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的高度
一、好孩子是信任出来的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谎言讲一百遍也变事实了。父母要不断鼓励孩子,让他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能行!
@相信孩子是孩子的心理营养,让他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能行。
@负能量身体会以疾病的方式来告诉你,是个老骗子,骗走无数幸福,担心是对孩子的诅咒。
@所有的奇迹都是精神力量创造的,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诲人不倦”的精神只能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父母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
@不是因为孩子优秀了,父母才对孩子有信心,而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才会优秀,只要你相信他,他才会做得越来越好,这是人性。
@自己的问题把孩子丑陋的一面激发出来了,不一样的经历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有特色的,相信这些经历都是有价值的,相信孩子。
二、不破坏就等于保护
@"牛不喝水强按头"都是短视行为,"拔苗助长""杀鸡取卵"都是违背人性的。
@教育如同喂鸡。
@你反对什么孩子就在意什么,你的行为把孩子美好的一面激发出来,他会进行自我教育,他不学习他干嘛去呢?
三、扶正高于驱邪
@孩子问题不是纠正的,见招拆招不是好方法,是西医的作法,教育孩子要借鉴中医理论。
@要分享,不要教导。
@状态影响状态,情绪左右情绪,良好的状态创造了神话。
@中医治病,通过扶正,达到驱邪,教育也是如此。
@正能量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培养优秀孩子的秘密:不断给孩子正向评价,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你只管付出不求回报,没有功利心,孩子感受到的是你的格局。
@让一个家庭兴旺的都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给孩子很多财富,他缺少奋斗的过程,孩子人生没会厚重。传金传银,不如传品格。家业万贯,不如教子成才。
@碱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只要心中有风景,处处都是好风光。
心智模式
@人都有一个天性,顺着天性就能发展出好的一面。
@人是趋利避害的,他大脑中反应的机智,产生应对的方式,或逃避或攻击等,但只要他觉得有利,他一定会去亲近。
@你相信他是个好人,你就会用对待好人的方式对待他,他就会越来越变成好人,你对待他的方式造就了他。
@不自信的人他会逃避、被动、消极。
@孩子为什么觉得别人会不喜欢他,价值观决定的。
安全感
@孩子和你的相处模式,决定他和别人的相处模式。
@人越付出越幸福,你要让孩子多为你服务。
@真正让一个人强大 ,就是你不断用他,人都是要被需要的。
@安全感与未来有关,恐怖会传染,你心中充满的不安全感会传染到家里。
@一个人的不自信来自于过去,对未来没有信心。所以让孩子自信要解决过去的问题及未来的问题。孩子需要体会自己做事的过程。
@安全感是建立在学习中的,认识到事物心里有底了安全感足。
@对一个人来说,人知道宇宙的秘密太少。
@区别包办和放手主要看结果是谁来承担的。
@安全感最大的杀手是包办。
信念
@信念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
@真正的谦卑才能让人竞争。
@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发现自己,而不是打击他。
@不要去学招式,而是做自己,感悟自己的东西,学会置疑权威。
关系
@喜欢的东西容易有好的结果,产生成就。
@孩子是趋利避害的,孩子如果厌学,是因为学习带来了痛苦。
@孩子表面的问题,背后都是关系的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往往是他与人的链接不够紧密,与共事的人回应不够。解决的办法是先抛出你需要孩子回应你的事情,你再回应孩子需要你回应的事情。
@当孩子不写作业,是老师在他心中的位置很弱,孩子经常迟到,说明孩子不畏惧老师,和老师关系差。
@良好的关系,爱的关系,驱动孩子顾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事情无所谓,心中没有他人,所以最终要处理关系的问题。
@人与人产生矛盾是因为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沟通秘诀是,首先认可对方是对的。
@一个人是带着缺点长大的,如果你去掉孩子缺点,你等于把他的优点也一并付出掉了。
@孩子犯错不要否定他,但让他承担错误最主要,这就是成功者的思维。
@关系源自于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当你急躁时,等于告诉孩子这个事情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孩子也以急躁回应这件事,情绪是无能改变。一切问题都是有解决的,而不是用情绪去解决。
@如果你的男人无能,是因为你不去用他。你的孩子不会沟通,说明你不会倾听。如果你的孩子暴躁,是因为你比较没有耐心。如果你跟孩子不分离,你孩子就不会感激你。
@分离是指意识分离,不是指身体分离或距离分离。
@智商是对事的,情商是对感情的,对埋怨、责备情商低的人,那就跟他多说感情的层面的话。如果两个人都一直在争事,那么永远不会和解,要透过事来看情。
@对于孩子发脾气,你可以说“孩子,妈妈希望你说话时保持冷静,这样我们才能听清楚你说了什么。”
@你跟谁分离很关键,要把夫妻看成是“我们”,把孩子看成“你”和“我”。母亲是桥梁的作用,和爸爸沟通时重心是爸爸,和儿子沟通时重心是儿子,你和谁对话他就重心。
@人家的行为没有伤害你,你去管教是不能动气的。
@接纳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你内在容纳的一个态度。
@对方有情绪,你没有防御行为,你是接纳的,你有防御,说明你不允许对方有情绪。你如果老是去改造孩子,你是不允许孩子有缺点。
@赞美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是让孩子感知到他自己的亮点、优点,所以要有依据。
@当你去越界时,孩子会反抗,不让你越界。当孩子在越界时,你都是在守界。
@孩子提前把零花钱花完了,问你要钱,你一直容易满足孩子,他会认为钱是花不完的,他一直思考在怎么花钱上,所以我们要守住界线,处理方法有很多,可以坚持不给,可以把下个周提前给他,或其它方法。慢慢孩子有了理财能力,他有框架思维。
@拥有了界线就拥有了自由,这也是放手,他会为了生存也滋生出很多能力,所以孩子的能力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被激励出来的,而不是他说没有钱了,你就去满足他。
@良好关系前提下,父母又守住边界,这就是简单的教育,大道一定是至简的。不要去控制孩子的行为,否则孩子的潜能会被压制。
@孩子承提不起的后果,决策权在你,你不能妥协,比如安全问题,比如休学问题,结果孩子承担不起,所以你需要坚决说不可以。
@买贵的奢侈品时,你怎么应对?“孩子这个东西我是能买得起的,但不是你能用的,你怎么敢用?”
@你总是在解决这个那个问题,如果你教育是对的,孩子根本不会有那样的念头,那样的问题,他是有序的,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很明确钱是孩子拿的,不要问他钱是不是你拿的?不给他回答“钱不是我拿的”机会,而是直接问他“钱呢?”你的教育失败是当孩子有拿钱这个念头的时候。
@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最终会内化成他的自我教育。
@你守界限的过程就是你保护自己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不去伤害别人。你不会保护自己是失职,你越界也是失职。
@你打电话孩子没有接,后来也没有给你回,你觉得伤害你没?不理会意味着不在乎,对你是有伤害的。
@当孩子迟到还大摇大摆的走进教室,你该怎么办?你可以让老师来决定,老师允许进他可以进,老师不允许进他就不能进。
@ 孩子不叠被子,你怎么做?因为不涉及妨碍别人,所以你不能批评,只能引导,做成最好,做不成不能随意指责孩子。
@孩子在家里吐痰,孩子错吗?是错的,因为损害了别人。
@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老师为了纪律收掉孩子手机,怎么和孩子沟通?先共情再引导。说孩子影响老师的地方,教孩子明辨是非,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的过程本身就是管教。
@过了玩电脑的时间,孩子还在玩电脑不下线,你怎么跟孩子沟通?这个事情本质上是孩子违约,这和包办没有什么区别(孩子没有承担后果),不要试图去控制结果,他下不下线是他的事情,我怎么做是我的事情,让孩子承担结果,让他对规则有敬畏。
@管事情还是管品格?人特别害怕对人产生妨碍,人特别喜欢对人有帮助的,这是附合人的天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