,沾点白糖,咬一口,热乎乎的,嚼劲十足,想吃吗?你自己烤去。
还有一种吃法是煎,等妈妈炒好了菜,央求着接过锅铲,将麻糍放入锅中,利用炒完菜的油锅,要想专门用油来煎是不可能的,小时候家家粮油都紧巴巴的,大人是不会同意的。炒完菜,灶里的柴也要退出来,用水熄了,灶中的炭火也要铲到一个大点的瓦罐面,闷成炭,好在冬天使用。即便是这样,灶里的余温也够用了,只是要不时地翻动麻糍,还得盖上锅盖,待灶中余温退尽,麻糍也就煎好了。
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叫卖声还一声一声地响着,现在都不用人喊叫的,事先录好的,打开开关就可以了。这个卖麻糍的叫卖声,与别家不一样,一般的人叫卖只是一种声音一个调,而她是二种声音二个调,一个是本地方言:麦(卖)麻果;一个是普通话:卖麻糍。好似一唱一和的,倒也有趣,她只叫这六个字,不像王婆卖瓜似的。
今年婺源的夏天就一个字,热。
站在大马路也,二三个小时,做点小生意还真是不容易呀,看卖主的年纪,应该不会就一个孩子,而孩子应该是还在上学吧,赚点家用,供孩子上学,在当下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像我小时候读书,一学期才一二块钱,读初中也就交了5块钱,期末还退了一块多钱,真是不能去想了。
听着叫卖声,就知道今天的麻糍卖得好不好,叫卖声停得早,那是卖完回家了,要是一直叫着,说明还没卖完呢。
黄昏时分,楼下又传来叫卖声——
正宗巨峰葡萄,产地直销,特价了,只卖三块九一斤,好吃又便宜,快来买了。
……
楼下的叫卖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