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真是让我百感交集!
笑来老师有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可以用很简练的语言说明白一件事,但是他却用了将近11页的内容来说究竟是什么在决定我们的自驱动力,可见这一章节的内容有多重要。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有些人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历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十几年的时间都在学英语,但是就是学不好英语呢?比如我,看英文文章勉强可以看懂,但是听说写就不行了,与外国人根本交流不了几句话。是我们笨吗?不是,笑来老师说,是因为“用英语”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所以,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那么,既然正确的刚需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刚需是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一定是天然的,一成不变的。更进一步,刚需这东西通常不应该被被动接受。也就是说,刚需是需要我们主动去选择的,我们应该去选择正确的刚需。再来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那就是,升级你的操作系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如果你的价值观认为,成长比成功重要,那么,成长必然就会成为你的刚需。在众多“正确的刚需”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呢?--是耐心。还记得之前的文章《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提到的吗,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也就是要有耐心。最后,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个概念:现状。其实,现状的定义就是,过往的积累。所有的现状都是过去你的选择造成的,改变过去不可能,所以相应的,改变现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我觉得今天的文章,虽然在说要培养正确的刚需,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说,要活在未来。活在未来,就可以培养正确的刚需,就会有内在的自驱动力,驱动你成长。
看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原本的理解是,我学不好英语,是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需要英语,如果我在国外生活,或者我在外企生活,必然会英语很好。看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才发现,我的理解有误。我想笑来老师想要表达的是,如果我未来想要去国外生活学习,或者去外企工作的话,我应该主动把“学英语”当作我的刚需,成为刚需之后,就会有“学英语”的驱动力,就必然会学好英语了。根根结底还是在说,要活在未来。
看今天的内容的时候,我想起来蔡康永的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其实我觉得这段话说的,也是要活在未来。
最后,用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笔记,那就是:“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