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作者: 豆小妮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06:51 被阅读0次

    晚上开了两个半小时的创新线上分享会,收获很多。我加入改善创新小组有段时间了,在分享会上一直听别人分享。看着别人的团队不断的出来的创新成果,非常羡慕,一直在想我们的创新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猜想,不亚于当时女儿未出生时,我一直在想她生出来会长什么样子呢?这种心情,既期待又紧张。

    组长很厉害哟,在企业里执行创新改善项目已经一年多了,成效斐然。最厉害的创新能够帮企业节省几百万元。当然大部分的创新还是以问题为主,改善落地的相对比例会少些。大家分享的困惑就是一些小问题比较多,见效大的创新比较少。这其实本来就很正常,如果天天有见效大的创新,那员工都成天才了,企业不是很快就兴旺了吗?

    还有些企业改善创新运行了一年多,但是发现员工的积极性没有那么大了。特别是进行了项目式创新,打破了部门墙的活动,那些小的创新就不被大家重视了,特别是不被老板自己重视。所以说创新仍然是一把手的工程,还是得自己上上心,有些会议你不参加了,有些讨论你不重视了,那么下面的人也就不重视了。

    还有一些企业一直在推行改善创新,但是推行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家也在检讨是自己不够努力,本身自己对这个事的重视度也不够。大家都在说泄气的话,现在市场不景气,咱们企业生意不好,还搞什么创新呀,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老板也在外面忙着谈生意,拉业务,没有精力去管创新这一块项目。以至于管理层也不那么重视,员工的积极性慢慢地也就变淡了。

    还有的企业家认为,小的创新建议太多,有些也不适合落地,为了对企业有价值,就设立了五级创新机制。比如在企业里,把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设为一级创新项目,可以设立一年多的时间,只要能完成,就是大奖励。因为一级项目太难,所以大家一直在打攻坚战,感觉到取得成功特别困难,长时间看不到效果,所以大家又把一些难度降低的分了等级,再去试试,分了2~5级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时间的长短来分别控制,看看下面的改进效果是否会很好。

    在我们企业进行改善创新已经快一个月了,我们是分批进行的,像鱼塘一样,按照小范围试水,试水成功一批后,又把池子里放进一些鱼来。这样根据鱼的适应性,不断的调整池子里水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不断的有小鱼冒出来,有的还是条大鱼,我们把这条大鱼称之为人才。看吧!竟然有一条大鱼霸屏了。就是说他有太多的创新改进建议,而且都非常优秀,一下子上来20多条,条条都好得让人惊讶。我把他的大部分案例整理成一个文件,在现场会议上分享讲解。其实我觉得创新改善的案例讲解,最能够触动人心。我上一次就因看到了别的企业的一条工厂改进建议而触动,力争创新改善在我们的企业能够推行下去,出来同样的结果。尝试这段时间以来,发现结果是非常棒的,因为我们原来知道这个员工不错,但是你不知道员工具体好在哪里,通过创新改善,你会发现他给你带来的惊喜,远远不止他本岗位的技能知识,这样类似的人才不仅爱动脑,动手能力也强,而且还善于改造。当然还发现了几个软件高手,可以根据企业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做程序改造,而且一直应用得挺好!创新改善不仅能降本增效,带来员工的积极性,而且绝对是一个能发现人才的好机制!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发现一个节点非常重要,就是要想持续获得创新改善中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就必须进行月度复盘总结,而且月复盘总结一把手必须参与,不仅仅是对一些优秀的人进行表彰和颁奖,还要宣讲创新改善的意义,给员工、给企业带来的改变,同时把原来创新改善中的问题显现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个月度复盘会相当于一个事件的闭环,既然启动了创新改善的活动,那是一个开始的话,就必须有个结束的点,每个月的月度复盘会就是这个闭环的终点。坚持做月度复盘会,也是让员工看到企业高层级一把手对这个事件的认可。直白的说,就是让员工能现场感受到领导对他的认可和重视,这个形势总比员工默默无闻的干活,等着老板来发现他更有价值。

    我觉得创新就是一个新的定位理论,我们企业把创新看作一种定位方式,那我们就应该集中火力去把这个项目坚持做到底,聚焦才能够使得这个项目更加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jlodtx.html