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生家庭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

原生家庭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

作者: 方所说 | 来源:发表于2019-12-20 23:48 被阅读0次

01原生家庭理论不值得被细究?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我们在关系当中的两种心理状态——“融合”以及“分化”。

今天咱们把目光更近一步聚焦到原生家庭上这个领域吧。

先反驳下最近甚嚣尘上的原生家庭背锅论。

随着《都挺好》和《小欢喜》的热播,近几年有关原生家庭的心理学知识,开始急速地闯进大众的视野。一夜之间原生家庭成了不幸人生的众矢之的,所有的愤怒和恐惧似乎都找到了出口,有些人撕心裂肺地喊出了那句——

“这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历史多次验证,当一个新的名词和概念,前所未有地冲进大众视野后,必定会有观点对立的两派极端份子争锋相对,前有“原生家庭宿命论”,后有“原生家庭背锅论”。

鉴于火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已经在朋友圈力挽狂澜了一把,咱们今天就跳过直接讲同样甚嚣尘上的“原生家庭背锅论”。

去年@浪潮工作室就发表了一篇题为《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的文章,引起各路对心理学颇有研究的“辩论大神”群起攻之,一时间波澜四起。

他们的立场是这样的——

"原生家庭论 " 是彻头彻尾的伪心理学,根本就不是正统心理学概念,主流心理学教科书几乎没有提及;你的父母对你人格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遗传给你的基因。你的人格大约有 40% 是遗传的,剩下的60%,是环境影响。但父母如何对待你,对你人格的影响很小。

事实上这也是今天大多数人秉持的观念,这部分人要么强悍到不接受除了自责之外的任何说辞,要么是为人父母不堪其扰而发出怒吼。当然还有一种人,他们力争在这股控诉原生家庭力量的“泥石流”中争当一股“清流”,可惜用力过猛。

孩子从出生到组建家庭,有相当长的一部分时间都是和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原生家庭由此构成了我们生长的环境,而所谓的60%的人格受环境影响,但与父母无关,这样的立场摆明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生家庭理论的指导意义,本就不是为了讨伐我们的父母,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做点什么,为自己孩子的人生做点什么。

02理智看清成长环境带来的限制

我们先从各家学说看原生家庭在婴幼儿阶段对人一生造成的影响。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6岁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

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6岁以前的经历会成为他后来人生的剧本,也就是说,一个人6岁之后的人生,都是在上演6岁之前的故事。

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在3岁之前和父母所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模式会影响他后来人生的关系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1岁之前和母亲所建立的母婴关系对他后来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先不探究细节的差异,这些心理流派几乎一致认为,一个人的早年经历对其后来成长有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稍微用框架思维审视一下自身,就能明白原生家庭的“毒”是如何一步一步渗透我们的骨髓的。

心智模式与行为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原生家庭当中形成的观念以及行为几乎伴随了我们的一生,当中形成的惯性非强力难以破除。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恰恰是由价值观所形成的,正是有了对外界万物孰轻孰重的掂量,我们才逐步具备个人色彩。

自幼生长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会带着父母给我们贴的标签进行自我认知,我们会调试我们的行为模式来适应家庭环境...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原生家息息相关。

说到这你可能就明白了,原生家庭理论最让人细思极恐的一点在于,我们受环境的影响,在家庭这个大系统当中形成自己的观念,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修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依此来指导我们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

家庭于孩子而言就好比一个原生态的培养基,一旦这个生态系统出现问题,生命的运转难免脱离正常轨道。

关系模式

人这种生物的复杂性难以言喻,关系因此可以称为一门玄学,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原生家庭篇瞥见我们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的模板。

用心观察思考,你会发现我们早年经历,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出现。

你可能倾向挑选具有掌控感的男性伴侣,因为自小你的父亲处境相对弱势;你会倾向于交成熟型能够给你宠爱和支持的朋友,因为你就是家里的小公主;你经常缺乏安全感和伴侣吵架,因为自小你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没法陪伴你;不管经济多么宽裕,你都很难实现消费自由,因为父母曾经灌输给你消极的经济观;你总是在孩子面前脾气火爆,因为从小你妈妈总是虐待你......

从这个角度讲,这就是关系模式在原生家庭中的代代相传。

人是群体性动物,免不了要在生活当中和各类人建立关系,这其中有我们的爱人、孩子、以及我们的朋友,不可否认的是,在每一段关系当中,我们最习惯于借鉴最初我们所处的关系模式,即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方式。

倘若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且有爱的,那么后期陷入一段纠缠关系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在这种关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更容易实现人格独立以及精神自由。

当然,同胞关系也很重要,是我们最早的朋辈关系,这种关系会成为我们人生中和其他朋辈(如同学、同事、恋人或情侣、配偶等)关系的模板或原型,兄弟姐妹在排行里受到的影响会持续影响我们的一生。

家庭系统的魔力在于,它既可以轻易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毫不留情地摧毁人的一生。

So,随意妖魔化原生家庭理论没必要,但这股家庭动力也绝不容小觑。还是那句话,“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在每一个当下保持自我察觉,就是最精深的人生智慧。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ew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